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廣元市 >> 鄉鎮介紹 >> 雙匯鎮 |
![]() |
雙匯鎮 |
雙匯鎮位于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北部山區米倉山南麓,總面積81.7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469人,其中農業人口9034人,人口密度達115人/平方公里,勞動力4070人,非農業人口435人,總戶數2365戶。該鎮屬旺蒼縣北部中山河谷區,最低海拔460米,最高海拔1500米,相對高差1040米,境內深溝峽谷,山勢陡峭,地質結構多屬灰質頁巖、石灰石。耕地面積8205畝,林地總面積135450畝,人均14畝,森林覆蓋率40%。 行政區劃 蓮花村 大坪村 金龍村 東山村 龍泉村 永慶村 斑竹村 喬安村 汶水村 毛寨村 資源情況 雙匯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平均氣溫15.5℃,最高氣溫38.5℃,最低氣溫-7.2℃,年降雨量1140mm,無霜期242天,適合亞熱帶果樹的生長發育,太陽輻射大,光照充足。質地松軟,酸堿度適中。山地暗紫黃泥土為主,其次有山地沙土、冷沙黃泥土等。鎮境內河谷發育,水網密布,大小溪溝甚多,西河、東河流經腹地,水能理論儲量大。已修建有小二型水庫一處,蓄水量47萬立方米和微水池500多口,可利用水資源搞好電力項目的開發。年內將在金鼓巖下側建110KVA變電站一處。雙匯鎮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無煙煤、硫鐵礦、石灰石,年產值50萬元以上的煤礦企業5個,銷售額20萬元以上企業5個,鄉鎮企業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平穩增長。 基礎設施 鎮人民政府駐地雙匯場,地處鹽井河西岸,金鼓巖北側,東、西兩河匯合于此,故名“雙匯”,是旺蒼北部山區交通樞紐和重要的集鎮之一,有雙匯、汶水兩個場鎮。距旺蒼縣城22公里,瀝青路面。其中本轄區內有縣道公路12.8公里,通村公路80公里,共14條,村村通公路。1985年建有百米長雙匯大橋,擁有各型汽車25輛,渡船3艘,9個村通電話,開通程控電話300余門,廣播電視站兩個。有中學一所,小學6所,學齡兒童均能就近入學,有衛生院、信用社、糧站、旅館等服務行業。 農業農產 雙匯鎮以農業為主,糧食生產以旱糧為主,主要作物是玉米、小麥、洋芋、甘薯、黃豆等,其次是水稻、油菜。經濟作物有烤煙、蠶桑、花生、核桃、梨、木耳、油桐等。年產繭40多噸,收入48萬元,人均收入增加60元,種植烤煙150畝,建育苗基地20畝;每年利用秦巴項目貸款向省內外輸出和就地轉化勞動力2000余人,凈創收入400萬元。2001年鎮黨委按照中央要求在鎮、村全面開展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著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提高農民收入水平,著力實施農業、鄉鎮企業等發展戰略。2002年農業總產值達1668萬元,工業企業總產值達120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00元。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提高。 經歷屆黨委、政府不懈努力,茶葉、烤煙、畜牧、蠶桑、干果五大產業帶初具雛形,逐步形成區域化布局。即以斑竹、大坪、永慶為主的烤煙產業帶,以橋安、東山、金龍為主的茶葉產業帶,以斑竹、大坪為主的仔豬生產基地和以橋安、蓮花為核心的黃羊養殖基地,以大坪、永慶、汶水、毛寨為主的蠶桑高產示范片,以蓮花、毛寨為主的干果(核桃)種植基地。2007年,實施四川省以工代賑新農村建設汶水示范片項目,總投資1100余萬元,在汶水、毛寨、永慶、大坪四村建設4500畝蠶桑高產示范片,推廣科學養蠶技術,可實現年產鮮繭47.25萬千克,收入910萬元。 雙匯地處山區,前些年飽受貧困的煎熬,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民們靠跑運輸、搞個體,種烤煙、養蠶,就地(外出)務工攢錢,經濟不斷增長的同時,文教、衛生、計生、文化等各項事業也蓬勃發展,社會穩定,今后將在信息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大投入。 特色產業 旺蒼縣雙匯鎮在烤煙發展上突出抓好“早、強、實”,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抓發展上突出“早”。從2007年冬開始,該鎮經發辦、煙草站組織專人深入到田間地頭,認真組織群眾預留煙地,新建和維修水窖、烤房、水渠等種煙配套設施,改良和培肥土壤,總結交流經驗;及時簽訂種植合同,兌現返稅政策,宣傳市縣新的優惠政策,及早做好烤煙生產準備工作。 二是組織領導實現“強”。該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及分管煙葉、農業等副科級領導分片抓煙葉生產,各村由村黨支部書記親自抓;同時將該項產業列入全鎮五大支柱產業之一進行統籌規劃,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研究。 三是工作措施做到“實”。該鎮把烤煙生產列入駐村鎮干部、各村年度工作目標,分段考核,同工作補貼、務工補助掛鉤,實現獎懲對接;把新區發展、烘烤水平、上等煙比例作為考核煙技員的主要依據;鎮政府與縣煙草局隨時聯系,共同促進發展。 該鎮落實烤煙種植面積455畝,占縣下達計劃的112%;已新建烤房17間,育煙苗75床(約3.5畝),備農家肥20萬公斤、油餅6噸、磷肥6噸,整地400畝;計劃改造烤房35間,已啟動15戶,另有20戶已備好河砂40立方米、磚3.6萬匹、水泥10噸。 新農村建設 旺蒼縣雙匯鎮自2006年以來,雙匯鎮抓住項目機遇,把村級組織活動室建設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構建和諧農村的一項重要工作切實抓好,精心謀劃,全力推進,取得了較好的進展。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召開黨委會專題研究活動室建設工作,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任組長,分管副書記任副組長,落實了專門的責任人員,確保了工程有人管有人抓。 二是嚴格資質,便民惠民。嚴格資質認證,認真篩選施工隊伍,保證工程質量;立足實際,著眼未來,慎重選擇建設地點,將活動室建設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了群眾辦事。 三是整合資源,打捆使用。為切實解決活動室建設的資金缺口,鎮黨委、政府整合村級辦公經費,配套項目資金3.5萬元,打捆使用資金搞建設,有限資金充分發揮了作用。 四是強化監管,確保質量。把活動室建設納入相關干部年度工作目標管理,明確專人負責土地協調、監督建設質量,切實加強協調和督促檢查,有效地防止了“豆腐渣”工程。 五是自力更生,黨群共建。活動室主體工程完工后,環境綠化、堡坎、場地硬化等附屬工程,由村“兩委”發動黨員干部和群眾采取捐資、投勞、贈物等多種形式進行完善。 旅游資源 境內有御龍洞、兩匯寺、木竹坪原始風光、以楊家大院為代表的川北特色民居等旅游資源和以“雙匯魚”為主的特色餐飲。御龍洞是純天然石灰巖溶洞,洞內怪石林立,曲徑通幽,景觀奇麗;兩匯寺又名金龍寺,建于明朝洪化年間,1934年,紅四方面軍在兩匯寺建立了蘇維埃工農革命政權,打土豪,分田地,1935年解放軍五四六團挺進英萃時,兩匯寺是重要的營地和重要地指揮中心之一,經歷代信眾不斷修繕,現已復修了觀音殿、大雄寶殿、藥王殿及東西廂房,香火較旺;橋安村木竹坪原始風光秀美,具有奇、幽、深、靜等特點,深受登山愛好者青睞;“董莊”、“御龍山莊”等星級農家樂,可隨季節開展農業觀光、生產體驗、采摘瓜果、垂釣、爬山、游泳等活動,東河流域可開展休閑娛樂、劃船、漂流等水上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