覃塘區,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位于貴港市西北部,西靠全市的西南通道,北至古樟鄉的元金村,南抵大嶺鄉的古平村,東與港北區和港南區相壤,南與橫縣相連,西與賓陽縣毗鄰,北面與來賓市興賓區、武宣縣為鄰,行政區域面積1352平方千米。覃塘區常住人口為423747人。覃塘區下轄1個街道、7個鎮、2個鄉。
主要旅游景區(點):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有九凌湖旅游景區、荷美覃塘景區,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有花山茶海、三里羅村、布山古郡、古風巖、鳳凰山、五指山等6個景區,廣西五星級鄉村旅游區有靈龜寶山鄉村旅游區。全年接待游客約261.63萬人次。是“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廣西特色文藝之鄉”,榮獲“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廣西科學發展進步縣(區)”“廣西工業投資評價優秀單位”等稱號。
【行政區劃】
覃塘區轄1個街道、7個鎮、2個鄉:
街道:覃塘街道
鎮:東龍鎮、三里鎮、黃練鎮、石卡鎮、五里鎮、樟木鎮、蒙公鎮
鄉:山北鄉、大嶺鄉
【建置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設桂林郡,郡治布山(今貴港市),覃塘地區開始了早期的人類開發活動;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七月,天地會首領張嘉祥率眾千余至貴縣覃塘一代活動; 1949年2月15日,經貴縣人民政府核定,設立50個鄉(鎮),覃塘鄉屬其中之一; 1950年5月,貴縣設16個區,覃塘屬第三區:區政府設在覃塘。轄覃塘、覃南、根竹、黃練; 1958年2月10日,根據廣西省人民委員會(57)民字第72號頒發《關于撤區并鄉的決定》,貴縣將17個區改為6個大區,覃塘區屬6個大區之一,駐地覃塘,轄三里、五里、吉塘、覃塘、根竹、覃南、黃練; 1959年以后,設覃塘公社; 1988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撤貴縣建貴港市,設覃塘鎮; 1996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設立覃塘管理區; 2003年3月6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3]37號):調整貴港市港北區行政區劃,設立貴港市覃塘區:將貴港市港北區的覃塘鎮、黃練鎮、東龍鎮、三里鎮、五里鎮、石卡鎮、蒙公鄉、山北鄉、古樟鄉、振南鄉、大嶺鄉劃歸覃塘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覃塘鎮覃塘大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覃塘區,位于貴港市西北部,西靠全市的西南通道,北至古樟鄉的元金村,南抵大嶺鄉的古平村。全區都位于北回歸線以南。行政區域面積1352平方千米。
氣候特點 覃塘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受季風影響顯著,夏至日全境皆出現太陽直射現象,境內以中南部的平天山(海拔1158米)為界,北部大部屬于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南部的石卡鎮、五里鎮和大嶺鄉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南部22.6℃,北部21.8℃,山區17.8℃~19℃,年降水量南部地區1400—1950mm,北部1250~1700mm。 區內四季常青,每年12、1、2月為涼季,2月中下旬南部地區開春,3月初北部開春,4月中下旬開始入夏,但由于冷空氣還比較頻繁也會偶然帶來小降溫,盛夏就從5月開始且通常持續到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每到夏季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都在32℃以上,部分地區日均氣溫有34℃,極端最高氣溫42℃。覃塘區經常受到西北太平洋氣旋的影響,因而臺風常在夏季出現,臺風季從5月開始一直到10下旬甚至更長。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覃塘區各有學校157所,其中:小學133所,普通初中21所,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78613人,其中:普通小學47045人,普通初中23589人,普通高中7979人;招生19412人,其中:普通小學8499人,普通初中7792人,普通高中3121人;畢業生16975人,其中:其中:普通小學6894人,普通初中7707人,普通高中2374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21207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9.1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0.02%。
文化事業 覃塘區各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圖書藏量0.8萬冊。文化館1個�;ヂ摼W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網吧)24個。有2個項目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年末共有檔案館1個。
醫療衛生 覃塘區各共有衛生機構415所。其中:鄉鎮衛生院9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所,綜合醫院1所,婦幼保健院1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衛生計生監督機構1所,村衛生室(所)及其他醫療機構401所。衛生技術人員177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25人,注冊護士769人,鄉村醫生421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數2121張,平均每千人擁有醫院床位數4.83張。
【交通運輸】
南廣鐵路橫穿中部,國道324線和209線交匯于城區,黎湛鐵路橫穿全境,郁江流經轄區,千噸貨輪可上溯南寧,下抵港澳,南寧至佛山廣州高速公路依境而過,形成了溝通東西南北的水陸交通網絡。
覃塘區共有西江河岸、水庫渡口11個,客船24艘,年渡運總量47.75萬人次,是華南地區重要的水陸交通聯運樞紐,歷來是廣西桂東南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糖業和建材生產基地。
【歷史文化】
宗教 覃塘區宗教信仰主要有: 佛教、道教、天主教。佛教主要分布在覃塘鎮、黃練鎮、石卡鎮;道教主要分布在樟木鄉;天主教主要分布在覃塘鎮龍嶺村橫山屯。全區主要宗教活動場所有黃練三灶寺、石卡天堂寺、覃塘報恩寺、福壽寺、覃塘鎮龍嶺天主教堂、樟木北帝廟。另外,民間寺廟有60多處。2017年全區皈依教徒有1100多人,教職人員4名,其它教徒全部是居士。各宗教活動場所從教徒中選出管理領導小組對各宗教活動場所進行管理。
語言 覃塘區地處桂東南,壯、漢兩族人民長期聚居,境內使用的語言有壯語、漢語、粵語等。壯語是壯族人的日常交際用語,也是最主要的語種。漢語是居住縣內的漢族人使用的語種,主要有土白話(俗稱貴縣話)、客家話(俗稱麻介)、普通話、白話四種。
【榮譽稱號】
2020年7月,入選2020中國最具安全感百佳縣市。 2021年5月14日,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 2021年7月15日,入選水利部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2021年11月,被水利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擇優確定為中央財政支持的“2022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 2021年11月,被平安廣西建設協調小組擬推薦為“2019—2020年度建設平安廣西活動先進縣(市、區)”。 2021年12月,入選擬授牌命名2017—2020年度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名單公示。 2021年12月,入選擬推薦命名第五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公示名單。 2021年12月15日,獲授牌命名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 2022年4月,入選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市、區、旗)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