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遂寧市 >> 鄉鎮介紹 >> 金家鎮 |
![]() |
金家鎮 |
金 金家鎮地處射洪縣境西北,距縣城17公里,東連射洪縣廣興鎮,太和鎮,北鄰鳳來、金華鎮,西靠三臺縣,南接陳古鎮。全鎮幅員面積48.72平方公里,是全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金家鎮轄20個自然村,1個居民委員會,198個村民小組,2004年底全鎮總人口2782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93人,占總人口的7.88%,主要居住在鎮區,人口居住密度大,每平方公里571人,全鎮農業人口25527人,農村勞動力13720人,勞動力人口比例53.62%。金家鎮地少人多,總耕地面積19268畝,人均耕地面積0.75畝,2004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2.1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9251萬元,占43.84%,第二產業7281萬元,占34.03%,第三產業4668萬元,占22.12%,人均可支配收入2802元。 地理環境 金家鎮屬地處射洪縣境西部,屬丘陵地貌,最高海拔535米,最低海低334米,相對同差201米,鎮境為亞熱帶濕潤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20°C,年平均降水量931mm。全年無霜期285天,適合各種植物生長; 自然資源 金家鎮境內還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石油具體分布在2、4、8、10、11、13、村,天然氣分布在18、20村,有三個淺層天然氣井,另外還有分布全鎮的頁巖資源; 金家鎮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和水力資源。地處丘陵地帶,全鎮林業品種多、面積廣,森林覆蓋率達35%以上,金家鎮屬都江堰尾灌區,人民渠控灌面積占總耕地的50%以上,羅家堰及磨埝橋、石河埝設有8處電力提灌站,水源充足,并利用河流,在鎮境內建有一個裝機400KW的羅家埝水電站; 農業資源 金家鎮境內資源豐富,特別是農業資源和石油天然氣資源,作為農業鎮,其農副產品品種多,產量大,鎮域農作物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主要是油菜、花生、棉花及豆類產品,另外還有水果、蔬菜等副業;農村養殖業也很發達,主要有牛、羊、豬以及雞、鴨、兔等家禽飼養和蠶桑,并利用堰塘、河流進行水產養殖。是射洪縣主要的糧食、油料、棉花和畜牧業生產基地; 金 便利交通 金家鎮地理位置和區位關系較好,距射洪縣城17公里,位于縣境西北與三臺縣交界,距鳳來12公里,金華17公里,陳古5公里,與三臺縣向陽鎮12公里,處在縣域的西大門,不受周邊大中城市的影響,能夠在周圍各鎮之間形成獨立的商貿流通體系,金家鎮商貿發達,逢集時每天6—7千人,最高峰達1.5萬人。具有三個農貿市場,商品交易活躍,品種繁多,商貿繁華的同時也帶動餐館服務業的活躍; 社會事業 金家鎮有金家中學、金家一小、二小,磨眼橋小學,教職工人數和學生人數分別達到355人和5375人,除本鎮的適學學生外,還吸引周邊鄉鎮的學生來此就讀; 金家鎮區有一個日產600噸的自來水廠,供鎮區生產、生活用水,鎮域村民生活用水主要為地下水,生產用水主要為溝渠和堰塘儲水; 金家鎮區地處鎮域南部金家場,距縣城17公里,在縣城總體規劃中是全縣的三級中心鎮,鎮區與周邊鄉鎮的交通順暢,有射金公路和射三公路經過鎮區,鎮區貿業發達,有兩個市場,商貿輻射半徑達1.5公里,農民趕集人數一般都在6—7千人,最高峰達1.5萬人,鎮內基礎設施較為完善。除該鎮政府及內設機構外,還有金家中學、小學、人民醫院、電信支局、信用社、供銷社、糧站、公安派出所、法庭、工商、稅務、畜牧站等機構,并有日供水600噸的水廠和日發車100余次的客運中心站; 旅游資源 金家鎮境內旅游資源豐富,鎮區內距城鎮2公里處有一尊石刻大佛,高30米,居川中第一,名曰:云霄大佛,遠近聞名;距城鎮1.5公里處還有一名山“云頂山”,山郁蔥蔥,桃李花開,山內有一千年古剎。兩處景點游人不決,廟會期間有上萬人次觀光旅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