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湖南 >> 岳陽市 >> 鄉鎮介紹 >> 板江鄉 |
![]() |
板江鄉 |
板江鄉位于縣境北部,江西兩省交界處,南鄰南江鎮,北與湖北省通城縣相連,是一個邊遠山區鄉,建國初為全福、南源、小水鄉,合作化時為板江鄉,后隸幕阜人民公社,1982年改社為鄉。 截止2005年底,板江鄉17個村委會。面積72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積5070畝,山林面積8.6萬畝,其中楠竹面積20000畝。人口14300人。鄉人民政府駐板江集鎮。 行政區劃 下轄村:過段村 郊陽村 南源村 小水嶺村 星月村 高倫村 三江村 倒西村 佘家村 板江村 千石村 大豐村 黃蘇村 黃龍村 劉江村 雙家村 黃泥村 基礎設施 該鄉“只唱杉家幫”,“只吃露水竹”,林農靠山吃山,生活比較貧困。2001年至2003年期間,退耕還林、生態公益林、長江防護林等國家重點工程項目落戶該鄉,林農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但離以林致富,以林產業帶動林農增收還有一定差距。針對這一情況,該鄉認真落實縣林業部門提出的“加大林產工業發展,致富林區林農經濟”的產業富民戰略,以楠竹為主導產業,依托山林優勢,做活開發文章。 產業經濟 截止2003年底,該鄉的2萬多畝楠竹,發展快,經濟效益高,楠竹全身是寶,傳統產品板江扇業需要楠竹,竹掃把需要楠竹丫,衛生香千需要楠竹,竹地板、竹夾板、竹模板等等都需要楠竹,用途非常廣泛。政府將楠竹種植和產品深加工作為全鄉的一個支柱產業來打造,2001年,建立了楠竹基地,以縣政協委員李文輝創辦的湖竹扇業公司為龍頭,以公司加農戶,小型加工戶為依托。以黨員、干部為先鋒,興起楠竹低改、新造高潮,以點帶面,戶戶撫育,人人栽竹。 2003年該鄉將楠竹山林作為重點進入“生態公益林”計劃之內,全鄉“生態公益林”面積68000畝,楠竹山面積21000畝,已得到國家補償30多萬元。三是抓住招商引資的寬松政策。板江楠竹基地已經引起了福建、江西等地老板的關注,紛紛來電來人進行洽談聯合開發,2003年該鄉與福建一家竹制品公司簽訂五年聯合加工合同,年產值達1000多萬元,楠竹價格由原來每百公斤10元提升到每百公斤60元,有效提高了楠竹資源的經價值。同時還引導湖竹扇業公司開發楠竹基地,建立自己的工業原料林基地,2003年底,該公司已成為該鄉竹業發展龍頭企業,得到了省、市、縣領導的高度重視,項目投入資金近100萬元,公司擴大生產規模,帶動周邊2000多戶群眾從事扇業加工,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社會事業 2008年10月,板江鄉政府根據縣森林防火指揮部的部署,為了提高該鄉森林撲火應急分隊的業務水平和快速反應能力,舉辦了為期7天的森林撲火應急分隊業務培訓班和實戰演練。提高了部隊防火的戰斗力。 文化教育 截止2006年底,該鄉有學校6所,教師183人,學該鄉人民政府,2008年8月建設平江縣板江鄉中心學校學生宿舍樓建,于2009年初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