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陜西 >> 西安市 >> 鄉鎮介紹 >> 三官廟鄉 |
![]() |
三官廟鄉 |
藍田縣轄鄉。建國初為三官廟鄉,1958年建東方紅公社,1984年改為三官廟鄉。位于縣境北部,橫嶺之上,屬丘坡農牧林區,距縣城25公里。面積55平方公里,人口1.7萬人。藍(關鎮)金(山)公路和沿山公路通過。轄三官廟、馮嶺、韓嶺、新房街、高坪、楊井、面張嶺、里峪灣、朵家坡、曹灣、馬灣、過風嶺12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豆類,特產柿子、柿餅,養牛、豬、雞、蜂。鄉鎮企業有毛毯、農機、磚瓦、木器加工等廠。 三官廟鄉地處驪山山脈,海拔高,溫差大,出產的柿子色紅味甜。自古以來當地群眾就有栽種柿子的傳統,全鄉2008年栽種柿子達14000余株。2008年來,三官廟鄉政府狠下功夫,組織干部到咸陽、禮泉等經常經銷水果的地區聯絡客商,2008年又在網上發布供銷信息,各地客商紛至沓來,其中許多客商還以三官廟的火晶柿子為主做起了跨國販運的大買賣。一位客商一次就收購了60多萬公斤的柿子,運往廣州、福建、武漢等地。40噸柿子在去澀后,被販運到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并賣到7元每公斤的好價錢。據了解,2008年,全鄉柿子總產量達100萬公斤,按2008年的市場價算,可為當地群眾增收40多萬元。 自古以來當地群眾就有栽種柿子的傳統,全鄉2008年栽種柿子達14000余株。2008年來,三官廟鄉政府狠下功夫,組織干部到咸陽、禮泉等經常經銷水果的地區聯絡客商,2008年又在網上發布供銷信息,各地客商紛至沓來,其中許多客商還以三官廟的火晶柿子為主做起了跨國販運的大買賣。一位客商一次就收購了60多萬公斤的柿子,運往廣州、福建、武漢等地。40噸柿子在去澀后,被販運到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并賣到7元每公斤的好價錢。據了解,2008年,全鄉柿子總產量達100萬公斤,按2008年的市場價算,可為當地群眾增收40多萬元。 三官廟鄉三官廟村地處藍田縣橫嶺中部、三官廟鄉政府的所在地。全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516戶、1982人。分布在三條梁四條溝內,自然條件差,溝壑縱橫。多數村民居住深溝,60%以上的耕地為坡地。交通、生產、生活多有不便,直接影響著該村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為了使該村盡快走上富裕之路,鄉黨委政府和該村黨支部、村委會,認真進行調查研究,認為該村群眾居住分散、土地寬廣、草坡資源豐富,載畜量大,加之群眾自古就有養牛的習慣。這潛在的資源優勢被大家所公認。鄉黨委及時研究、制定方案,提出了“穩糧擴菜種西瓜,重點抓好畜牧業”的發展思路,并深入村組座談討論,這一決策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積極響應。 根據該村群眾的實際情況,村黨支部制定了具體的工作方案:一是抓好宣傳動員工作,提高群眾發展養牛的積極性,建立李家溝養殖小區1個,戶均養牛10頭以上,對全村養牛業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二是加強養牛圈舍改造、擴建,為養牛提供寬敞的場地;三是對困難戶、雙女戶、獨生子女戶進行資金扶持,捉進養牛業的快速發展;四是聘請畜牧獸醫科技人員進行飼養技術、畜病預防知識講座,提高養殖技術水平;五是利用退耕還草項目發展飼草500多畝;六是利用集會的優勢,做好肉牛的出欄和銷售工作。有力的促進了養牛事業的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養牛專業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