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內蒙古 >> 赤峰市 >> 鄉鎮介紹 >> 昌盛遠鄉 |
![]() |
昌盛遠鄉 |
昌盛遠鄉位于喀喇沁旗東部,距錦山鎮67公里。東隔老哈河與遼寧省建平縣交界,南與旗內乃林鎮搭邊,西與赤峰市元寶山區平莊鎮、五家鎮為鄰,北與旗內馬蹄營子鄉接壤。東西長10公里,南北寬9公里,總面積50平方公里,屬老哈河沖程平原區。主要資源為煤炭、石灰巖等。昌盛遠鄉經濟以農為主,農、工、商、副各業全面發展,商業供銷網絡遍布全鄉。 歷史變革 清朝時屬喀喇沁右旗乃林村,蒙民屬喀喇沁右旗,漢民屬平泉縣管理,民國時期曾一度劃歸寧城第三區,1936年復劃歸喀喇沁右旗乃林村,全國解放戰爭初期曾屬建中縣第三區,后又歸喀喇沁右旗建西縣第八區。新中國成立后,屬喀喇沁旗第八區,1956年始建甸子鄉,鄉址設在甸子村(原名高粱桿子店)、1958年11月,劃歸喀喇沁旗火花人民公社(現乃林鎮)1961年1月又劃歸昭烏達盟地方國營乃林農場。1963年建甸子公社,社址設在甸子村。1984年5月改為福勝鄉,1986年7月鄉址遷平莊南火藥味車站旁之昌盛遠村,遂改名昌盛遠鄉。現轄5個村民委員會。 經濟發展 昌盛遠鄉經濟以農為主,農、工、商、副各業全面發展,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后,興辦鄉鎮企業,發展商品經濟,組織勞務輸出,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屬旗內東部經濟開發帶鄉鎮之一。全鄉共有耕地34718畝。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谷子、高粱、水稻、大豆等。糧食產量比新中國成立初期增長2倍。經濟作物有露地和日光溫室大棚蔬菜,有煙草、大蔥、油葵、西瓜、青瓜、甜菜等。昌盛遠鄉為蟠龍山灌渠有效灌溉區,水利條件優越。鄉鎮企業主要有玻璃廠、造紙廠、水泥廠、磚廠、磨石廠、地毯廠、基建工程公司、養雞場、煤炭發運和貨運裝卸等。 基礎設施 新中國成立后文化、教育、衛生、郵電通訊事業有較快發展,現有中小學6所,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5%,鄉里建有廣播站、文化站和有線電視差轉臺,鄉有地區醫院1所,5個村均建有醫療站。農民物質文化生活已有相當大的提高。 項目建設 金秋十月,赤峰市喀喇沁旗昌盛遠鄉一派豐收景象,全鄉糧食總產達到1028.8萬公斤,同比增長21%,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2100元,同比增長37%。昌盛遠鄉黨委、政府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抓項目,創精品,強優勢,實施區域化種植、產業化發展,全鄉完成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4533畝,特色作物種植面積11465畝,其中烤煙2155畝,蔬菜6005畝,油葵1025畝,萬壽菊花卉400畝,玉米制種500畝,植桑1000畝。糧食作物畝均增效20%以上,特色經濟作物畝收入均在1500元以上,有效地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鄉黨委、政府緊緊抓住實施項目建設的有利時機,不斷加強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福勝和昌盛遠村5000畝六期農業綜合開發工程,新打機電井12眼,鋪設地埋管3萬延長米,修田間作業路1萬延長米,項目區內5000畝緩坡地全部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網、渠成系、路相通的高標準農田。在畜牧業的發展上,通過京津風沙源項目,新建暖棚暖圈1200平方米,全鄉標準化暖棚暖圈發展到80戶,6000平方米,6月末,小尾寒羊存欄1萬只,育肥牛2000頭,大小畜改良率達91%。與此同時,加大了科技興農力度,今年新引進甘蘭品種10個,畝產均在萬斤左右。依托農業部“配方施肥春季行動”,全面推廣了配方施肥,加強了病蟲害防治工作,新增頻振式殺蟲燈10盞,無公害蔬菜生產面積達到5000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