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發布不文明行為通報稱,主播朱某某因長期利用民宿陽臺等處對該中心神樹坪基地非展區進行直播,被終身禁止進入該中心各基地參觀。不久前,游客孫某某、張某、楊某因在該中心神樹坪基地發生肢體沖突等行為,嚴重擾亂園區秩序,同樣被終身禁止進入該中心各基地參觀。
景區將旅游違規者列入黑名單,或是對嚴重違規者作出終身禁入或者永久禁入的決定,是推進誠信旅游、文明旅游和保護名勝古跡等景區景點公物的重要手段。這不但可以對當事人帶來懲戒作用,更加重要的是可以有效警醒其他游客。
這些案例被媒體報道以后,也引發了質疑,認為景區對不文明游客采取“終身禁入”過于嚴厲。《國家旅游局關于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將9種游客在境內外旅游過程中發生的因違反境內外法律法規、公序良俗,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的行為,納入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規定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形成前,應經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記錄信息保存期限為1年至5年。然而,終身禁入或永久禁入等決定,與暫時性限制不同,用很多網友的話說,就是剝奪了一個人一輩子進入某個景區參觀的權利。
很多法律界人士也秉持同樣的觀點,認為《暫行辦法》并沒有賦予景區對部分不文明游客采取“終身禁入”的權利。因此,要想對不文明游客起到必要的懲戒作用,同時又不給人以一種“趕盡殺絕”的印象,不妨實行動態管理制度。
為了審慎起見,不應該由景區單方面把游客納入“終身禁入”,而應該由旅游主管部門和景區共同研判,做出最后的決定。同時要對“終身禁入”的“黑名單”設置動態調整機制,比如當事游客在幾年內沒有不文明行為,或者是通過參加景區的一些志愿活動、文明勸導活動,就可以移出“黑名單”,恢復其參觀某個景區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