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成都市 >> 鄉鎮介紹 >> 又新鎮 |
![]() |
又新鎮 |
又新鎮,位于金堂縣城東南,面積50.56平方公里,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形似“駱駝”轄29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人口3.5萬人,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尤以糧、棉、果、畜、菌等量大質優,遠銷中外,又新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清同治時改場,取“年年新、月月新、日日新、又日新”之意而得名,2001年9月建制又新鎮。 又新鎮,川中丘陵地帶的風光寶地。又新鎮,成都市邊緣一腳踏三縣的重鎮。又新鎮,金、中、簡、樂交通樞紐上的明珠.又新鎮交通便捷,區位優勢獨特。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距縣城趙鎮58公里,成南高速通車后,距成都60余公里。地處成都、德陽、資陽三市交界處的又新鎮,居金樂公路之要塞,得資 水河水道之便利,鎮內又新、永樂兩個集鎮都是金、中、簡、樂交匯的重要物資集散地。 又新鎮在土地集中方面,已形成了“一大三小”格局,集中經營土地面積1050畝。“一大”:新祝新公司在祝家溝集中土地650畝,重點發展優質辣椒500畝,淺水藕100畝,養魚50畝;“三小”:新鶴公司種植淺水藕100畝,金鼎公司發展以蘿卜為主的訂單蔬菜100畝,太鶴蔬菜生產合作社經營辣椒、西瓜、洋芋200畝。 又新鎮在居住集中方面,已形成了“一大六小”格局,集中農戶330戶,1300余人。“一大”:在場鎮規劃段白鶴嘴修建了集市場、廣場、科技信息中心、標準化衛生院、養老公寓、村辦公室、綜合服務用房、農民居住區于一體的白鶴新區,聚居農戶132戶;“六小”:祝新村祝家溝聚居點,聚居農戶76戶,太尉溝聚居點,聚居農戶28戶;凈樂村凈樂聚居點,聚居農戶20戶,馬鞍聚居點,聚居農戶30戶;太安村聚居點,聚居農戶23戶;白鶴小區沿線統規自建聚居點,聚居農戶21戶。 又新鎮投資環境優越,基礎設施完善。沐浴著改革開放春風的又新,借天時、地利、人和,圍繞建設“經濟繁榮、環境優美、居住舒適、生活富裕、社會安定”的現代化新農村的要求,建有鄉鎮一流的移動發射塔、郵電大樓和程控模塊局,光纖傳輸、程控電話、移動通訊、鄉村公路覆蓋區域每個角落。為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和中心村建設步伐,鎮黨委、政府立足長遠、敞開大門、廣交朋友,以開明促開放、開放促發展,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為投資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配套服務,引來一批又一批有識之士投資創業、大展宏圖。目前,已有四川鼎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四川貝爾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金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都金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商家投資又新。 又新鎮風光旖旎,服務娛樂設施配套。資水河畔的白鶴山、天頂山莊清幽奇秀,湖廣入川的會館、水觀音等廟宇古樸典雅。有漢代崖墓群,13對石獅,造型優美,雕刻精致,栩栩如生。位于資水河與蔡家河交匯處,三面環水的鰍魚島四時景色紛呈:“三春桃花流水,果林噴香;夏日飛舟激浪,驚濤拍岸;金秋層林盡染,碩果累累;冬季梅香四野,漁歌唱晚。”依托小城鎮發展起來集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餐飲、服務業配套成龍。 又新鎮歷史上農業、商貿業發達,民殷商富,勤勞、智慧的人民創造了輝煌的農業文明。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又為這片古老的土地帶來了現代文明的蓬勃生機。近年來,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1232”工程和跨越式發展戰略,采取了“科技興農、治水興鎮、修路富民和樹精品水果、立種養產業、抓畜牧改良、促農民增收”措施,實施了沿河、沿路、環集鎮的生態觀光經濟圈12.8平方公里,長江防護林經濟生態溝1.92平方公里,優質水果1.28萬畝,養、植基地村4個。全鎮經濟迅猛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步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全鎮截止二OO三年底,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320萬元,實現鄉鎮企業產值5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62元。二OO三年及今后工作,鎮黨委、政府將根據實際,以市場需求為根本出發點,著力調整種草、養殖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形成以高效的生態觀光農業為主,以小城鎮和中心村建設為依托,以振興產業為重點的新經濟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