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借助BIM技術,加快機電管線綜合出圖的速度

 二維碼 3



借助BIM技術,加快機電管線綜合出圖的速度(BIM應用)

BIM的機電管線綜合,是所有BIM的基礎應用。效果最明顯,也是最廣泛的應用。管線綜合,是對各專業知識都要了解的。包括設計、施工的知識。特別是施工的實際情況,一定要了解。至少應該見過各種管件是什么樣子的。目前大多數軟件,自動生成的連接方式,基本上和實際都不一樣。如果僅僅靠軟件自動生成的,調整成了所謂的零碰撞,其實和管線綜合完全是兩回事。

借助BIM技術,加快機電管線綜合出圖的速度(BIM應用)

借助BIM技術,加快機電管線綜合出圖的速度(BIM應用)


線綜合至少要考慮的要素:

現在更多的BIM管綜,其實很大部分還是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沒有下到實際的現場中去。甚至很多人根本沒在工地呆過。做出的方案如何來判定就是可行的。

借助BIM技術,加快機電管線綜合出圖的速度(BIM應用)


借助BIM技術,加快機電管線綜合出圖的速度(BIM應用)


對于管線,本身的工藝設計流程中就有不少的要求。
1、給排水:重力管道的坡度,循環管路的排空,預作用滅火系統中的快速排氣;
2、暖通:非常溫液體的汽水混合流向、坡向,冬季防凍循環或排空的要求,不同防火分區間防火措施、設備安裝要求,氣流組織與溫度影響要求;

3、電氣:電纜敷設時轉彎半徑的要求,弱電線纜減少信號串擾影響的要求,安裝時的接地、絕緣安全要求,與配套控制箱柜間距的安裝要求(部分分支線纜不得超過一定長度);
4、檢修:“玩兒零碰撞”的朋友有多少知道自己項目中,每個設備的大修、日常維護需要拆卸的檢修口在哪兒?

借助BIM技術,加快機電管線綜合出圖的速度(BIM應用)

BIM僅僅在工程的小圈子成為一個噱頭?為何現在出來的一些相當經典的BIM案例一直都不被施工企業認可?深入去現場施工了解一下,熟悉工人師傅是怎么來做的,也許將來對我們推廣BIM的落地有力而無害的。

BIM做管線綜合到底有哪些總的原則呢?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零碰撞”;那么優化出來的管線出圖能否滿足班組施工也是一個大大的疑問?

借助BIM技術,加快機電管線綜合出圖的速度(BIM應用)


借助BIM技術,加快機電管線綜合出圖的速度(BIM應用)


管線綜合調整總原則

1、大管優先,小管讓大管

2、有壓管讓無壓管

3、低壓管避讓高壓管

4、常溫管讓高溫、低溫管

5、可彎管線讓不可彎管線、分支管線讓主干管線

6、附件少的管線避讓附件多的管線

7、電氣管線避熱避水,在熱水管線、蒸氣管線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電氣線路

8、安裝、維修空間≥500mm

9、預留管廊內柜機、風機盤管等設備的拆裝距離

10、管廊內吊頂標高以上預留250mm的裝修空間

11、租賃線以外400mm距離內盡可能不要布置管線,用作檢修空間

12、管廊內靠近中庭一側預留卷簾門位置

13、各防火分區處,卷簾門上方預留管線通過的空間,如空間不足,選擇繞行

14、調圖初期由業主結合裝修確認綜合支架使用范圍(應明確綜合支架商務成本

15、調圖初期明確穿梁范圍

16、為節約成本排煙等壓力有富余且不常使用的系統與三條以上的水管排煙上翻讓風管

17、為保證鋪內無吊頂區域的美觀性,消防、噴淋、空調水系統、常規給排水、等管線在鋪內走一起。(是否做綜合支架根據前期商務的情況

18、為保證美觀以及減少系統水損,管道有翻彎時應整跨翻彎。連續翻彎時可協調業主考慮穿梁。充分利用梁窩解決管線碰撞問題。

19、BIM單位應結合設計圖考慮閥門,支架,保溫等安裝空間

20、原則上管線不超過兩層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