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滿區位于吉林市城區南部。它是吉林市四個行政區之一,南北極端長46千米,東西極端寬64千米。東部與南部分別與蛟河市、樺甸市接壤,西部與永吉縣、船營區相連,北部分別與船營區、昌邑區、龍潭區比鄰�?偯娣e1066.7平方千米�?側丝�189618人。漢族、滿族、朝鮮族、回族等17個民族的人民在這里繁衍生息。
行政區劃
豐滿區轄5個街道、1個鎮、4個鄉:
街道辦事處:石井溝街道、紅旗街道、江南街道、大長屯街道、高新街道
鎮:旺起鎮
鄉:豐滿鄉、小白山鄉、前二道鄉、江南鄉
歷史沿革
豐滿區是在原吉林市郊區的基礎上組建的,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吉林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撤銷郊區,設立豐滿區。
西漢初之前屬肅慎地,漢武帝時屬玄菟郡上殷臺縣,晉時屬護東夷校尉所統夫余地,北魏至北齊時屬勿吉(粟末靺鞨)部轄地,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屬渤海國涑州轄地,遼時屬東丹國涑州地,金時屬上京路會寧府和咸平路咸平府轄地,元時屬開元路轄地,明時屬遼東都指揮使司所轄三萬衛,后為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所轄的伊罕河衛、松阿哩衛轄地,至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屬烏拉部,萬歷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屬建州衛,至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屬盛京管轄,順治十年至雍正四年(公元1653—1726年)屬寧古塔昂邦章京、寧古塔將軍轄地,雍正四年至宣統三年(公元1727—1911年)屬永吉州、吉林廳、吉林府轄地。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至1945年東北光復前分屬吉林府、吉林縣、永吉縣和吉林市管轄。東北光復后,1945年10月中共組建吉林市政府,市郊仍由吉林市領導,1946年5月28日中共實行戰略轉移,吉林市政府撤出,國民黨進駐吉林市,在郊區設5區、43保、1043甲。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建立人民政權,郊區(現豐滿區)隸屬吉林市人民政府領導。
自然資源
這里連綿起伏的山嶺和丘陵生長著茂密的森林,森林籠蓋率達68%,這里不僅盛產30多各貴重林木,還生長著400多種野生動物和鳥類。這里不僅是中國四大奇異天然景觀之一霧凇的故鄉,也是東北三寶—人參、貂皮和鹿茸的重要產地。
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儲量豐碩,花崗巖總儲量達3.5億立方米,黑云母花崗巖和藍色花崗巖兩種特色石材遠銷日本、臺灣等地。
境內的松花湖是攔截松花江水建設飽滿水力發電站形成的人工湖,由東南向西北貫串整個飽滿區。
這里淡水資源豐碩,盛產的“三花一島”以肉鮮、味美而遠近著名。
五區一化
抓住全市規劃建設重點轉移,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大,啟動一批街路改造,路標建設和大型文化設施建設的機遇,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五年內達到設施配套、功能完善、品位高雅的水平。
按照“三精四化”的方向,在加快近郊農村“退一進二增三”步伐的同時,推進中遠郊農村退出傳統農業,向多種經營和無公害效益農業發展,五年內進一步改變農業效益不高的狀況。
立足于“四區四園”的發展載體,將主導產業做大,把骨干企業做強,把品牌叫響,五年內在規模效益上有一個大的突破。
對已建成的商貿市場強化管理,提高檔次,擴大規模的同時,進一步拓寬領域,推進市場建設向農村、向信息商務等領域發展,五年內達到布局網絡化,功能齊全配套的標準。
抓住清水綠帶工程建設的契機,啟動豐滿電廠反調節水庫工程項目,以及國家對帽兒山進行開發的契機,依托世紀廣場等重點文化體育設施的優勢,實施自然和文化資源的綜合配套開發,同時改革和強化旅游業的運行和管理機制,五年內達到形象升位,效益提高的目的。
堅持貫徹“小城鎮、大戰略”的思想,堅持規劃先行,項目突破,梯次推進的發展思路,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力爭在上下水、街路改造及項目拉動上有更大的突破,五年內在縮小城鄉差別,解決二元結構問題上取得明顯的進步。通過大力推進“五區一化”建設,到2008年全區GDP達到54億元(現價),平均增長17%,財政收入達到2.17億元,平均增長13.8%,實現富民壯區,速度更快,水平更高,質量更好的跨越式發展目標。
六條經濟帶
今后五年六條經濟帶開發建設的總體思路和初步設想是:吉樺線經濟帶要按照5、4、8的發展思路規劃,即以吉樺線為主干,將青段線路口、豐滿街路口、旺起村、楊家村、漂爾村5個部位作為發展重點,集中發展無公害農業、環保型工業、山野菜加工和旅游服務業等4個產業。重點開發8個產業功能區,即豐滿商貿區、豐滿環保型工業區、無公害農業區、旺起加工型工業區、旺起鎮東工業區、長白山野生食品加工區、豐滿.旺起旅游經濟區。到2006年,GDP要實現5個億,新發展資產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25戶。
吉天線經濟帶要開發建設石材加工園區,特色文化區和松花湖旅游區。到2006年要實現投資3.4億元,實現產值4.6億元。有一定規模的旅游業戶達到60戶,加工企業達到60戶,石材加工企業不斷擴大規模。
西南環經濟帶要開發建設新技術工業園區、商貿服務區、支柱產業發展區,重點發展汽車配套、食品加工、木制品加工、塑料制品加工和建工建材支柱產業。到2006年GDP要達到10.3億元。
華慶路經濟帶要開發建設汽車配套園區、永慶炮臺山狩獵場、永慶高新園區,重點發展汽車配套、旅游服務、高科技企業。到2006年GDP要實6.55億元,建成53個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2億元。
瑗大公路經濟帶要開發建設生物制藥園區、食品加工園區、機械加工園區和建工建材園區,重點發展生物制藥、食品加工、機械加工、建工建材企業,到2006年GDP要達到1.4億元。
沿江經濟帶要開發建設江東漁港旅游區、阿什農業觀光區、朱雀山旅游休閑區、霧凇走廊觀賞區、江南公園度假休閑區和建華體育文化區,重點發展旅游休閑、商貿服務、文化娛樂產業。建設好腰屯特色旅游商品市場、朱雀山森林公園、阿什農業觀光園等特色工程。
交通通信
境內鐵路、民航、國家級公路、縣鄉兩級高尺度公路形成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交通運輸網絡,建立了國際通信互聯網絡,程控電話可直拔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線電視可接收30多臺衛星節目。
旅游資源
豐滿區是我國開發冰雪運動項目和冰雪體育旅游理想的市區之一。這里四季天氣分明。春天,這里百花盛開,百鳥爭鳴;夏季,這里碧波流青,山水相映;秋天,那滿山的紅葉把群山點綴得五彩繽紛;冬季,這里雪沃千里,霧繞冰橫,寒江雪柳,風姿天成。飽滿,既有南國如花似錦的錦繡風光,又有北國粗獷豪放的冰雪異景。
這里的文化古跡和人文景觀隨處可見,風光迷人的朱雀山,蔥郁古樸的小白山,木魚聲聲的磨盤山,山水相連的白龍灣給錦繡的飽滿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面臨新的形勢與挑戰,飽滿區委、區政府提出了以“五區一化”的發展框架和“六條經濟帶”開發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發展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