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綿陽市 >> 鄉鎮介紹 >> 片口鄉 |
![]() |
片口鄉 |
片口鄉位于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縣境北部,距縣城44公里。鄉境北部與阿壩州松潘縣白鄉、平武縣泗耳相連。幅員面積119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總人口6527人,其中除漢族外,有羌、藏、回、黎等少數民族4605人,鄉境海拔1080—3326米,有森林面積67710畝。 行政區劃 北川縣于1935年置片口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5年建片口羌族鄉。北(川)松(潘)公路過境。轄保爾、小西、民新、澤可、東江、松柏、磨盤、溝口、曬金9個村委會和片口居委會。農業主產玉米、馬鈴薯、蕎麥,畜牧業有豬、牛、羊。 自然資源 片口鄉位于北川西北部,地處北川、平武、松潘三縣交界處,平均海拔近2000米,屬陰寒山區,礦產資源以脈金、砂金為主。鄉內盛產花椒;建有“四木”藥材基地,有木本藥材2.4萬余畝。草本藥材6000余畝,吳萸、杜仲已形成一定規模。鄉內山清水秀,羌寨風情和原始森林奇麗風光交相輝映。此外,有片口自然保護區,區內有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禽異獸。土特產有藥材、花椒、生漆,藥材生產基地初具規模。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動物,為片口省級自然保護區。 經濟發展 片口是北川羌族自治縣的藥材基地之鄉,是典型的“高山藥材”生產基地。在鄉干部的指導下,該鄉大力發展藥材種植,目前種植面積已達36000多畝,種植品種有20余種。木本藥材以厚樸為主,全年銷售量200—300噸;草本藥材以木香為主,年銷售量500—600噸;黃蓮、獨活、天麻、當歸、黨參也大面積種植。隨著退耕還的深入,中藥材種植也不斷地擴大。目前中藥材是當地的主要產業,是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藥材大戶劉元兵的藥材種植面積已達5000多畝,品種已有13種,每年的藥材純收入至少有5萬元,而且還解決了近百人的就業問題。在劉元兵等的帶動下,全鄉興起了種植中藥材的熱潮。鄉干部聯系了縣外許多藥商和制藥廠,建立了“藥農——藥商販子——制藥廠”產銷一體的銷售模式,每到藥材收獲季節,片口鄉就會聚集很多藥商,銷路決不是問題。因高山藥材卻名聲在外,廣州、江蘇、湖南、福建等大城市的藥材市場里都有片口高山藥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