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五一”和暑假之間,又“撞”上高考,今年端午假期出游市場依然收獲了不俗的成績。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4年端午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1.1億人次,同比增長6.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403.5億元,同比增長8.1%。
“新中式”民俗游熱潮不停
2024年以來,深刻體驗中國傳統文化民俗的“新中式”旅游越來越受到游客追捧。端午假期,賽龍舟、吃粽子、唱山歌、賞古曲,傳統節日的濃厚文化內涵與旅游發展深度融合。其中,各地精彩紛呈的龍舟比賽成為最受關注的熱點之一。廣東、湖南、福建等南方省市的龍舟賽上演各種水上漂移,讓熱衷于體驗觀賽游的游客大呼過癮;山東、天津、遼寧等北方省市的龍舟賽也十分“吸睛”,網友調侃稱“南方龍舟快得千篇一律,北方龍舟沉得五花八門”。同程旅行數據顯示,除龍舟觀賽外,非遺民俗游、親子游、水上樂園和戶外登山也是端午假期最熱門的出游主題。
據文化和旅游部消息,假期中,各地紛紛推出特色活動豐富群眾文化和旅游生活。湖北武漢推出“漫游武漢”系列文化和旅游活動;河南通過非遺展演、端午習俗等沉浸式場景讓游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安徽推出花戲樓里的情景劇、沉浸式微空間體驗劇等產品;江蘇舉辦“水韻江蘇·樂購非遺”活動。各地還將傳統民俗、民間藝術有機融入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戲劇場、電影院等文化空間,豐富了文旅深入融合的新場景。
“1-2小時交通圈”出游需求旺盛
“7號傍晚坐高鐵出發,晚上就到運城了,很方便。今天一天逛了司馬溫公祠、永樂宮等運城古建,又去解州關帝廟觀看了‘非遺’稷山走獸高蹺,還打卡了運城博物館。”6月8日,從北京來山西旅游的王先生說。美團數據顯示,除山西之外,多個文化旅游大省假期本地消費熱度高漲。以廣東為例,當地端午假期生活服務消費規模位列全國第一,“吃喝玩樂”消費較去年增幅接近30%。佛山、韶關等地組成的“廣東城市圈”,更是“非遺+”文化游的熱門。
途牛旅游網數據顯示,今年端午,在國內目的地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城市群“1-2小時交通圈”的出游需求尤為旺盛。去哪兒大數據也顯示,受益于便捷的交通,京津冀游客最愛去秦皇島阿拉亞,長三角游客帶火了湖州安吉、舟山嵊泗和杭州桐廬,廣深游客愛去順德、南澳游玩。去哪兒度假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端午,大多數人選擇在2小時高鐵圈內“微”度假。與“五一”的長途“特種兵”打卡式出游不同,端午游客偏好區域內“慢”游。
阿勒泰帶火草原風光
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這個端午,游客越來越偏愛選擇靈活化、個性化的出游方式。云南、青海、甘肅、內蒙古、貴州等地成為年輕人自駕游、避暑游的熱門選擇。“影視+文旅”雙向賦能,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的熱播帶動以新疆阿勒泰地區、伊犁州尼勒克縣等為代表的自駕游目的地持續火熱。
另據同程數據,端午假期期間,阿勒泰酒店預訂熱度同比增長186%。阿勒泰的火熱也帶動了新疆、內蒙古、四川等省市的草原類目的地熱度上漲,新疆伊犁、內蒙古烏蘭察布、呼倫貝爾等地旅游預訂熱度同比增長均超過80%。美團數據顯示,端午期間,內蒙古文旅相關消費規模較去年同期增幅接近35%,帶動當地“吃喝玩樂”整體消費增幅超40%。
此外,高考之后的學生和家長已按捺不住遠游的心。去哪兒大數據顯示,暑期出境游已出現第一波預訂小高峰。截至目前,暑期(7月1日-8月31日)出境游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1.6倍。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端午,不僅景區門票、酒店、車票訂單量大幅增長,還涌現出了包括“非遺+”文化游、“都市圈短途游”等在內的各類新趨勢、新玩法,極大豐富了游客的出行體驗,進一步帶動各地生活服務消費上揚。端午假期作為暑期出游高峰的開端,將助推各地生活服務業消費加速、擴容提質,為各地文旅打好暑期旺季“前哨”。(來源:央廣網 記者 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