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山西首座裝配式剪力墻結構建筑封頂 減少70%建筑垃圾

 二維碼 32

什么是裝配式的剪力墻結構




  1. "裝配剪力墻結構”是“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一種類型,其定義是主要受力構件剪力墻、梁、板部分或全部由預制混凝土構件預制墻板、疊合梁、疊合板)組成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

  2. 預制裝配式剪力墻結構可以分為部分預制剪力墻結構和全預制剪力墻結構。部分預制剪力墻結構主要指內墻現澆、外墻預制的結構,該結構目前在北京萬科的工程中已經示范應用。全預制剪力墻結構是指全部剪力墻采用預制構件拼裝裝配。該結構體系的預制化率高,但拼縫的連接構造比較復雜、施工難度較大,難以保證完全等同于現澆剪力墻結構。

    6月6日,山西省太原市上蘭村棚戶區綜合改造項目,隨著12號樓的最后一塊裝配式構件安裝到位,山西首座裝配式剪力墻結構建筑順利封頂。


    “裝配式建筑是用預制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就是在工廠里生產出來房子的柱、梁、板、墻等部件,再運輸到施工現場,像搭積木一樣搭建成房子。”承建這一項目的中鐵十二局集團裝配式項目負責人楊部廷介紹,與傳統建筑相比,裝配式建筑在綠色環保方面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其節能、節水、節地幅度可分別達到70%、80%、20%,還可減少70%建筑垃圾。



    楊部廷介紹,該項目于2017年7月開工建設,單體建筑面積8412.53平方米,裝配式建筑裝配率達到67%,是山西省到目前為止裝配率最高的建筑,被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認定為“山西省第一批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


    “因為是裝配式建筑,水泥、沙土等粉塵類建筑材料不用進入工地,所以在工地幾乎看不到粉塵,施工中對周邊的城市環境影響很小。”楊部廷說,裝配式建筑構件實現工廠化生產,施工噪聲、粉塵等污染大幅降低,建筑垃圾也大量減少。


    楊部廷告訴記者,傳統建筑的建造過程中,必須用水進行養護作業,否則容易開裂,“傳統建筑每平方米大約耗水50千克,裝配式建筑不需要用水養護,可節水80%,按這個項目單體建筑面積8000多平方米計算,每棟建筑就能節水336噸”。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中指出,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進建筑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推動化解過剩產能。


    “裝配式建筑對人員、技術、材料、機械等都有著更高的要求。建筑裝配化取代現場手工作坊式的建筑裝修方式,是建筑工業化的方向。”楊部廷說,目前裝配式建筑比傳統建筑的建造成本稍高,但綜合節能、節水、節地等因素,社會效益很大。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