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綿陽市 >> 鄉鎮介紹 >> 三合鎮 |
![]() |
三合鎮 |
三合鎮位于江油城區東部的涪江河畔,與市中心隔江相望。東靠貫山鄉、新安鎮、大堰鄉,南接彰明鎮,北及武都鎮、雙河鎮,西臨涪江,東依東山。地理坐標為東經104.5°31′—105°17',北緯31°32′—32°19′。幅員面積86平方公里,其中城鎮面積10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6個社區委員會,162個村民小組。轄區內總人口13.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1萬人,占總人口的65.9%。人口出生率為8‰,自然增長率為6‰。主要為漢族。 歷史沿革 三合因地處三河交匯而得名。早在明代嘉靖年間就建立了三合場。1940年建立三合鄉,1955年將槐秀鄉歸并三合鄉。1992年將三合鄉、石嶺鄉、建設北路街道辦事處和三合街道辦事處合并建立三合鎮。 自然資源 全鎮地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550米,北部石嶺片為淺丘地形,南部三合片屬平原。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700—1200毫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土地主要為沖擊潮土,土質肥沃,水利資源豐富。是江油商品農業的高產區。 經濟發展 工業發展底蘊雄厚,投資領域廣闊。 國家先后建立了川投長城(集團)特殊鋼有限公司、江油發電廠、四川礦山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川西北石油礦區、江油棉紡廠等 10余家國有大中型企業,具有較強的工業基礎和技術力量。截止 2005年,有集體、民營和非公有制企業 2266家,密布全境。2002年 12月 24日,江油市三合工業園區掛牌成立,規劃面積 10平方公里,2003年啟動開發 3.3平方公里。園區內有規模以上企業 10余家。2004年國家對開發區(園區)進行清理整頓,取消了江油市三合工業園區,但園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已經具備,為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合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工業興鎮,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引進人才,挖掘潛力,搞活經濟。對鄉鎮企業進行全面改制,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在盤活、鞏固提高原有企業發展能力的同時,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并積極招商引資。鄉鎮企業總產值建鎮時為 53400元,到 2005年實現了17.73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 15.66億元,工業銷售收入16.46億元、利潤 2917萬元、稅金 3850萬元。2005年底,有耕地面積30158畝,其中田 23256畝。三合片區水利灌溉主要依靠古老的六合堰引涪江水進行自流灌溉,石嶺淺丘屬武都引水灌區,部分采取機具提水澆灌。全鎮糧食主要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花生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附子、生姜、蕃茄、海椒等。水果主要有桃、梨、柑桔、葡萄。養殖業主要以飼養優良母豬為主,輔之以雞、鴨、鵝、兔等小家禽。建鎮以來,加大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努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現已初見成效。以江油市三旺仔豬有限公司為龍頭的萬頭良種母豬生產基地已經建成,實現了年產 1.5萬只仔豬的生產能力,銷售網絡覆蓋全國各地。同時加強了百畝水果生產基地、千只以上養兔場、萬只養雞場和千只種鵝基地等建設,還對全鎮范圍內的“四荒”進行了租賃或承包。2005年糧食總產量 1.66萬噸,農業總產值由建鎮時的 4687萬元增至 5.37億元。2005年畜牧業總收入 6213.54萬元,占農業總收入的 54%。勞務輸出 13693人,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增加,農民人均純收入由建鎮時 913元增至 3674元。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財政收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財政收入由建鎮時的 676萬元增加到 2005年的 2120萬元。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位居全省 200強、綿陽市 10強鄉鎮第7位。 境內有長鋼、川礦、涪鋼、江油車務段、江油棉紡廠等十幾家省、 地、市屬國有大中型企業,具有較強的工業基礎和技術力量。目前,三合鎮投資3000余萬元新建江油火車站廣場和60米寬的迎賓干道,干道與涪江二橋緊緊相連,干道兩旁的300多畝土地; 社會事業 境內有大專院校1所,中學6所,小學31所,衛生院(室)40余個,文化娛樂設施功能齊全的大型場所3處,電視、廣播信息覆蓋全鎮。 三合鎮于2008年10月14日、17日兩次召開轄區黨組織負責人會議,傳達中央、省、市有關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部署精神,進行廣泛的思想發動,切實將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全市加快“兩個推進”上來,努力提高學習質量、增強學習效果。一是召開好動員大會,進行思想發動;二是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搞好集中培訓;三是圍繞科學發展,深化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查找制約三合發展的瓶頸和問題;四是做好學習實踐活動的督查和指導;五是全力推進災后重建和各項具體工作,努力做到兩手抓、兩不誤。 旅游景點 境內北有高聳入云的獅子巖、羅漢洞,山上怪石嶙峋,蔭翳蔽日,山中有洞,洞中有巨大的羅漢佛像。東有東禪寺,東山山崖石壁上至今還保存著東漢時期的古墓,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西有始建于殷商時期的翠屏哪吒廟,山下涪江河畔的老坪壩就是傳說中哪吒鬧海的東海之地。翠屏山有許多古老而美麗的傳說。東禪寺和 哪吒道觀是國家批準的合法的宗教場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