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綿陽市 >> 鄉鎮介紹 >> 高川鄉 |
![]() |
高川鄉 |
高川鄉,安縣轄鄉。1953年設太平、高川鄉,1956年合并為太平鄉,1958年改太平公社,1981年更名高川公社,1983年設高川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2公里。面積173平方公里,人口0.6萬。通公路。轄新橋、二郎、泉水、高川、甘溝、茅香、天池7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煤礦、磷礦、水電、磷化工等廠、礦。農業主產玉米、馬鈴薯,特產茶葉、杜仲、黃柏、厚樸。 2004年,全面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325萬元,人均10120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1882萬元,其中實現工業總產值8550萬元,農業總產值3332萬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400萬元。實現財政收入277萬元,上交國稅160余萬元,地稅62萬元,預算外收入51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2850元,比上年的2502元增加348元。政策生育率96.49%,人口自然增長2.87‰。全年收取礦產資源補償費45000元,收取采礦使用費6500元。 2005年,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536萬元,人均12085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4932萬元,其中實現工業總產值11320萬元,農業總產值3612萬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295萬元;實現財政總收入363.4萬元,上交國稅225.4余萬元,地稅72萬元,預算外收入66萬元。消化債務5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3105元,比上年的2850元增加255元,政策生育率達98.4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41‰ 。 2004年,從彭州引進黃蓮規模種植350畝,帶動全鄉種植黃蓮面已達2000畝。建立當歸、川芎基地,全年種植當歸50畝。建立“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種植魔芋350畝。建立無公害蔬菜“紅原”蘿卜基地,全年種植無公害“紅原根”蘿卜500畝,農民人均增收30元。全年全鄉實現農業總產值3332萬元,生豬出欄4387頭,養羊462頭,生產茶葉8800斤,生產水果535噸。全面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新育樹苗80畝,疏幼林補植1.5萬畝,封山育林5萬畝,退耕還林管護1.43萬畝,人工點撒播1.013萬畝。對已栽植的14300畝退耕還林落實管護人員20人。按政策兌現退耕還林折現金300.3萬元。調解林權、林界糾紛10起。實現32年無火災。在規定時間采伐商品材430.50立方米。 2005年,從彭州引進黃蓮規模種植1200畝,帶動全鄉種植業發展,現全鄉種植黃蓮達2000畝,從德陽中江縣泰川藥業公司引進良種當歸種植,建立了100畝“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種植無公害“紅原根”蘿卜836畝,農民增收110元。引進綿陽安陽云安魔芋種植有限公司落戶高川,動用工業反哺農業資金8.65萬元,建立了300畝魔芋繁育基地。投入經費10000萬元,做好豬2型鏈球菌病和禽流感的預防和防治工作,免費對全鄉的豬、雞、鴨、鵝進行全面防治。全鄉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612萬元,生豬出欄4044頭,養羊500只,生產茶葉11000公斤,生產水果95噸。全鄉新育樹苗40畝,成片造林1600畝,疏幼林補植2萬畝,封山育林3500畝,退耕還林管護1.43萬畝。對已栽植的14300畝退耕還林搞好補植撫育,落實管護人員20人。全年采伐商品材1054立方米。實現連續33年無森林火災。按政策兌現退耕還林折現金300.3萬元,造林補助28.6萬元。 2004年,引進外資到高川投資辦廠4家,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2400萬元。目前老鷹巖電站已并網發電。全年累計實現企業總產值9998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8550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3%和22%。實現銷售收入988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實現利稅總572萬元。全年主要礦產品生產無煙煤9萬噸,磷礦石12.5萬噸,發電量1500萬度,鈣礦石50萬噸,黃磷1000噸。 2005年,引進外資到高川投資辦廠2家,招商引資資金達900萬元。引進綿陽市躍龍居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在茅香建設2×410千瓦電站一座,引資達500萬元;引進綿竹龍鳳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在茅香村建氧化鈣廠一個,目前該廠已運行投產,年可創利稅320萬元。全年全鄉累計實現企業總產值1292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1320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0%和28%,實現銷售收入1289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6%,實現利稅總額690萬元。全年主要礦產品生產無煙煤6萬噸,磷礦廠12萬噸,發電量2200萬度,鈣礦廠80萬噸,黃磷556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