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97免费公开在线视频,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合肥市 | 亳州市 | 淮北市 | 宿州市 | 阜陽市 | 蚌埠市 | 淮南市 | 滁州市 | 六安市 | 銅陵市 | 蕪湖市 | 馬鞍山市 | 安慶市 | 池州市
  宣城市 | 黃山市
滁州市地圖
滁州市地圖
點擊看大圖

滁州市的景區景點
   

滁州市的風景圖片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中學
滁州中學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滁州市美景
首頁 >> 安徽 >> 滁州市
區號:0550
郵編:239000
面積:13398平方公里
人口:405.5萬人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位置:位于安徽省東部
政府駐地:南譙區龍蟠大道99號
行政區劃:2個區、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車牌代碼:皖M
機 場:明光通用機場(建設中)
火車站:滁州北站、滁州站、定遠站、全椒站、明光站、鳳陽站等
著名景點:瑯琊山、鳳陽小崗村、池杉湖濕地公園、吳敬梓紀念館、狼巷迷谷風景區、韭山洞風景區
 

地區概況

  滁州市,古稱涂中、清流、新昌,中國安徽省下轄地級市,位于安徽省東部,市境東部與江蘇省接壤,自南向北與南京市、揚州市、淮安市、宿遷市為鄰;西部自北向南與安徽省蚌埠市、淮南市、合肥市、馬鞍山市相依,總面積1.35萬平方千米。滁州市下轄2市2區4縣,常住人口為405.5萬人。市內方言主體通行江淮官話,部分使用中原官話。

  滁州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季風明顯,氣候濕潤,雨熱同季。境內河流眾多,地貌呈多樣性,以丘陵及崗地為主,平原區所占比例較小。滁州市自古就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之稱,是長三角地區中心區城市之一,是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重要成員,擁有優質稻麥、道地藥材、特色雜糧、林茶蔬、健康畜牧水產等五大特色農業產業,形成了智能家電、先進裝備、硅基材料、綠色能源、新型化工和健康食品六大支柱產業。

行政區劃

  滁州市轄2個市轄區、4個縣,另外代管2個縣級市:

  瑯琊區 面積125.9平方千米,人口24.87萬。郵政編碼239000。區人民政府駐西澗路(后將遷至瑯琊新區)。
  南譙區 面積1273平方千米,人口27萬。郵政編碼239000。區人民政府駐東大街(后將遷至南譙新區)。
  來安縣 面積1481平方公里,人口49萬人。郵政編碼239200。縣人民政府駐來安縣塔山中路。
  全椒縣 面積1572平方公里,人口45萬人。郵政編碼239500。縣人民政府駐全椒縣儒林街。
  定遠縣 面積2998平方公里,人口93.8萬人。郵政編碼233200�?h人民政府駐定遠縣城東新區。
  鳳陽縣 面積1949.5平方公里,人口73萬人。郵政編碼233100�?h人民政府駐鳳陽縣府東街。
  天長市 面積1770平方公里,人口62萬人。郵政編碼239300。市人民政府駐天長市建設西路。
  明光市 面積2335平方公里,人口64.3萬人。郵政編碼239400。市人民政府駐明光市廣場路。

歷史沿革

  滁州市境內早在石器時代即有人類活動,留下眾多文化遺存。上古時期大禹治水“導淮”,娶涂山氏為妻,在今鳳陽一帶有傳說故事。商周時期,居住在江淮之間的“淮夷”人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并在沿河、湖岸建立相對穩定的定居點。商朝與淮夷關系融洽。西周滅商后,周王派兵東征,同時建立諸侯國屏藩王室,市境建有嬴姓的鐘離國(鳳陽縣臨淮關)、高陽氏的椒國(全椒縣襄河鎮)等�!盎匆摹辈孔褰涍^長期開發和征戰,逐步融入中原華夏文明。
  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滁州先屬吳,后屬楚,故有“吳頭楚尾”之說。
  秦漢時,地屬九江郡(曾為淮南國),東漢九江郡治曾設在陰陵(定遠縣東北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今滁境南部一帶稱“涂中”,成為南北交融的結合部,建置更迭頻繁。西晉武帝咸寧五年(279年)十一月,鎮東大將軍、瑯琊王司馬伷率兵自涂中(滁州市區)出發攻吳。東晉曾先后僑置頓丘、南譙郡等。南北朝劉宋元徽元年(473年)設立新昌郡,新昌城(即今滁城)為郡治所在。其后100余年間,先后設譙州、南譙州等。
  隋開皇三年(583年)改南譙州為滁州。隋末一度廢州為縣,至唐初復設滁州。廣明元年(880年)黃巢農民起義軍攻克滁州。唐朝滅亡后,經歷50年南北割據的五代十國時期。滁州先為唐末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建立的吳國統治,后為南方“十國”的南唐政權所轄。五代后周顯德三年(956年),趙匡胤襲清流關,敗南唐兵馬15萬人,攻占滁州。
  南宋時,江淮一帶又成為宋金對壘的前沿,滁州城先后9次被金兵攻陷。乾道八年(1172年),辛棄疾出任滁州知州,組織民眾訓練軍事抗御金兵,再收復中原。南宋末年,蒙古兵兩度攻入滁州。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在滁州建立太陽翊元帥府。明初置臨濠府,后改為鳳陽府,轄區廣大,曾領九州二十四縣,包括今市境及皖北全部和湖北、河南、山東、江蘇等部分區域。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滁州升直隸州,領全椒縣、來安縣,直隸京師,后改隸南京。至清末,市境基本維持一府一直隸州格局。康熙六年(1667年),劃江南省為蘇皖兩省,滁境改屬安徽省。
  民國初年,裁撤府州實行省直管縣體制,改滁州為滁縣。民國26年(1937年)12月,日軍侵占滁城,皖東各地先后淪陷�?谷諔馉帟r期,市境內淮南抗日根據地成立抗日民主政府。
  1949年6月,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縣行政區專員公署,轄滁縣、來安、全椒、炳輝、定遠、鳳陽、嘉山、江浦、盱眙等9縣。
  1956年,滁縣、宿縣兩專區合并成立蚌埠專區;1961年,撤銷蚌埠專區,恢復設立滁縣專區;1971年4月,改稱安徽省滁縣地區。1992年12月20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滁縣地區,成立省轄地級滁州市,以原滁縣地區行政區域范圍為新設立的滁州市行政區域范圍。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東部,市境東部與江蘇省接壤,自南向北與南京市、揚州市、淮安市、宿遷市為鄰;西部自北向南與安徽省蚌埠市、淮南市、合肥市、馬鞍山市相依,。全市行政區域總面積1.35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10。全境東西最長處193千米,南北最寬處約150千米。市境最東端在天長市秦欄鎮同興村,最南端在全椒縣古河鎮再安村,最西端在鳳陽縣官塘鎮尹灣村,最北端在明光市泊崗鄉新淮村。

  地形地貌

  滁州市地貌呈多樣性,但以丘陵及崗地為主,平原區所占比例較小。其中,山區面積占市域面積的22.6%;丘陵區面積占市域面積的66.1%。
  市境丘陵區主要包括全椒縣孤山、南譙區南將軍山和北將軍山、定遠縣岱山、明光市杏山至來安縣半塔的大片高低丘相連的弧形帶狀丘陵區和鳳陽山、老嘉山兩片丘陵,海拔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上,最高峰為南譙區境內的北將軍嶺,海拔399.2米。崗地(又稱臺地或階地)區主要是定遠縣西北的將軍山四周,鳳陽縣西南部、明光市西北部等地圍繞丘陵分布的平臺或波狀起伏地帶,以及天長市西南與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接壤的臺地。平原區主要分布在滁河、淮河等河流沿岸和高郵湖、女山湖等湖泊的濱湖區。

  氣候特征

  滁州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主要表現為:四季分明,季風明顯,氣候濕潤,雨熱同季。由于市境地處南北兩支冷暖氣流交匯地帶,6~7月份冷暖空氣勢均力敵,形成梅雨,但也有些年份出現少梅或空梅。8月雨帶北移,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常有高溫伏旱。
  全市年平均氣溫15.4℃,1月份最低,平均1.6℃,7、8月份最高,平均28.2℃;最低氣溫極值-23.8℃(1955年1月6日),最高氣溫極值41.5℃(1966年8月8日),年日照時數2217小時。
  年平均降水量1000-110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144天,全年無霜期210天左右。全市降水年際變化大,呈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春季雨水適中,夏季降雨集中,秋冬少雨。
  多年平均風速2.7-3.0m/s,最大風速為18m/s,風向季節性變化明顯,全年以偏東風為多,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偏南風。

  水文水系

  江淮分水嶺橫貫滁州市域東西,分屬淮河、長江兩大流域,分為淮河、高郵湖、滁河三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積為9052平方千米,占市域面積的66.9%;長江流域面積4471平方千米,占市域面積的33.1%。市域內河流眾多,河流主要有淮河、滁河、池河、清流河等大小河流數十條,其中淮河、滁河為過境河流,境內淮河長108千米、滁河長118千米。湖泊有高郵湖、女山湖、花園湖等7座湖泊,總面積1108.9平方千米。由于地質構造等原因,市境內地下水資源匱乏,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淮河流域和平原圩區(湖泊)。

經濟概況

  滁州市是長三角地區中心區城市之一,是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重要成員,是中國家電及裝備制造業基地、中國日用玻璃產業基地和全省化工、汽車、風電基地。市內擁有優質稻麥、道地藥材、特色雜糧、林茶蔬、健康畜牧水產等五大特色農業產業,南譙滁菊、天長龍崗芡實成功創建“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滁州是農業大市,圍繞五大特色農業產業,初步建設鳳陽小崗、天長、全椒、定遠、南譙功能農業等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市內糧食生產以天長、來安、全椒等地優質水稻和定遠、鳳陽、明光等地專用小麥生產以及玉米、山芋、豆類等特色雜糧為主,擁有滁菊、天長芡實、全椒碧根果、明光艾草、定遠食用菌、南譙茶葉、近郊地區蔬菜水果等特色農產品和生豬、雞肉等畜牧生產基地。

  滁州市內擁有智能家電、先進裝備、綠色食品、新型化工、硅基材料、新能源六大支柱產業和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應急醫療物資(生物醫療)等新興產業。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滁州市各級各類學校(不含高等教育)共有1142所,在校生60.24萬人,教職工5.01萬人,專任教師4.03萬人。其中幼兒園667所,在園幼兒數11.63萬人,教職工1.5萬人,專任教師0.82萬人;小學212所,在校生25.72萬人,教職工1.27萬人,專任教師1.46萬人;普通中學246所,在校生18.72萬人,教職工2.01萬人,專任教師1.54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1所,在校生4.09萬人,教職工0.22萬人,專任教師0.2萬人。特殊教育學校6所,在校生871人,教職工185人,專任教師162人。

  醫療事業
  全市共有衛生機構2054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63個,疾病控制中心9個,婦幼保健機構9個。全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27935張,比上年下降2%,其中醫院、衛生院實有床位26603張,比上年減少512張。衛生機構從業人員3.9萬人。其中,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2.63萬人,執業醫生9094人,注冊護士13186人。

交通運輸

  滁州位于安徽省東部,長江以北,東南連接“長三角”,自古就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之稱。市域襟江帶淮,南望長江,北流淮河,既是安徽東向發展的橋頭堡,又是長三角企業進軍中西部的前沿陣地。全境坐擁11條高速公路、5條鐵路、6個鐵路站、4個航空港、5個碼頭。

  公路
  滁州境內合徐、寧連、寧洛、合寧、徐明、滁淮、滁馬等高速穿境而過。104、205等5條國道和諸多省道在市境縱橫交錯。從滁寧快速通道、合寧和寧洛高速、104國道等均可直達南京城區。

  鐵路
  滁州交通便捷,京滬高鐵、京滬鐵路、滬漢蓉鐵路穿境而過。境內有滁州北站、滁州站、定遠站、全椒站、明光站和鳳陽站等鐵路營運站。滬漢蓉高鐵設有滁州全椒站,向西可達合肥、武漢、成都等城市。開工建設的鐵路有滁寧城際、合新高鐵、寧淮鐵路。
  滁州站于2009年9月開工建設,2011年7月1日正式通車運營,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洪武西路198號,是京滬高速鐵路在長江北岸所設的第一個高鐵站,站房規模為3999平方米。

  航空
  2022年12月26日,明光通用機場正式開工建設。機場位于明光市蘇巷鎮吉莊村,項目占地490.54畝,總建筑面積9210平方米,新建A1類通用機場,飛行區技術等級指標為2B,新建一條長1200米、寬30米跑道,配套建設停機坪以及必要的通信、供電、供水、供油和綜合辦公生活用房等附屬設施。至2024年7月,滁州明光通用機場繼飛行區跑道道面工程完結,停機坪及聯絡道道面混凝土也已完成澆筑。機場飛行區道面工程基本完成施工,進入養護階段。

  水運
  滁州周邊分布有5個主要水路港口,分別為滁州汊河港、滁州鳳陽港、南京新生圩港、南京龍潭港和南京長江七壩港,通過這些港口可通江達海。七壩港豐水期和龍潭港可走萬噸以上貨輪,實現江海聯運。
  滁州(汊河)港位于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汊河經濟開發區滁河左岸,2018年2月正式投入運營,是安徽省重要港口之一,有滁城、天長、來安、全椒、鳳陽、明光、定遠等7個港區,其中定遠港區不通航。港區內航道總里程為601千米,總通航里程為499千米,其中三級航道87千米,五級航道52千米,六級航道352千米,七級航道8千米。港口使用水陸域總面積124.5萬平方米其中陸域面積79.6萬平方米,水域面積44.9萬平方米。全港擁有生產用泊位88個,使用岸線長度6138米,設計年綜合通過能力4073萬噸,有吊機63臺,最大起吊能力25噸。港口與南京市江北新區僅一河之隔,是滁州向東和南京同城化發展戰略的重要港口。港口主要腹地可輻射來安汊河新區、中新蘇滁高新區、滁州經開區、南京江北新區等地。

旅游資源

  滁州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有名山、名亭、古關、古寺、歷史文化遺址等自然人文景觀100多處。其中瑯琊山、醉翁亭、鳳陽明皇陵、白鷺島風景區、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等景觀馳名中外。
  滁州擁有瑯琊山、皇甫山、韭山、神山四個國家森林公園,明皇陵、明中都城兩個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和一批省級風景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滁州,不僅以自然山水之美著稱于世,而且人文景觀璀璨奪目,唐宋以來,歷代文人都有詩文為之稱頌。
  滁州名勝首推素有“蓬萊之后無別山”美譽的瑯琊山,山中大片天然次生林保存完好,林壑幽美、溪流淙淙,密林之中掩映著建于唐代的瑯琊寺和建于宋代的醉翁亭(全國四大名亭之首)及姊妹亭“豐樂亭”;還有集“古驛道、古關隘、古戰場”于一體的“金陵鎖鑰”清流關。山間摩崖石刻遍布,其中“歐文蘇字”碑、吳道子觀自在菩薩石刻像被稱為“鎮山”之寶,標志著名山深厚的文化底蘊。山中植物繁茂,共生長、繁衍、棲息著1031種中草藥、672種植物和131種鳥類,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植物園、中草藥圃和禽鳥樂園。生機勃勃的全國四大壽梅之一醉翁亭梅樹,高大挺拔的獨有樹種醉翁榆、瑯琊榆,更增添了瑯琊山神奇的魅力。
  醉翁亭、豐樂亭等鳳陽縣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以“帝王之鄉”、“花鼓之鄉”、“大包干”發源地聞名遐邇。全縣旅游景點眾多,文化內涵精深,明皇陵、中都城遺址和明中都鼓樓氣勢雄偉;朱元璋出家禮佛的龍興寺經過幾年修復,規模宏大,香火鼎盛;鳳陽東南部的韭山洞、禪窟寺、狼巷迷谷、臥牛湖構成了以自然山水野趣為主的休閑度假旅游區。
  改革開放以后建成的全椒縣吳敬梓紀念館、天長市博物館(展有大量的西漢出土文物)組成兩道亮麗的旅游風景線。全市還有高郵湖(在天長境內70平方公里)、明光女山湖古火山口、全椒碧云湖等大量的旅游資源正在規劃開發中,發展旅游事業的潛力巨大。

風景名勝

  ◆瑯琊山景區

  瑯琊山景區,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山風景名勝區內的醉翁亭片區,面積4.98平方千米。
  瑯琊山是文化名山,瑯琊山景區是瑯琊山歷史文化資源和生態景觀資源的富集地,包括醉翁亭、南天門、深秀湖、野芳園、同樂園、瑯琊古寺六處核心景點。瑯琊山四季分明,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其中植物153科,名貴中藥140科803種。擁有鳥類162種,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肩雕�,樼鹕酱嬗袕奶浦撩駠�300余塊的全國重點文物—瑯琊山摩崖石刻�,樼鹕骄皡^是集豐富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一體的綜合景區。
  2024年2月6日,瑯琊山景區被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吳敬梓紀念館

  全椒縣吳敬梓紀念館,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襄河鎮河灣街,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屬社會科學類名人專題紀念館。
  1986年7月1日,全椒縣吳敬梓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主要陳列有《儒林外史》各種版本、《文木山房集》和“落園石刻”“默巖手稿”等。藏品共計347件/套。
  2007年2年,吳敬梓紀念館被評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1年12月20日,全椒縣吳敬梓紀念館被安徽省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4A級旅游景區。

  ◆狼巷迷谷

  狼巷迷谷,位于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城東南30公里處,面積約9平方公里,距合蚌公路20公里、合徐高速25公里、蚌寧高速50公里、京滬鐵路42公里,交通便捷。景區分為古剎禮佛和迷谷探奇兩大主題。其主要景點有:禪窟古剎、禪窟洞天、玉泉凈心、摩崖石刻、谷中黃山、天落石、狼牙巷、瘦人谷、響石谷、千層巖、摩腹巷等五十多處。
  狼巷迷谷,集黃山之清秀、華山之險峻、張家界之神奇于一體的4A級景區,擁有千年石寺、天然溶洞、摩崖石刻等豐富文化,及天然迷宮般的探險娛樂體驗。

  ◆小崗村鄉村旅游區

  小崗村鄉村旅游區位于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東28公里處,是4A級旅游景區。
  該旅游區配套了游客服務中心、購物商店、旅游廁所等旅游設施,為游客提供葡萄采摘、踩水車、推磨等參與性旅游項目。
  小崗村品牌響,對外知名度高。30年以來,先后接待了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來賓以及大批國內外旅游者,成為安徽省、滁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獲得了“中國十大名村”、“安徽省歷史文化名村”、“安徽省農家樂旅游示范點”等稱號。

  ◆韭山洞

  韭山洞,位于安徽省鳳陽城南30公里韭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因山暖多產野韭而得名,距今已有五億年的地質歷史,為喀斯特溶洞。此洞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水經注》中已有記載。唐時就有很多人入洞探奇,并留下多處唐人題刻。南宋時抗金英雄王惟忠率眾九萬據山抗金,在山上壘石為城,現存有石壘城、石雞亭、七里大寨等古戰場遺址,洞右側有石階可攀援而上。元末明太祖也曾據山屯兵,并收編了當年華云龍等農民起義軍力量南下滁陽統一中國。

  ◆明皇陵

  鳳陽明皇陵位于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中都城西南7公里處,陵墓中安葬著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兒的遺骨。是明清皇家陵寢的一部分,2014年成功申遺為世界文化遺產。
  明陵即明皇陵,朱元璋父母的墓地。初葬時,不過是幾座矮小的民家墳丘。朱元璋稱帝后,將其擴建成“宮闕殿宇,壯麗森嚴”的一代帝王陵寢。明末清初,歷經滄桑,到乾隆年間,“唯二碑及石人石馬僅存而已”。昔日“郁蔥王氣接邱壇,云繞乾坤得大觀”的皇陵,此時已是“荒碑欹蔓草,石馬臥幽宮”。但是,每當風雨之際,皇陵好象一幅生動的水墨畫卷:那一簇簇蒼松翠柏,野花蔓草,隨風雨搖曳,沙沙作響,如述說歷史的興衰;那一對對石人石馬、殘碑斷碣,任風雨侵蝕,潸然淚下,象泣訴悲慘的遭遇。因進景致奇異,人稱“明陵風雨”。

  ◆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

  安徽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滁州市南譙區境內,處在南京、蚌埠、合肥三市之間。地處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植被為原始次生林,森林覆蓋率96%,海拔399.2米,總面積為3551.53公頃。
  安徽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境內有植物149科820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銀杏、櫸樹、凹葉厚樸等,屬省級保護的有青檀。此外,還有千年古樹及七葉一枝花、靈芝等名貴藥材。
  安徽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境內有130多種野生動物,有河麂、小靈貓、豹貓、花面貍等國家級保護動物。另外,在此棲息繁衍的鳥類以鷺鳥數量最大,種類主要有白鷺、 池鷺、牛背鷺、中自鷺、大白鷺、夜鷺、蒼鷺等。
  1992年,原國家林業部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2023年,安徽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評定為4A級旅游景區。

文物古跡

  小崗村舊址
  小崗村“大包干”發源地舊址——當年農家是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的真實見證,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不斷艱辛探索,創造幸福的過程。當年農家是上世紀70年代典型的農家居所,由前后兩進房屋及后期復原的附屬建筑共同構成。前排為土坯茅草房,建于1973年,長13.7米,深6米,正面開有雙扇門,墻面開有幾十平方分米的小窗洞,草房背面為單扇門,屋頂用本地所產茅草覆蓋,墻為泥土拌和稻草砌壘而成。后排磚瓦房建于1985年,是“大包干”推廣后,富裕起來的農民蓋起來的新房。該磚瓦房長11.07米,深7.75米,為3間瓦房帶走廊建筑,是上世紀80年代典型的磚瓦民居建筑。

  滁州無梁殿
  滁州無梁殿,正名稱“玉皇殿”,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156平方米。該殿是供奉玉皇大帝的道教建筑遺存,始建于后周顯德年間,后屢有修葺,現存無梁殿建筑明代早期重建,廊面闊五間,殿內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是瑯琊山現存最古老的建筑。院內還保留大量石構件等附屬文物。該殿全用磚石砌成,殿內有磚柱14根,無一根木梁,門額有磚刻浮雕的龍、鳳、獅等圖案,殿式極古,建筑內部結構是類似西方教堂的拱券結構,堪稱一絕。

  半塔保衛戰舊址
  半塔保衛戰舊址位于來安縣半塔鎮西北塔山上。半塔鎮地處蘇皖兩省盱眙、嘉山、來安、六合、天長五縣交界處,東南是滁(縣)天(長)公路,于盱眙去六合、南京的道路交叉成十字路口,交通方便。
  1954年紀念塔落成,塔正面為陳毅手書“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題詞。塔頂屹立著身背斗笠、大刀、持搶遠眺的新四軍戰士雕像,塔前立著張云逸撰文的《半塔烈士紀念碑記》。位于紀念塔西側的半塔保衛戰舊址紀念館建于1982年,院內立有一組軍民并肩奪取“半塔保衛戰”勝利的雕像。紀念館建筑面積400平方米,分前廳和展廳兩部分。展廳分為三室,陳列著反映從日軍入侵、皖東淪陷,到新四軍東進皖東,建立津浦路東抗日政權,加強路東根據地建設,取得抗戰勝利的有關歷史資料、圖片、文物等200余件。

非物質文化遺產

  鳳陽花鼓
  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雙條鼓”等,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民間表演藝術,一般認為形成于明代。主要分布于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鄉鎮一帶。其曲藝形態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擊小鼓和小鑼伴奏,邊舞邊歌。早期演唱的曲目主要有《鳳陽歌》《鮮花調》《王三姐趕集》《秧歌調》等,隨著歷史的發展,鳳陽花鼓的鼓、鼓條乃至擊鼓方法都在不斷變革。2006年,被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譙民歌
  南譙民歌曲調歡快、抒情、風趣,歌唱勞動生產、愛情生活。民歌地域文化特色鮮明,體現民風民情,生活氣息濃厚,許多民歌的名稱來自小動物,如:《小貓調》《慢趕�!贰哆^山鳥》等。民歌也反映民風民俗,體現民眾善良、多情、淳樸的思想情感,如:《邀郎調》《姐在園里擠酸菜》《十把剪刀》等。民歌演唱有多種形式,如獨唱、對唱、合唱等。2022年,南譙民歌被確定為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

  鳳陽嗩吶
  鳳陽境內的嗩吶吹奏藝術歷史悠久,內容豐富。20世紀70年代開始,民間藝人安廣珍、禪修等老藝人紛紛帶徒授藝,培養了大批人才。1979年至1999年的二十年內,鳳陽縣文化部門舉辦十多次以嗩吶為主的民間吹打樂比賽。鳳陽嗩吶的傳承載體主要是吹打樂班子,傳承形式是老藝人帶徒授藝。老藝人所收的徒弟有的是自家子孫,也有些是喜歡民間器樂的青少年,沒有正規曲譜,全靠口授手教示范。徒弟藝技成熟后可自行組班收徒,代代傳承下去。2022年,南譙民歌被確定為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

習俗藝術

  五月五龍舟會
  全椒縣的滁河岸邊,自古就有舉辦龍舟會的傳統。每年五月初五,人們穿戴整齊,小孩胸前掛著各式各樣的香囊,大人帶著自家包的粽子,清早就來到滁河邊觀看龍舟會。

  二郎廟會
  南譙區腰鋪鎮二郎廟會,于每年的農歷二月初四舉辦。2008年,二郎廟會被確定為滁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二月二龍抬頭廟會
  二月二龍抬頭廟會,沿襲千余年歷史,規模大,影響范圍廣。其內容主要是追思古人,宣揚福澤大眾的功德,祈盼年年國泰民安、豐衣足食。人們傳承這一民俗,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鳳陽民歌
  鳳陽民歌,俗稱“鳳陽歌”,現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鳳陽民歌在鳳陽縣域內均有流傳,主要流行于風陽縣東部的燃燈小溪河、紅心一帶。

  流星趕月
  流星趕月是流行于明光市津里街的一種民間舞蹈。它最初名為打場燈或球子燈,曾易名流星燈,后定名為流星趕月。流星趕月是一種舞動“流星球”和不斷變化隊形相結合的群舞。

  鳳畫
  鳳畫屬于重彩工筆畫,主體是鳳凰,所繪鳳凰與我國其他地方畫中所繪的鳳凰有著很大的區別,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鳳凰造型必須是蛇頭、龜背、鷹嘴、鶴腿、如意冠、九尾十八翅,聚集了百鳥之長,獨特的造型使這一民間藝術更具有吉祥魅力。

地方特產

  明光梅魚
  明光梅魚產在梅雨季節,體型較大,側扁,體長且豐滿,頭背面平直,口上位,略上翹,體兩側腹部銀白色,背部淡黃色,鱗小,色澤光亮。梅魚色白如銀、營養豐富、味道鮮美。

  明光甜葉菊
  甜葉菊原產于南美洲,為亞熱帶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其葉甚甜。甜葉菊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在中國引種成功,明光市是最早試種地區之一。從甜葉菊提取的甜菊糖,其甜度為蔗糖的300倍,所含熱量卻只有蔗糖的三百分之一,屬于綠色健康食品。

  明光綠豆
  明光綠豆歷史悠久,自明朝末年便已開始對外出口。外觀粒大皮薄、碧綠晶亮,煮食味美爽口、易爛湯清。

  鳳陽花生
  莢果繭型,雙仁果,網紋清晰,色澤淺黃。籽粒大小中等、飽滿,種皮粉紅色。

  滁菊
  滁菊是滁州市特有的地方名特優農副產品之一,與黃山貢菊、杭白菊、亳菊并稱為中國“四大名菊”。

  西澗春雪
  西澗春雪,起根發脈于皖東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南北二將軍峰之間的彌陀古寺,特點是:香高,綿甜,耐泡。

  鳳陽貢米
  鳳陽貢米具有“粒長、色亮、油潤、味香”四大特點;米粒細長,色澤光亮、晶瑩剔透,堊白度低;米飯潔白如脂,粒粒晶瑩,黏彈性好,軟硬適中,黏而不膩,清香油潤;煮粥漿汁似乳。

  定遠豬
  定遠豬又叫定遠黑豬,是中國首批重點保護的31個地方優良品種之一,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

特色美食

  醉翁亭酥糖
  原名“董糖”,相傳明末清初滁州有一董姓孝子,因其母久病無食欲而日漸消瘦,為此每日百般用心于母親口味的揣摩,于諸多嘗試中用面粉,芝麻饸糖為主料做出了一種面糖給母親食用。數百年間,糕點師傅不斷創新、改良延續傳承,成為滁人歷史的記憶。

  秦欄鹵鵝
  鹵鵝表面光潔發亮,香氣清新醇厚,油而不膩,爛而不散,美味可口。其鹵鵝的秘制工藝流傳鄉里被為"壽昌孝母鵝”,現名秦欄鹵鵝,已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仙女湖大閘蟹
  滁州市十大名菜,該菜品采用“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青殼、白肚、金爪、黃毛”的女山湖大閘蟹。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脂肪、無機鹽、糖類、維生素等多種人體需要的營養成份。

  雷官板鴨
  雷官板鴨起源于1862年的謝氏板鴨,距今已有150多年歷史。雷官板鴨的創始人謝復興后代第六代傳承人謝康成,1979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興辦了雷官板鴨廠,將雷官板鴨從民間的小型手工作坊發展到規模生產,創造了雷官板鴨這一省內知名農特產品牌,并多次獲得省市嘉獎,被省餐飲行業評為“安徽名菜”。

榮譽稱號

  2017年12月,滁州市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2017年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同年12月24日,滁州入選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20年6月,滁州市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城市”稱號。
  2020年8月,滁州市入選“2019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名單。
  2020年9月,滁州市入選“2020年度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
  2020年10月,滁州市被評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
  2020年11月,滁州市入選中央文明辦公布的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2020年12月,滁州市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先進�。ㄊ校┆劇薄�
  2021年1月,滁州市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命名為第十批(2020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
  2021年2月,滁州市被表彰為“創建全國無障礙環境示范市縣村鎮”。
  2021年11月,滁州市入選“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名單。
  2021年11月,滁州市入選“2021數字化轉型百強城市名單”,位居65名。
  2021年12月,滁州市入選2017—2020年度擬授牌命名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名單。
  2021年12月,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了《2021城市綜合競爭力百強研究》滁州市位列第86位。
  2022年1月,滁州市入選新一批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城市名單。
  2022年2月,滁州市入選安徽省第一批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名單。
  2022年3月,滁州市入選“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排名第75名。
  2022年8月,滁州市入選氣候投融資試點名單。
  2022年11月,滁州市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023年7月,滁州市入選“2023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名第79位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