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雅安市 >> 鄉鎮介紹 >> 曬經鄉 |
![]() |
曬經鄉 |
曬經鄉位于大樹鎮西南10公里的大渡河中游南岸,為龍塘山、東山、周火山山脊麓地帶。地理位置在北緯29°16′,東經102°37′。東以干河溝與料林鄉接壤,西隔上游堰與河南鄉為界,北過龍塘山與大樹鎮連界,東南至血臺和坭美鄉緊鄰。 歷史沿革 面積26.7平方公里,轄曬經、李子、新龍、先鋒、波洛5個村民委員會,33個村民小組,21個自然村,1680戶,3633人,為漢、彝雜居地。海拔1520-2200米。鄉政府駐曬經關,海拔1520米。 歷史沿革 曬經古為邛都夷地,明清為平夷堡所轄關隘,民國為越西縣大樹鎮七保,1951年劃歸漢源縣。1952年置曬經鄉,1955年撤鄉并入河南鄉,1958年為河南、料林二公社分轄,1962年始以曬經、新龍、聯合三管理區新置曬經公社,1966年"文革"時以剔除"封建色彩"為由,改為前進公社,1981年經雅安地區行署批準恢復曬經公社名,1984年復置鄉至今。 農業生產 曬經地處中山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溝道發育,白云巖裸露。除李子、新龍兩村自然條件較好外,曬經、先鋒、波洛三村山高坡陡,土地貧瘠,氣候嚴寒,水源奇缺,舊時有"吃飯天天愁,喝水貴如油"之說。建國后相繼建成林羅、上游、波洛、李子諸堪和曬經、李子電站,修通大樹至曬經關公路,面貌為之一新。2001年有耕地面積8006畝,糧食總產量2512噸,農民人均糧食697公斤,糧食作物產水稻、小麥、玉米;洋芋、紅若、豆類。其他農作物有蘋果、梨、核挑、板栗、魔芋、竹、中藥材、土燕窩、廣東苔等,年產蔬菜688噸。 文化遺跡 境內古為"南絲綢之路"靈關道上的邛都夷寨,民間傳說唐三藏師徒西行歸來,曾在此一巨石上晾曬經卷,遺有經文,后人視為至寶,圍石建關帝廟護曬經石,至今"獅象前面走,文星守水口,若聞真龍穴,曬經關下有",仍為人們傳詠。周圍數里都有不少富有神話色彩的地名。李子坪曾出土犀|牛化石和古脊椎動物化石。歇燕洞內的三層"廣廈"、龍塘|山的風物、觀音水的甘泉均為游覽探索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