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河北 >> 唐山市 >> 鄉鎮介紹 >> 建明鎮 |
![]() |
建明鎮 |
建明鎮地處京、津、唐、秦四大城市腹地,位于遵化市城東18公里,是遵化市的東大門,是一個半山區半平原鄉鎮。下轄33個行政村,9458戶,31273口人,總面積7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962畝。 歷史沿革 1952年建初級社時,以組建人命名為“王國藩社”;1955年12月18日又命名為“建明農林牧生產合作社”;1958年9月5日成立人民公社時稱“建明公社”(駐地西鋪村);1984年3月根據上級指示精神撤銷“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鄉時改為“建明鄉”(駐地西鋪村);1985年5月4日經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批準將建明鄉改為“靠山莊鎮”(駐地靠山莊村);1992年10月22日遵化市撤鄉并鎮時改為“建明鎮”(駐地靠山莊村)至今。光輝歷史:建明鎮有過輝煌的歷史,是著名的“窮棒子”精神發祥地。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農業合作化運動中,建明鎮西鋪村涌現了一個王國藩合作社,靠“三條驢腿人拉犁”辦起“窮棒子”社,被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譽為“整個國家的形象”而聞名國內外。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和許多外國元首、國際友人以及省市領導多次到西鋪村參觀考察。 地理位置 建明鎮東鄰遷西縣三屯營鎮,西連遵化市崔家莊鄉,南接遵化市東舊寨鎮,北壤遵化市小廠鄉。建明鎮交通發達,邦寬公路從建明鎮中部腹地東西方向穿過,唐承鐵路從西向東從中部腹地穿過,大秦電氣化重載鐵路東西走向從本鎮東南部和北部通過;建明鎮林果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 工業強鎮 建明是工業大鎮,也是工業強鎮。在建明鎮西部穆家莊村南坐落著資產總額逾50億元、年利稅超過10億元的唐山港陸鋼鐵公司,該企業已發展成為鐵、鋼、材配套生產能力達到200萬噸、納稅超過2億元的立市富鎮企業,已進入中國企業500強,排名第472位,在中國制造業500強中列第266位,在河北省百強企業中列第19位,成為省市重點企業。在唐山港陸鋼鐵公司的龍頭帶動下,2007年建明鎮共有個體私營企業1934家,其中工業企業407家;從事企業的人員達到15990人,其中從事工業企業的12501人。企業總收入實現125.7億元,企業稅金31505萬元。鋼鐵、礦山、機加工、鑄造、建筑建材已成為立鎮、富鎮的支柱產業,同時帶動了運輸、商飲服務等第三產業的大發展,成為遵化市公認的工業重鎮。 農業大鎮 建明是農、林、牧各業平衡發展的農業大鎮,農作物主要是玉米、花生。近幾年來,建明鎮按照“穩糧、擴菜、增果、上畜牧”的農業產業化調整方案和“南鮮北干,中間高效益農業”的農村經濟發展布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較大成效。建明鎮新栽板栗、核桃等果樹4500畝,果樹改劣換優5000畝,治理荒山4000畝;花生、棉花等經濟作物已達到5000余畝,蔬菜面積達到3500畝;食用菌達到60余萬棒;畜牧養殖業發展迅猛,年出欄肉雞80多萬只,年出欄生豬3萬多頭,出欄仔豬3萬多頭。建明鎮糧食面積2.1萬畝,糧食總產892萬公斤,其中玉米產量827萬公斤;花生面積4860畝,總產146萬公斤;蔬菜面積3500畝,產量2760萬公斤。建明也是林果大鎮,是優質板栗基地。主要果品有板栗、蘋果、核桃、梨、葡萄、桃、紅果等。建明鎮林果面積74580畝,果品產量423萬公斤。其中:板栗產量107萬公斤,蘋果產量211萬公斤,梨29萬公斤,葡萄44萬公斤,桃18萬公斤,紅果8萬公斤,核桃1.4萬公斤,柿子2.5萬公斤。目前,建明鎮果、菜、菌、牧四大產業已初具規模,效益不斷提高。 特色發展 建明鎮黨委、政府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建科學發展示范鎮為目標,繼續以一流的工作精神狀態、一流的敬業精神和一流的工作業績,帶領建明鎮人民艱苦奮斗,進一步加快“經濟強鎮、現代新鎮、文化名鎮、和諧大鎮”建設步伐,再創建明新輝煌,為實現建明更快更好發展和繼續走在遵化最前列而不懈努力。力爭到2010年,建明鎮地區總值完成65億元,財政收入完成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7800元,到2012年在遵化率先建成科學發展示范鎮。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不斷加大服務力度,抓環境、抓項目、抓引資,制定優惠政策、簡化辦事程序、幫助辦理土地審批、環評等手續,全力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延伸農業產業鏈,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大力發展精品農業、生態農業和特色農業,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圍繞農民增收問題,重點實施“農業四大工程”。即:在南部以高各莊、許莊、小安樂為中心,實施5000畝蔬菜工程;在中部以大安樂、大于溝、靠山莊為中心,實施100萬棒食用菌工程;以雞鳴一村養雞小區和高各莊奶牛養殖場為龍頭,實施畜牧養殖“1331”工程,即:年出欄肉雞100萬只以上,出欄生豬3萬頭以上,出欄仔豬3萬頭以上,奶牛養殖1000頭以上;在北部山區村,實施林果工程。發展板栗、核桃等果樹3000畝,板栗改劣換優4000畝。通過調整果、菜、菌、牧四大產業,把四大基地做大做強,創出自己的品牌。 教育衛生 教育:建明鎮有中學1所,小學6所,幼兒園9所,共有學生2374人,共有教師240名。 衛生:建明鎮有遵化分院1個,醫生80人,床位100個;衛生院1個,醫生17名,床位20個;村醫49名,床位49個。 基礎建設 2003年以來,為實現小城鎮建設與經濟建設發展相匹配,對鎮區進行高標準的規劃設計,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使小城鎮有了很大改觀,小城鎮建設有了雛形。一是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鎮功能。先后鼓勵支持社會各界投資7500余萬元,建商貿樓48棟,面積達10萬余平米;投資1900萬元,新建了占地130畝的集貿市場,所有鐵器加工點全部規劃、搬遷到了市場院內,有效地解決了鐵器加工影響鎮容鎮貌問題,鐵器加工點由原來的11家發展到現在的20家;投資1000萬元,占地25畝的能容納遵化市東部五個鄉鎮老人的高標準老年公寓即將建成。二是強化小城鎮綜合治理,為推進城鄉一體化鋪平道路。對鎮區28戶345間7000平米的違章建筑和有礙觀瞻建筑進行了依法拆除,使建明鎮的所有建筑全部退到了紅線以外,為小城鎮的今后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三是突出了“管”,城鎮管理城市化。成立了5人的常年衛生清掃隊伍,成立了5人組成的城管中隊,把小城鎮納入經常化、制度化的城市化管理軌道,鎮區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連續四年迎接了唐山市的小城鎮建設檢查驗收,2006年以來,被遵化市列為小城鎮試點鄉鎮。 文明生態村 2003年以來,以文明生態村鎮創建為載體,以“硬化、綠化、凈化”為抓手,不斷深化創建內容,提高創建水平。一是農村道路建設得到加強。完成主次街道硬化3.8萬延長米,建明鎮33個實現了水泥路村村通,有28個村實現了水泥路戶戶通,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村行路難。二是綠化美化成效明顯。栽植龍爪槐、衛茅球等各種植物45萬余株,種花草20000平米。三是沼氣池建設得到普及推廣。建明鎮已累計建沼氣池3800余個,40%以上的農戶用上了沼氣,為實現凈化目標打好了基礎。四是村民中心建設全面鋪開。投資80多萬元,完成了村民中心標志性建設和制度建設。2005、2006、2007年連續三年迎接唐山市的文明生態村建設檢查驗收,受到唐山市的高度評價。 城鎮建設 以小城鎮建設為著力點,城鄉一體化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以建成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管理規范的新型城鎮為目標,實現小城鎮建設的新跨越,實現農村勞動力從農業迅速向小城鎮聚集轉移,把建明鎮建成遵化市乃至唐山市的小城鎮樣板。調整鎮域規劃,擴大鎮域面積。聘請唐山規劃研究院按照高起點設計、高標準建設的原則對鎮區規劃進行了規劃設計,將鎮區周邊的靠山莊、閆屯、小安樂、廖高莊、西鋪、東鋪、白馬峪、大于溝、炸糕店等村納入小城鎮范疇,使小城鎮的面積由原來的3.4平方公里擴大5平方公里,讓周邊村向鎮區靠攏,投入向城鎮集中。加強鎮區路網建設,拉開小城鎮建設框架。搬遷電力所,為打通鎮區中心十字路打好基礎,年內建設衛生院路南以東、西至穆家莊新村30米寬的道路,打通新電力所南20米寬大道。加強鎮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小城鎮品位。投資800萬元,完成鎮區排水、管網、道路拓寬、綠化建設,打造鎮區新形象。投資80萬元,對廣場中心地帶進行硬化,四周栽上喬木和灌木,建一個高標準籃球場和羽毛球場,建設供1000余人集會的中心廣場。根據小城鎮的發展需要,認真研究謀劃好集中供水和集中供熱問題,進一步提升小城鎮的公共服務水平。加快示范區建設。支持瑞誠工貿公司在原化肥廠院內建設占地150畝的15萬余平米的五層居民樓。強化小城鎮管理,營造井然有序的鎮區環境。在現有5人的常年衛生清掃隊伍和6人城管中隊加強小城鎮管理的基礎上,應用現代技術手段管理城鎮,成立交警中隊,完成鎮區中心路口點視頻安裝工程,進一步提高小城鎮管理水平。 社會事業 近幾年來,建明鎮的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計劃生育工作繼續保持遵化市“優勝單位”,被河北省授予“河北省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單位”;民政優撫工作,連續四年保持遵化市“全優鄉鎮”;文化建設再上新臺階,高各莊村秧歌隊代表建明鎮連續三年在遵化市文明生態文藝匯演中奪得第一名;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農村基礎教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衛生工作成效顯著,2007年度被唐山市授予“愛國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旅游資源 旅游業:遵化市政府堅持以清東陵為龍頭,以湯泉為支點,以長城旅游公路為紐帶,對全市旅游資源進行全面整合,提出“一線三區九點四基地”的旅游框架。在遵化市旅游規劃中“一線”指百里長城黃金旅游線,建明鎮就在一線中,而且建明鎮的西鋪村將是農業旅游觀光和艱苦奮斗教育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