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新城市主義——沈陽萬科紫臺花園 裝配式建筑項目分享 二維碼
55
由原構參與編制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已于日前出版。多年的實踐,原構經歷并見證了裝配式建筑從萌芽到逐漸起步,再到日趨成熟的整個階段。 沈陽萬科紫臺花園,是沈陽萬科進駐皇姑腹地的開篇之作,也是原構第一次接觸此種類型的裝配式建筑。歷經一年多時間打磨,從園區規劃到單體方案、施工圖設計,包括裝配式拆分及深化設計、BIM檢驗、綠色建筑設計。 背后的設計故事,有太多高光時刻。今天,我們就對項目的設計過程進行一個復盤,溫故知新。 01#前期規劃 / 改善舊城區面貌的愿景 / 皇姑區政府希望通過引進萬科改善整個區域的居住環境和城市形象,帶動片區的發展。萬科也希望結合地塊與城市的條件,將其打造為北金廊皇姑地標項目。 萬科·紫臺項目位于三臺子地區,屬皇姑區北部。宗地共兩個地塊,地形方正,場地平坦,其中04#地塊用地面積12891.89㎡,05#地塊用地面積54829.18㎡ 。 ▲項目區位 皇姑區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現代文化資源,但是項目所在的北部地區城市面貌發展相對滯后。基地原址及周邊部分地塊(黃河大街以東)為沈陽飛機制造集團的宿舍區,多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造的三層蘇式磚混樓,房屋年久失修,環境破敗。 ▲基地周邊 項目規劃要求容積率≤3.0,地塊東側臨近沈陽飛機制造集團,有67~70米的航空限高。如何在滿足嚴格的限高要求的前提下,實現較高容積率,又要保證一定的居住品質,是這個項目的一個難點。 全部住宅均為高層。由于地塊形狀方正,朝向也接近正南北向,故總平面大體上采用了中軸對稱的格局,宛如一座方城。因為建筑密度較大,為減少對日照的影響,增加建筑群的體量變化,高層住宅采用了梅花形的錯位布置。 考慮到5#地南側沿街面的整體均衡,將西南角部的商業向園區內退讓,在路口形成了一個小型的廣場。事實證明,這個廣場擴大了轉角商業的有效展示面,提升了商業價值,也豐富了城市空間,還成為了深受周邊居民喜愛的一塊室外休閑活動場地。 02#立面設計 / 建筑形象— 尊重新城市主義 / 項目緊鄰的黃河北大街是沈陽“北金廊”主要軸線,對項目的沿街形象有較高要求。我們對建筑的形象進行了反復探討和推敲。 項目的初期,我們曾一度考慮過將基地原有建筑的部分元素移植到新建筑中,作為對該地塊所承載歷史的一種積淀和延續。但是規劃部門出于對全局的統籌考慮,希望本項目能夠以新穎現代一些的形象給城市注入活力。而在設計過程中,我們又希望在風格現代的前提下,不要以過于冰冷的形象示人,而能夠有更加溫馨一些的表情。經過多輪不斷的比選,我們最終選擇了新亞洲主義的設計手法。
由于高層住宅的體量受到了航空限高的制約,所以在立面設計時結合平面的凸凹變化,形成不同顏色的豎向體塊的穿插組合,加上玻璃、陶板、質感涂料等不同材料的合理比例搭配及細節裝飾,使整個建筑產生特有的挺拔感與標識性。 材料以灰、白和紅、黃、橘黃、駝色等暖色調為主,豐富而又統一,鮮明而又不失穩重。帶有分格線的質感涂料層次豐富,柔和細膩。斑駁的光影落在建筑底部的陶土掛板上,令人回想起紅磚老建筑溫暖的感覺。色彩明快的建筑群在綠樹藍天的掩映下別具韻味,共同營造出愉悅祥和的居住環境,為居民提供了一個具有溫度的現代生活社區。 商業部分采用深灰色鋁板、紅、黃色陶板、深灰色涂料及玻璃材質,豎向線條元素重復疊加,三層與兩層底商交錯起伏,富有韻律,與主樓設計手法和材質相統一,形成完整的感覺與一體的造型。 03#技術特色 / 裝配式與BIM技術的運用 / 在項目設計期間,國家開始推廣裝配式建筑,沈陽市建委發布了《關于加強預制裝配式樓板、預制樓梯在建筑工程建設中應用的通知》。萬科地產作為裝配式建筑的積極參與者,希望打造一個兼具現代生活和技術含量的精品社區。 項目除部分住宅采用了預制疊合樓板、預制陽臺、預制空調板,全部住宅均采用了預制樓梯外,還在15號樓住宅的3層以上外墻采用了夾心保溫預制裝配式外墻。 在當時,實際采用夾心保溫外墻板這種構件的項目還很少,原構設計團隊也是第一次接觸此種類型的裝配式建筑。為此我們的設計團隊在項目前期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到安裝施工現場和構件廠進行了深入考察和學習,廣泛收集專業前沿資料,并結合我司原有技術標準制定了原構PC設計制圖標準。 根據建筑體型特點及建設單位要求,對15號樓進行了多種拆分方案比較并與建設單位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密切配合與溝通。 為方便施工及提高我司PC設計標準,在滿足設計深度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安裝節點內容,并進行拆分詳圖及加工詳圖繪制。后期我們對構件的生產、安裝環節都進行了跟蹤,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地與建設單位、廠家和施工單位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原構的BIM團隊在本項目中還對地下車庫、典型商業與典型住宅進行了檢查與優化。 當時這個項目也是沈陽萬科第一次在設計階段應用BIM技術,萬科希望在本項目中不僅僅應用BIM進行地下車庫的管線優化,要充分挖掘BIM應用的價值,對地上建筑也進行檢驗。 但是由于住宅和底部的小型商業的設備管線比較簡單,僅僅進行設備管線的碰撞檢查顯然是沒有太大的價值的。經過與萬科的反復研究,我們的BIM團隊對商業的建筑與結構部件、住宅戶內精裝修的的水電管線、點位與家具的擺放也都進行了檢驗。 經過BIM團隊的優化,地下車庫在滿足萬科集團對標的層高的前提下,室內管線下凈高普遍提高了5~10公分。地上商業,尤其是較為復雜的售樓處通過BIM檢驗有效規避了建筑與結構構件的碰撞問題,做到了施工過程中的零變更,充分實現了BIM設計的價值。 沈陽萬科紫臺花園最終銷售情況火爆,成為了該區域的明星樓盤。對于該區域的城市面貌和居住環境,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改善和帶動作用,后續又陸續有其他地產公司進入該區域進行開發,進一步提升了該區域的熱度,可以說完成了當初政府和萬科的美好愿景。 而對于對此項目進行了全過程設計服務的原構,這個項目無疑也是頗具意義。或許從現在來看,當時的PC和BIM技術水平還不甚成熟,但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為我們后續通過更多的項目不斷提高設計水平打下了基礎。 來源:原構國際設計顧問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