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秀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是梧州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萬秀區坐落在梧州市鴛鴦江東面,位于梧州市區東部,東鄰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南連龍圩區、西鄰長洲區城區、北接蒼梧縣,南臨桂江、西江。西距南寧365千米;東距廣州市260千米。行政區域面積448.64平方千米。萬秀區轄5個街道、3個鎮。萬秀區常住人口為271989人。
萬秀區扼潯江、桂江、西江總匯,坐擁西江“黃金水道”,是梧州、廣西乃至西南諸省的出�?冢鶃砘�、港、澳的水上門戶,商賈云集的內陸通商口岸,歷來有“三江總匯”“百年商埠”“小香港”之稱。是連接泛珠三角經濟圈和泛北部灣經濟區的交匯節點,接受粵港澳臺產業、技術、資金轉移和輻射的前沿城區。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
萬秀區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旅游自然資源豐富。主要有白云山公園的云嶺晴嵐、神鹿臺、云峰亭、西江明珠廣場;中山公園的北苑、明秀園;云龍公園,龍泉森林公園,鴛江春泛,龍洲砥峙,梧州市太和公園(梧州市動物園)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等。人文資源主要有宋代的龍母廟、清代民居群、民國的西竺園和中山紀念堂、四恩寺、歷史文化長廊、騎樓城、鴛江麗港。以及蒼梧王城遺址、元豐監作坊址、古墓葬、石刻等。其中,騎樓城、歷史文化長廊、明朝兩廣總督府、龍母廟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紅色旅游資源主要有中共廣西第一個農村支部紀念館、中共廣西特委舊址紀念館、中共梧州地委·廣西特委舊址陳列館、珠山公園、大同酒店舊址等。
【行政區劃】
萬秀區轄5個街道、3個鎮:
街道:角嘴街道、東興街道、富民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
鎮:城東鎮、龍湖鎮、夏郢鎮
【建置沿革】
梧州市萬秀區有2100多年的歷史,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起,萬秀區域即為梧州城廓,是歷代郡、州、府、道、縣治所在地。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梧州辟為通商口岸。 1951年11月,設立河道辦事處。1953年5月,撤鎮設立第一、第二區和水上區人民政府。1955年8月,撤銷城區政府,改設城中、城北、和平、大河、撫河(桂江)、下關、紅樓、石鼓、南堤9個辦事處。1958年9月,撤銷辦事處,建立城南、城北和水上3個區公所。1960年4月,又分別改稱為白云、萬壽和鴛江3個人民公社。 1961年10月,萬壽公社分為萬壽、百花2個公社;11月,成立萬壽、百花區公所,實行政社合一;同月,白云公社分為白云、石鼓2個公社;12月,成立白云、石鼓區公所。1962年8月,萬壽、百花合并為萬壽公社(區),白云、石鼓合并為白云公社(區)。1968年9月,撤銷區公所,萬壽、白云、鴛江公社分別改為紅星、東方紅、東風公社革命委員會。1979年2月,撤銷紅星、東方紅和東風3個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為萬秀、白云和鴛江3個區革命委員會。 1980年8月,撤銷革委會,成立萬秀、白云、鴛江3個區人民政府。1984年9月,撤銷鴛江區,并入白云區。1990年8月,撤銷白云區,并入萬秀區。至此,萬秀區管轄范圍包括桂江東面、西江北面的全部城區。1992年,萬秀區轄城北、城中、城東、城南4個街道,61個居委會。1996年,全區面積4.9平方千米,人口約13萬人。區政府駐阜民路。 2002年8月26日,撤銷61個居委會,設立中山、大東、云蓋、石鼓、賀院、云龍、塘源、五坊、南中、阜民、冰泉、平東、平西、民主、四坊、東正、北山、桂北、百花、錢鑒、白云、華機、桂江等23個社區;同年,全區人口10萬人。 2003年1月2日,國務院(國函[2003]1號)批準同意調整梧州市市轄區和蒼梧縣行政區劃,其中:將蒼梧縣旺甫鎮和原郊區城東鎮劃歸萬秀區管轄,萬秀區人民政府駐阜民路;將萬秀區塘源居委會劃歸蝶山區管轄。2月,區劃調整后,全區總面積406.92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402平方千米,轄4個街道、2個鎮,22個社區、16個行政村,全區總戶數46134戶,總人口15.42萬人。 1990年8月,撤銷白云區,并入萬秀區。至此,萬秀區管轄范圍包括桂江東面、西江北面的全部城區。2003年2月,調整梧州市市轄區劃,萬秀區增轄蒼梧縣旺甫鎮和郊區城東鎮2鎮,劃出塘源社區歸蝶山區管轄。 2013年撤銷梧州市萬秀區,設立新的梧州市萬秀區(不含旺甫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萬秀區位于廣西梧州市東部,地處珠江水系的桂江、潯江和西江的交匯處,東面與廣東封開縣相接,與粵港澳一水相連,市廣西大門的橋頭堡,也是中國西南開發地區最東南邊的城區。行政區域面積448.64平方千米,
氣候 萬秀區地處北回歸線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有日照充足,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復長冬短,無霜期長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21℃,全年日照時數1835.9小時,降水量1485.0毫米。
水文 流經萬秀區的主要河流有潯江、桂江等。 桂江北自蒼梧縣入境,流經城區境域18千米,在三角嘴與潯江匯合而稱西江,流經城區境域13千米,東流入廣東封開縣。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萬秀區擁有城區管轄各類學校108所。普通初中3所,招生0.0617萬人,在校生0.19萬人,畢業生0.05萬人。普通小學44所,招生0.37萬人,在校生2.25萬人,畢業生0.35萬人,小學畢業升學率100%。幼兒園61所,在園幼兒1.04萬人,學齡人口入學率108.2%。
文化事業 萬秀區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縣級以上博物館建筑面積0.80萬平方米,擁有群眾文化設施建筑面積1.29萬平方米。
醫療衛生 萬秀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04個,其中醫院11個,鄉鎮衛生院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門診部9個,診所110個,衛生所醫務室31個,農村衛生室31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衛生機構人員0.83萬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0.64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0.19萬人,注冊護士0.34萬人。醫療衛生機構病床位0.46萬張,其中,醫院病床位數0.42萬張。
【風景名勝】
龍母太廟
龍母太廟位于梧州市桂林路,依山傍水,面臨桂江。始建于北宋年間,是一座千年古建筑,是程溪龍母分靈處。明清時期曾重修,1982年8月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進行維修復原。
【農歷五月初八,八月十五】成了龍母太廟的傳統紀念日。每年“龍母誕”,大量游客紛紛到廟參觀朝拜。其中有不少粵、港、澳、臺以及海外僑胞組成旅游團前來參觀、朝拜,有的旅游團達千人。龍母太廟可供研究中國南方在建筑藝術和西江流域古文化的口碑和實物。已成為梧州乃至桂東南地區著名的文物游覽景區,更是粵、港、澳、臺以及海外游客觀光朝拜旅游勝地。
騎樓城
騎樓城位于廣西梧州河東老城區,現存騎樓街道22條,總長7公里,最長街道達2530米,騎樓建筑560幢,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國內罕見。騎樓建筑主要分布在大東上路、大東下路、沙街、大南路、小南路、四坊路、五坊路、九坊路、南環路、大中路、桂林路、桂北路、北環路、民主路、建設路、中山路等街道上。
中國當代著名國學家、文化學者肖健指出,騎樓城是梧州近現代百年商貿繁華的歷史見證:梧州,坐落于潯、桂、西三江水口交匯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嶺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發祥地,古代珠江流域和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成為了近、現代百年“兩廣商埠”、“水上門戶”。
公元1897年,梧州被辟為通商口岸,逐漸發展成為珠江流域的著名商埠,開始興建騎樓建筑,昔日的騎樓城商家云集,最鼎盛時共有大小商號1500多家,造就了上萬富豪!
白云山
梧州白云山位于中國廣西梧州市區東北部,最高峰386米,占地面積346公頃,有遙連五嶺、總納三江之勢,俯瞰遠眺,梧州全城風光盡收眼底。梧州白云山于1981年建成公園,山上先后建起了云峰亭、伏虎巖、松云樓、雙清亭、半山亭、觀秋臺等景觀。1994年開始,梧州白云山進行大規模的植物造景工程,將原來以馬尾松為主的植物造景改為喬灌木和觀賞植物混交組成的豐富多彩南亞熱帶雨林,盡顯春繁、夏麗、秋紅、冬青的自然景觀,登梧州白云山,可享“沐云海、餐重巒、飲兩江、瞰山城”之美。
梧州白云山山上樹木參天、晨霧迷漫,登臨最高峰云峰亭,猶在雨后初晴之際,素潔云霧、繚繞飄忽。唐代大詩人孟浩然詩云"蒼梧白云遠,煙水洞庭深。"清代詩人李世瑞詩云"曉露乍薄初日上,晚煙如冪夕陽低。"梧州八景之一“云嶺晴嵐”,因此得名。
【榮譽稱號】
2020年12月,萬秀區榮獲2019年度廣西高質量發展進步城區。 2021年11月,萬秀區被平安廣西建設協調小組擬推薦為“2019—2020年度建設平安廣西活動先進縣(市、區)”。 2021年12月,萬秀區入選擬推薦命名第五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公示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