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河北 >> 衡水市 >> 鄉鎮介紹 >> 五公鎮 |
![]() |
五公鎮 |
五公鎮是全國著名勞動模范耿長鎖的家鄉,是饒陽的南大門,全鎮轄21個行政村,人口36875人,轄區面積64.2平方公里。五公鎮黨委、政府憑借良好的地域優勢,發揚老模范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大力實施“工業立鎮、農業強鎮、商貿興鎮”戰略,全鎮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截止到2008年底五公鎮鄉鎮企業1362家,私營企業67家,個體工商戶1295家,從業人員8713人。2008年實現工農業產值188710萬元,實現財政收入658.3萬元。該鎮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建起了蛋禽養殖、大棚溫室、繁種、生豬飼養、稀有皮毛動物五大產業化基地,五大產業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70%以上。2007年,又新建了南善奶牛、鄒村奶牛兩個養牛基地,100畝果園實現了改良改造,農業產業化受市委表彰。 行政區劃 五公鎮轄五公、元予、耿口、宋橋、楊各莊、南官莊、王橋、鄒村、高橋、沃地、南馬、北保、北官莊、南善、北善、南張保、許張保、西保、賈張保、北張保20個行政村。 鄉鎮沿革 1953年建五公鄉,1958年建紅旗公社,1984年改為五公鎮。1996年南善鄉并入。1997年,面積64.2平方千米,人口3.6萬。 地理位置 北距京津均240公里,東臨秦、唐、滄開發區,西距省會石家莊1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京九鐵路貫穿全境,石黃高速饒陽出口距縣境僅10公里。 經濟概況 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按照“全黨抓經濟、龍型為主線、重點抓工業、關鍵抓項目”的指導思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時俱進,強力爭先,在全鎮形成了“全力以赴抓經濟,千方百計上項目,全民動員謀發展”的良好氛圍,全鎮工業經濟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先后建成了6個集工業、商業、貿易、農副產品加工、餐飲服務業為一體的多功能工業小區,形成了以紡織印染、鐵路配件、電線電纜、農產品加工四大優勢行業為主體的工業經濟新格局。 五公(北官莊)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經過20年的發展壯大,形成了以鐵路配件、紡織兩大產業為主體的發展格局,部分鐵路配件產品市場占有率達80%以上,成為全國鐵路配件重要生產基地。小區內現有企業21家,著名的饒陽冀勝鐵路電務器材有限公司就位于基地內,企業總資產達到1500多萬元,占地16000平方米,主要產品有補償電容、軛流變壓器、鐵路調諧設備引接線、復合電纜槽等四大系列、30多個品種,產品廣泛應用于京秦、哈大、秦沈、大秦、廣深等鐵路干線。 近年來,該鎮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建起了蛋禽養殖、大棚溫室、繁種、生豬飼養、稀有皮毛動物五大產業化基地,五大產業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70%以上。去年以來,又新建了南善奶牛、鄒村奶牛兩個養牛基地,100畝果園實現了改良改造。 建起了蛋禽養殖、大棚溫室、生豬飼養、特種養殖、奶牛養殖五大產業化基地,五大產業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70%以上。南善奶牛養殖基地取得了長足發展,農業產業化受到上級黨委表彰。 小區建設 該鎮建有五公、北官莊、南善、鄒村四個工商小區。有鐵路配件、造紙絲網、紡織配件、五金電料、紡織印染五大行業,其中亞濤木業有限公司,以其高科技生產能力占領國際市場,所生產的床頭工藝品、吧臺凳面、木地板等高檔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等國家和地區。鄉鎮企業年創產值78632萬元,利潤7800萬元,上交稅金820萬元。 基礎設施 有總容量145萬千瓦變電站兩座,農行、工行、信用合作聯社在五公均有分支機構,全鎮21個村全部開通了程控電話。 榮譽稱號 五公鎮始終把黨的建設與精神文明放在首位,強班子、帶隊伍,講文明、樹形象,先后有2個村被市委命名為“紅旗黨支部”,1個村成為省級“文化示范村”,1個村成為省級文明村,8個村成為市級文明村,1830戶成為市級文明戶。五公鎮先后被河北省命名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和“計劃生育先進單位”,被市委命名為“六個好黨委”和“先進基層黨組織”、“民主政治建設先進單位”,成為衡水市“十強鄉鎮”和“文明示范鄉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