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述梁柱式木結構體系和輕型木結構體系 二維碼
250
木結構建筑是用木材構成承重構件的建筑物。 中國早在 5 千多年前的石器時代就已出現木構架支承屋頂的半穴居式建筑,以后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發展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穿斗式和梁架式建筑。西方也從古希臘、羅馬原始木支承結構發展到后來的桁架式木屋架建筑和具有西方特色的木框架填充墻建筑。至今這兩種木結構體系仍在東西方的民居中被廣泛采用著。 另外,尚有以原木疊置作墻的井干式結構房屋被產術地區所采用。木材的主要特性是體積密度小、導熱系數小、加工方便,有一定的強度和韌性,并對人類有親切感。缺點是易燃、易腐、易蛀和材質不勻等。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木材的防火、防腐、防蛀等藥物處理技術日臻完善,木材的改性、膠合和結合技術等均有較大改進,木結構已可用于大跨度結構建筑。因此,木結構在建筑中仍占有一定的比重。 木結構即建筑結構以木結構體系為主。 木結構體系的優點很多:如維護結構與支撐結構相分離,抗震性能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 木結構也有很多缺點:易遭受火災,白蟻侵蝕,雨水腐蝕,相比磚石建筑維持時間不長;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緊缺;梁架體系較難實現復雜的建筑空間等。 梁柱式木結構體系和輕型木結構體系是兩個目前主流的木結構建筑。在北美輕型木結構是主流的,而在日本梁柱式木結構更受到市場的歡迎。盡管它們存在相似的地方,但還是存在著細微差別。兩者最主要的區別在于材料的選用和連接方式的差異。 圖:輕型木結構住宅 圖:梁柱式木結構住宅 輕型木結構采用規格材(dimensional lumber)建造,連接方式通常采用金屬齒板和釘子。而現代梁柱式木結構的連接方式更加多樣,有傳統榫卯系統以及現在更常用的隱藏式金屬緊固件。因為梁柱式體系的木結構通常會要求木材和節點外露,所以采用榫卯或隱藏式金屬件可以更好的營造室內視覺效果。 圖:輕型木結構住宅 兩者另一個區別在于使用的木材類型。梁柱系統使用工程木或者較大斷面的規格材,而輕型木框架系統僅使用小斷面的。 圖:梁柱式木結構住宅 梁柱系統由于結構構造的特點,通常不需要內部承重墻,所以可以允許更大的內部空間和較高。而且通常梁柱會采用暴露的設計,為室內增添自然美感。而輕型木結構因為其結構構造的特點,所有的木龍骨會隱藏在耐火石膏板內,因此在室內裝修的靈活性上會更勝一籌,并且耐火性能也相較于梁柱體系更加優越。 圖:梁柱式木結構住宅 輕型木結構在成本上較梁柱式更具有優勢。由于采用小規格斷面的規格材,且其基本構造是板式體系,所有的墻板屋面板可以更加方便的在工廠預制,安裝速度要比梁柱式木結構更加快捷。 目前市面上還有一種被稱為SIP(結構保溫板)的構造系統,一般是指由兩層(或膠合板、或纖維水泥板)中間夾一層硬質泡沫(聚苯乙烯或聚氨酯)所組成的復合板材。SIP的設計理念簡樸優美,為建造墻體和屋頂提供了多種優點。夾芯硬質泡沫與面板粘結在一起,這樣的板可以抗壓、抗彎以及抗剪,如果設計和組裝得當就可以抵擋強風和地震破壞。在浙江莫干山裸心谷的酒店項目中,便是采用這種體系。 圖:莫干山裸心谷項目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