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網站首頁
Home
新聞動態
Nav
展會介紹
Nav
展商服務
Nav
酒店住宿
Nav
媒體宣傳
Nav
下載中心
Nav
交通路線
Nav
展會標準
Nav
展會回顧
Nav
聯系我們
Nav
參展范圍
參展價格
會議論壇
住建部發文
商務部批文
展商登記
參展程序
在線留言
聯系方式
大力推行綠色建造、超低能耗、裝配式建筑
二維碼
81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全市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工作要落實新發展理念,切實貫徹“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城市建設要求,充分發揮推進住房城鄉建設領域高質量綠色發展的牽頭引領作用,以“質量提升、綠色轉型、機制創新”為重點,做好綠色節能建筑領域的“十三五”收官工作和“十四五”謀劃工作,確保綠色建筑與節能工作保持全國領先。
一、大力推行綠色建造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質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19〕92號)的要求,以綠色建筑為終端產品,大力推行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的新型綠色建造方式,推動建筑工業化與綠色建筑融合發展。
一是推行建造活動綠色化,加強綠色策劃和設計統籌,明確綠色建造的實施路徑,推進綠色施工,通過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加強施工現場噪聲、水污染和建筑垃圾控制,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二是推行建造方式工業化,整合綠色建筑激勵政策,引導實行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式施工、一體化裝修和信息化管理,組織試點實施一批裝配式與綠色建筑融合發展項目,以工業化方式改造建筑業。
三是推行建造手段信息化,進一步完善我市建筑工程BIM技術應用政策和技術體系,加大強制應用BIM技術的力度,著力解決“協同難、共享難、落地難、正向難”等BIM技術應用中存在的痛點、難點,加快推動BIM技術在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集成應用。
四是推行組織方式集約化,大力推進以設計為龍頭的工程總承包發展,加大工程總承包實施力度,積極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發展,支持全市勘察設計企業開拓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
五是推行建造過程產業化,嚴格貫徹落實國家推動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與應用的有關政策要求,構建我市綠色建材采集應用數據庫與智慧管理平臺,制定綠色建材推廣應用專項方案,建立綠色建材應用比例核算與應用情況評估制度,督促指導區縣落實推廣應用管理措施,確保實現全市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60%以上的目標,引導綠色建材產業向規模化、現代化、智能化和標準化轉型升級。
二、著力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
落實《綠色生活創建行動總體方案》,以城鎮建筑作為創建對象,著力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
一是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在保持全市城鎮新建民用建筑100%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基礎上,推動全市范圍內城鎮新建居住建筑執行65%節能標準,鼓勵主城區范圍內新建民用建筑執行更高節能標準,積極培育條件適宜的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示范項目。
二是擴大綠色建筑標準執行范圍,強化新建綠色建筑閉合監管,實現主城區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和遠郊區縣城市規劃區范圍內新建民用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全覆蓋,確保2020年底竣工階段城鎮新建建筑占綠色建筑比重不低于50%。
三是提高綠色建筑星級水平,推動星級綠色建筑項目、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全面執行新版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修訂《重慶市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管理辦法》、《重慶市綠色生態住宅小區評價管理辦法》,改進評價標識管理,完善綠色建筑網上評價系統,加強對評價質量和標識項目實施情況的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對綠色建筑評價機構工作質量的定期抽查評估制度,推動全市政府投資的新建公共建筑、社會投資建筑面積2萬㎡及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執行二星級及以上的綠色建筑標準,建設一批引領性、標志性綠色建筑。
四是構建綠色能源體系,以區域集中供冷供熱為重點,探索在具備資源利用條件的區域強制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技術的措施,推進320萬㎡的悅來生態城、120萬㎡的仙桃數據谷區域集中供能項目加快建設,強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實施質量,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100萬㎡。
五是創新用能管理機制,按照大數據、智能化發展要求,升級改造我市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平臺服務功能,完善重點公共建筑用能數據庫,制定發布醫療、賓館、商業建筑能耗限額標準,并指導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建立超限額通報機制,倒逼公共建筑業主單位或使用單位實施綠色化運行管理。
六是引導既有公共建筑由節能改造向綠色化改造轉變,試點利用綠色金融政策推動公共建筑綠色化改造,實現全年新增既有公共建筑改造面積120萬㎡,并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同步推動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
三、優化完善綠色建筑技術路線
以提高民用建筑隔熱、隔聲、通風、除濕、采光性能為目標,按照經濟、適用、安全、可靠、穩定的原則,著力優化完善綠色建筑的技術路線。
一是全面梳理并修訂有關建筑保溫隔熱材料和建筑節能門窗標準設計,加大有機類建筑保溫隔熱材料及裝飾構件限制使用力度,加強無機類建筑保溫隔熱材料及裝飾構件產業培育和推廣應用,提高建筑保溫隔熱材料防火性能要求,進一步完善耐火窗應用技術體系,保障民用建筑節能工程質量安全。
二是修訂發布填充墻砌體自保溫系統應用技術要點,改進墻體自保溫系統熱橋處理方式,豐富墻體自保溫系統及配套保溫材料種類,研發完善免拆內模板保溫結構一體化施工應用技術體系和全現澆夾芯保溫施工應用技術體系,提高墻體自保溫系統安全耐久性,進一步推動墻體自保溫系統工程規模化應用。
三是組織行業協會開展樓地面隔聲保溫工程應用質量問題調研,完善樓地面隔聲保溫系統防裂構造措施,加強樓地面隔聲保溫工程質量通病防治,規范樓地面隔聲保溫系統推廣應用。
四是以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和星級綠色建筑為載體,推動裝配式輕質隔墻條板、噴涂式石膏抹灰砂漿、無機類輕質裝飾構件、智能可調節遮陽節能玻璃、空氣質量監測與高效通風除濕系統等先進適宜綠色建筑技術應用示范,強化建筑功能品質和室內空氣品質的保障與提升。
五是按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求,在調整建筑節能技術備案與性能認定管理方式的基礎上,嚴格落實綠色節能建材進場驗收制度和“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制度,加強綠色節能建材使用事中事后監管,保障工程應用質量。
四、不斷強化保障支撐體系建設
以“創新機制、完善標準、強化能力”為重點,不斷強化保障支撐體系建設,推動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
一是組織編制全市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十四五”建筑領域綠色發展的目標和任務,落實綠色節能建筑的區域發展目標責任考核評價機制。
二是加快修訂提升地方綠色建筑標準體系,完善配套實施細則、編制技術規定、審查要點及設計軟件,推動綠色建筑技術體系從“四節一環保”向“五大性能”轉變,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對綠色建筑體驗感和獲得感。
三是組織實施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領域的能力建設項目,提升行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技術支撐能力。
四是完善綠色建筑政策激勵機制,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加大對三星級綠色建筑和綠色示范工程的支持力度,改進綠色生態住宅小區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方式。
五是探索建立綠色金融支持建筑領域綠色發展的市場機制,充分調動金融機構積極性,結合金融機構需求、建筑領域綠色項目融資特點,推動綠色金融政策落地。
六是公布全市檢測機構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檢測能力,探索建立關鍵綠色節能技術性能指標公開檢測制度,規范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檢測行為。
七是以修訂發布的系列地方綠色建筑標準為重點,分層次組織綠色建筑管理、技術培訓,著力提升從業人員實施能力。
八是強化社會輿論支持,結合節能宣傳周暨低碳日活動,組織區縣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相關行業協會開展綠色建筑進社區、進家庭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切實提高全民綠色生活意識。
九是加強對各區縣做好建筑領域綠色發展工作的政策支持、統籌指導和技術幫扶,督促各區縣不折不扣的落實好建筑領域綠色發展的監管責任。
昵稱:
驗證碼:
展會新聞
浪潮智慧城市精彩亮相2025吉隆坡智慧城市博覽會
2025-09-19
倪虹會見出席2025中國—東盟市長論壇的外方市長代表
2025-09-19
2025國際零碳城市鄉村與零碳建筑大會暨技術設備博覽會”總結會在京召開
2025-09-19
產業煥新,‘建證’未來”中國建筑“建證”大模型發布活動在京舉辦
2025-09-18
2025中國—東盟建筑業合作與發展論壇在廣西桂林舉辦
2025-09-18
中建海龍綠色智能住宅好房子樣板亮相中國—東盟建筑科技展
2025-09-18
服貿會搭擂臺,“好房子”唱主角
2025-09-16
2025中國—東盟建設部長圓桌會議在廣西桂林舉行
2025-09-16
慧筑云服貿會精彩亮相:數字住建點亮建筑行業智慧新圖景——2025年服貿會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展圓滿收官
2025-09-16
中建海龍參編首批模塊化建筑圖集,行業專家齊聚深圳共鑒全國首個好房子4S概念店
2025-09-16
中國—東盟建筑科技展亮點搶先看!7大展區帶你解鎖未來城市密碼
2025-09-15
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智能建造全過程應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二期項目應用案例
2025-09-15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紹興:數字賦能古城保護活化利用的實踐
2025-09-15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55) 多地發展完善慢行系統,著力建設宜居城市——美好生活,慢慢享受
2025-09-12
充分發揮城市更新的帶動作用
2025-09-12
拒絕踩坑!告別石膏板,中晶板才是最佳選擇!
2025-09-10
相約山城 | 浪潮智慧城市攜多項AI創新成果亮相2025智博會
2025-09-10
尋找未來城市的科技坐標
2025-09-09
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實踐 | 安偉:勇擔國家中心城市使命 譜寫人民城市鄭州新篇
2025-09-09
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實踐 | 王早生:發揮工程監理作用 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2025-09-08
手機版
|
管理登錄
|
本站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