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綿陽市 >> 鄉鎮介紹 >> 百頃鎮 |
![]() |
百頃鎮 |
百頃鎮位于三臺縣城以東的涪江之濱,是1995年新建制鎮鄉之一。涪江自西向東流經鎮境約7公里。東北、東南與射洪縣香山鎮接壤,南抵中新鎮,西沿涪江與潼川鎮慕禹相鄰,西北與東塔鎮(東塔、高山)毗連。與射洪香山鎮場鎮隔河相望,是三臺、射洪兩縣的結合部。 百頃鎮境內有三山(紫云山、文峰山、芙蓉山)、兩水(涪江、岳家河)、三壩(冉家壩、百頃壩、魏家壩),因有良田100頃而得其名。 百頃場又名“漩渦沱”。境內以淺丘為主,沿涪江有冉家壩、百頃壩、曲直壩、魏家壩等4壩,在淺丘地帶有八溝和九灣,整個地勢西高向東傾斜; 該鎮幅員面積31.33平方公里,場鎮面積1平方公里,鎮轄10個行政村,場鎮居民委員會1個;全鎮總人口16485人,4772戶;有土地面積978公頃,耕地830公頃,人均占有土地0.89畝;植被面積1087頃,森林面積 1098頃,森林覆蓋率30%;百頃鎮年降水量在475毫米左右,年均氣溫16℃,年均無霜期274天左右;礦藏1種、主要河流1條(涪江全長7公里)、旅游景點1個、電灌站22座、渠道15公里、水庫2座、塘堰67口,年總蓄水量11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達5400畝,占耕地面積43%。地下資源較為豐富,涪江之濱有河砂石、石灰石、沙金等。境內有1座總裝機容量3.2萬千瓦的文鋒電廠,電力充足。 百頃鎮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小麥條銹病春季防控工作。一是高度重視,責任到位。鎮、村分別成立小麥條銹病防控工作組。確保責任落實到人,任務落實到戶。二是加強宣傳,培訓到位。充分利用發放技術資料、板報、廣播、田間培訓指導等形式,普及防治知識。已印發小春病蟲防治技術資料4600余份,召開廣播講座12次,逐村召開小麥條銹病防控現場會共計11次,做到戶有防控技術明白紙,村有防控技術明白人。三是開展普查,防治到位。組織農技人員、駐村干部深入田間摸查病蟲發生情況,接受群眾技術咨詢1.5萬人次,做到鎮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戶,戶不漏田。進一步規范農資經營市場,確保農戶用藥安全,指導農戶科學選用高效對路農藥,采取植保機防專業隊與農戶自防相結合的方式,確保防治到位,不留死角。四是強督查,重落實。組織督查組,逐村開展督查,確保防治措施落實。通過鎮、村干部的組織發動,全鎮已開展以小麥條銹病為重點的小春病蟲害普防一次,防治面積達6500畝,鎮內小麥條銹病得到有效控制。 鎮內盛產圍席、篾席等手工編織品,歷史悠久,享譽省內外,嶄山米棗、黃姜、蘑菇、南江黃羊、波爾多山羊等特色種養出具規模。糧食、油料等大宗經濟作物及畜禽產品產量全面增長。 該鎮交通暢通,商貿活躍,具有一定的近郊優勢,近年內借助地理,電力,水力,政策,環境等優勢,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旅游,觀光農業有一定的發展基礎,境內的農家樂在三臺縣內小有名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