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遂寧市 >> 鄉鎮介紹 >> 大榆鎮 |
![]() |
大榆鎮 |
大榆鎮,位于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面積55平方公里,人口4.5萬。傳統農業盛產優質大蒜,有五佛洞等景點。今年來大榆鎮積極推進城市化,發展迅速。 行政區劃 轄畫馬、松林、五鳳、蘆溪、楊家溝、茶店、關爺廟、龍鳳橋、鐘家店、古井、郭堰口、桃木溝、新井、黃連嘴、星光、七里、大橋、金臺山、鮮家岸、二郎廟、郭家壩、哨樓、碧山、井灣、小榆、伍家橋、白土壩、張家口28個村委會和大榆街居委會。鄉鎮企業有絲綢、建材、食品等廠。 歷史沿革 射洪縣轄鎮。1940年置大榆鄉,1958年為前鋒公社大榆管區,1961年改建大榆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小榆、涪東兩鄉并入建鎮。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1.2公里。面積55平方公里,人口4.5萬。射(洪)蓬(溪)公路過境。 經濟發展 優化環境打造河東新鎮區,2007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2.9億元,實現遞增13%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522元,較上年增長12.6%,較“九五”末2344元增加1178元,增長49%。 農業主產棉花、水稻、玉米,盛產優質大蒜。 境內有省中二型企業大榆絲綢廠。 五佛洞是游覽勝地之一。 取得榮譽 射洪被省確定為丘區經濟發展示范縣以來,大榆鎮搶抓機遇,借縣城河東開發建設之東風,按照“服務城市、富裕農村”的整體思路,積極探索城郊型經濟發展的路子,全面開創大榆示范建設的新局面。大榆連續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縣“農村工作全面先進集體”。 縣區建設 經驗一: 依托城市謀發展,緊抓河東開發好機遇,由農村逐步向城市轉移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搶抓河東開發建設機遇,積極配合河東新區管委會等縣直部門,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完成河東新區的測量規劃和設計,促成大小榆壩的15個行政村已全部納入總體規劃,已規劃大榆壩商住開發8個,小榆壩工商發展區7個,現大小榆壩均屬縣城城市規劃特控區;對城鄉居民建房嚴格審批,防止無章建設影響新區建設發展;及時調整鎮域經濟結構,引導農民為賣而種,為賣而養,大力發展鎮域經濟,促進城鄉居民增收; 經驗二: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搞好新農村建設,主動融入城市 自開發建設以來,全鎮范圍內投資水、電、路、氣、廣播、電視、通訊等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共事業建設17000余萬元,完成了涪江防洪堤大榆段和螺引支渠及配套提灌站建設,共建支渠8條10600米,新建閘門18道,打井近800口,自流灌面較2001年末新增3000畝,在桃木溝等實施集中供水項目解決了1500余戶的人畜飲用水和農灌困難,擴建供水管網,新增自來水供水用戶1000余戶;建成了張家口110千伏變電站,完成了28個村和街道居委會的輸電電網改造,完成了1400余米,寬80米的涪江三橋東引道及其綠化、街燈配套建設工程,新建了五家橋至桃花山油路3.5公里,桃木溝水泥路3.3公里,硬化了古井、張家口兩個小集鎮的街道,全鎮累計建成沼氣池1500余口,新增天然氣用戶300余戶;全面完成了全鎮光纖線路改造,新增用戶3600戶,建立了大榆農業信息網站,新增電話用戶3700多戶。 “立足大榆實際,以加快發展為主題,穩步發展第一產業、突出發展第二產業、加速發展第三產業,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切入點,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億元,力爭2010年建成新農村示范鎮、經濟強鎮、工業強鎮和和諧平安鎮;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圍繞城區規劃,瞄準城區建設,以新農村建設推動農村城鎮化,打造射洪縣城經濟、政治、文化的副中心。” 抓住城市經濟圈“名片”,推動工業、商業大發展。城市東移,河東新區的開發,無疑為大榆的全面建設和快速發展注入了不懈的活力;高速公路出口的修建,又為大榆的蓬勃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按照“縣城東擴”的思路,積極配合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做好河東新區詳細規劃、農產品加工工業園、小榆工業集中發展區等工作,加快河東新區建設步伐,著力提升城鎮品位,不斷推動河東工業、商業大發展; 加強整體項目推動,打造新農村城市。以新農村建設推動農村城鎮化,利用城市周邊優勢發展新農村,帶動山區新農村建設,力爭3年內解決全鎮基礎設施建設。引導農民發展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加大規劃力度,注入主題活動、民俗文化、特色餐飲等引入業主開發,打造出規模大、檔次高、特色明,融吃、住、玩于一體的現代樣板式、極具感召力的星級“農家樂”,讓忙碌的城市人得到身心、心靈的最佳休息和釋放。 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打造城郊經濟圈。依托市場、依靠科技,建好千畝高效蠶桑科技示范基地、名優特種水產養殖和無公害優質稻、無公害優質蔬菜、百萬頭肉豬生產基地來打造綠色、特色農業基地;引導綠康制藥、榮興蠶業等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并盡快扶持一批新的龍頭企業,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在已建的9個專業協會基礎上,圍繞農產品生產、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等環節,力爭2010 年合作經濟組織覆蓋60%以上農戶,把全鎮80%以上的種養業都納入龍頭企業的生產組織鏈,使生產發展有載體、農民增收有依托、新農村建設有支撐。依托縣職中農民工培訓基地,拓寬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城務工經商的渠道,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加大旅游資源的整合開發力度,積極推動五佛洞和大榆古渡的開發建設,不斷推進商貿業、服務業的發展。 大榆鎮黨委書記符安俊、鎮長陳華等黨委成員一行8人到大榆鎮中心小學校,看望他們結對幫扶的特困留守學生。符安俊書記和陳華鎮長親切地和留守孩子們交談,了解他們的假期生活及開校生活情況,詢問他們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并對生活特別困難的留守學生每人贈予人民幣50元作為開校生活費。鎮領導一行還到“留守兒童之家”進行工作指導,聽取了學校在留守兒童管理、教育、服務工作中的舉措和取得的成效,對留守兒童的管理服務工作進行了座談討論。此次活動傳遞了鎮黨委和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深情關愛,讓孤單天使們享受到了家的溫暖和父母般的溫情,深受群眾的好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