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鋼滑雪大跳臺及配套設施 二維碼
88
01首鋼滑雪大跳臺Shougang Big Air項目地點丨北京市石景山區 建筑類型丨公共建筑 用地面積丨19,895.7 m2 建筑面積丨/ m2 設計時間丨2017-2018
大跳臺夜景 Big Air是大跳臺的英文,這個運動起源于1995年,發展至今也就20多年的歷史,是一個非常新興、年輕又極限的運動,在2018年的平昌奧運會中首次被納入奧運會比賽。首鋼滑雪大跳臺是世界首例永久保留的大跳臺,以該運動都是通過租賃場地,搭建腳手架、臨時跳臺至賽后再拆除的方式運行。 沸雪世界杯 大跳臺旁邊的冷卻塔約70米高,整個跳臺的高度約60米,運動員在起點乘坐75度的斜行電梯,到達48米高左右的起跳區,從這里開始起跳、助滑,在起跳點騰空、在空中做動作,最后落地達到結束區。裁判在裁判塔里通過觀看運動員騰空和落地的動作來打分。2019年12月份,首鋼舉行的沸雪世界杯比賽是大跳臺的賽事首秀,從大跳臺可以看到冷卻塔和遠處的西山。 沸雪世界杯 2019年沸雪世界杯比賽時,運動員騰空在起跳區相對平緩的位置,有很多記者拍攝,裁判塔的小平臺上也站立了國際雪聯的官員。觀賽運動員使用的是雙板,也叫自由式滑雪,是2019年沸雪世界杯首次引入的比賽項目,在2020的冬奧會上也會成為首次亮相的運動項目。這就是本項目建設永久大跳臺對這個運動產生的推動性作用。
項目區位 從項目區位看,白色虛線框是首鋼園區北區的范圍,藍色框內是大跳臺項目用地,北側是阜石路,東側是西五環、晉元橋,南側是長安街的西延長線以及新首鋼大橋,西側是永定河。在項目用地的西北角是石景山區著名的石景山。從奧體公園、奧運村到達項目有兩條線路:從四環到達和從五環到達,分別都是30多公里。按照北京現在的交通情況,大約是40至50分鐘的車程。 項目用地 從用地范圍看,跳臺的北側有4座70米高的冷卻塔,首鋼的群明湖以前是工業的晾水池,也作為工業的遺存來改造,通過景觀的改造改善整個區域的小環境。制氧廠改造也是項目團隊的設計任務之一,在賽事時會提供配套服務。 跳臺和上述工業遺存的圖底關系 跳臺位置示意圖 跳臺的位置距離冷卻塔大約25米,具有充足的保護范圍。考慮到上午比賽的日照和冬季的風向,要使其對運動員比賽的影響都降到最低,因此跳臺目前的布局方式是東偏南10度。
飛天 首鋼滑雪大跳臺設計概念的原型取自我國敦煌壁畫中傳統的飛天形象。飛天的特點是憑借她的衣裙和飄帶可以在空中自由地飛翔,飄帶的靈動的造型和大跳臺運動的剖面曲線有異曲同工之妙。飛天這個名字也和Big Air的英文,都有向空中飛翔、騰空、翱翔的釋意。本項目把飛天的造型和跳臺結合,使中國傳統元素和當代的冰雪運動完美結合在一起。 大跳臺日景 總平面圖 三條彩色的飄帶,映襯在群明湖當中的景色非常優美。總圖紅色虛線框的位置為賽時安保線的區域,約34公頃。 大跳臺配套設施 北側冷卻塔旁是賽后的香格里拉酒店,賽時會為賽會提供中央廚房、安保以及賽事運行工作等使用功能。全部的注冊人員、運動員、媒體、轉播,包括大家庭,會從北側安檢進入園區。全部的觀眾會從南側的安檢樓進入。 集散廣場 本區域是觀眾的集散廣場,經過這里最終到達坐席區域。整個首鋼的場館容量大約是7000自然坐席,主廠房賽時會為觀眾提供綜合的服務,空分塔在賽時會為OBS提供在制高點的轉播機位空間。在賽時,觀眾會從安檢樓首層架空空間進入場地,旁邊是觀眾服務綜合樓。觀眾集散廣場旁邊的綜合樓,會給觀眾提供餐飲的零售,紀念品銷售、郵政、醫療等一些暫時的服務。這棟階梯狀建筑賽時會為注冊人群提供服務。大跳臺彩色的飄帶完全融入暖灰色的整個工業背景下,和自然的景觀也完美結合在一起。
立面顏色研究 大跳臺的顏色提煉自冬奧會徽,并做了漸變處理,從頂部的藍紫色過渡到藍色、藍綠色、黃綠色,最后變成黃色、桔色到紅色,最終采用了24種顏色。因為都沒有用到國家的標準色卡,團隊給廠家提供色號,一遍一遍地去做色卡的打樣,再從廠家提供色卡的打樣中篩選,最終確定顏色和漸變的節奏。 立面穿孔板選型 本項目雖然不是一棟建筑,只是一個構筑物,但它承載著運動功能,是一個體育設施。彩色表皮的材料,采用雙面穿孔板,穿孔率在34到43。這個穿孔率團隊經過風洞實驗最終確定,因為在賽時需要提供防風的作用。 現場模型 團隊在現場制作1:1的大樣模型來考慮材料的顏色、內部龍骨的顏色、搭建方式等等。 內側工作樓梯 現場的模型把飄帶的主體結構——防風柱包裹在中間。飄帶的內側有工作樓梯,樓梯下面預留了孔洞,將來會做上下水管、電纜等管線。穿孔的變化會產生光暈,在不同角度來看會有不同的變化,這也使飄帶顯得更加靈動。 防風柱 從賽道上俯瞰,彩色飄帶中間的防風柱還有其他作用,競賽照明所用的燈桿安裝在防風柱的結構之上。藍色的透明網在賽事中叫做A網,防止運動員起跳之后飛偏,能對運動員起到保護作用,它的結構也安裝在防風柱之上。
賽道剖面運動曲線圖 項目還考慮到賽道將來適用于其他的比賽項目,比如空中自由技巧比賽,讓賽道實現剖面的轉化。目前已經在大跳臺的主體結構上預埋、預留了一些構件,方便將來安裝來實現賽道剖面的轉換。在技術成熟的情況下,預計24小時之內就能完成這兩種運動的轉換。 賽后利用范例 賽后功能衍伸 項目也考慮到可持續性以及賽后利用的情況。比如芬蘭的拉赫提跳臺可以在賽后舉辦其他體育比賽,比較有趣的是設計了從跳臺底部向上進行攀登的比賽。首鋼大跳臺跟它的坡度比較相似,也可以在賽后舉辦類似的比賽,還可在賽后舉辦包括演唱會在內等等各種娛樂活動。夏季跳臺可改造成水上樂園,以及開展一些城市體育運動。 黃昏下的大跳臺 大跳臺項目對整個冰雪運動的推動,作為將來的國際比賽、洲際比賽、國家隊的青少年培養基地,以及運動本身的研究和發展都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02 首鋼滑雪大跳臺配套設施Shougang Big Air Supporting Facility項目地點丨北京市石景山區 建筑類型丨公共建筑 用地面積丨38,460.664 m2 建筑面積丨39,447 m2 設計時間丨2017-2018
首鋼滑雪大跳臺以及制氧廠項目坐落在西長安街延長線上,四周公共交通設施非常便利,北邊是北五環、阜石高架路,西邊鄰近永定河和六環,一共有4條地鐵在這里交匯,包括地鐵1號線、輕軌S1、地鐵6號線和11號線直通大興新機場。 項目用地 項目選址在首鋼群明湖的西岸,冷卻塔的東南側,制氧廠北為首鋼滑雪大跳賽時和賽后提供配套設施,總建筑面積約在38000平米。 首鋼南園區局部鳥瞰圖 從首鋼南園區的局部鳥瞰圖,清晰可見制氧廠北和首鋼滑雪大跳臺之間的關系。項目定位在群明湖畔和永定河之間,視野相對較好,北望石景山,南望首鋼新大橋,南側是群明湖南路,北側是群明湖北路。制氧廠北除了環繞一周的消防道路外,規劃結合整個首鋼園區的慢行體系設計,優先人性化、小尺度的組織。
整體規劃分區 制氧廠北依托了首鋼滑雪大跳臺,具有奧運結合工業遺產的特性,成為新時代的體驗,賽時為首鋼滑雪大跳臺提供服務設施,包括安檢、票務服務、OBS轉播,以及贊助商、體驗區,賽后的制氧廠北將為首鋼滑雪大跳臺滑雪公園提供餐飲服務、體育休閑、辦公、社區服務以及青少年康體服務設施。制氧廠北的規劃和設計充分尊重了原工業遺存的價值,盡可能保留了工業廠房遺址的原構件,特別是在首層保留了原有的肌理。 項目主要的目的就是還原首鋼的記憶,因為它對于首鋼集團和首鋼員工來說是帶有使命感和神圣感的遺存。首層空間強調了人性尺度,通過景觀和鋪裝選材,盡可能去軟化那些強大的工業構件。通過近人尺度的連廊、室外的活動空間、挑出的建筑立面和休息平臺等拉近整個地塊大的尺度。二層以上以東西向大空間為主,在滿足賽后運營要求的基礎上,提供環湖的視線景觀。 項目子項 制氧廠北區目前有三個改造項目和三個原址重建,包括景觀設計和保留的構筑類設計。其中A樓主廠房、B樓冷卻泵站是改造,C樓通風塔是結構加固及修建,D、E、F樓是原址重建,G樓是一個地下智能車庫,H樓是綜合能源中心。
制氧廠主廠房改造 主廠房改造設計充分考慮到原廠房工業遺存的價值,盡可能保留原建筑的特性和工業構件,建筑需要滿足賽時、賽后運營的功能。建筑首層的開敞空間將為體驗者提供人性化適宜的室外活動空間,同時也照顧到環湖的景觀和賽時面向首鋼滑雪大跳臺的視野。原建筑上80年代的混凝土工藝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原有的混凝土桁架結構和鋼結構搭配現代的建筑手法,促成了新舊和諧的效果。 制氧廠主廠房改造前照片 建設中的制氧廠主廠房 首層觀眾體驗區為賽時提供大概1000平米觀眾的采暖休息的空間。賽后將集合室外活動設施,包括滑板體驗區、籃球和攀巖體驗區,給觀眾提供一個體驗自身的機會,收獲運動的快樂,促進積極健康的體驗精神,提升了體育的競賽精神。二層到五層通過差異性的玻璃盒子和原廠房形成關系。室內的活動空間將會為賽時賽事管理辦公和工作人員提供一個舒適的室內休息空間。 沸雪測試賽 建設中的制氧廠主廠房 屋頂的玻璃盒子將為使用者提供一個獨特的體驗記憶,面向首鋼滑雪大跳臺的競賽區、群明湖和石景山的生態景觀以及整個制氧廠和首鋼園區的景觀,成為未來活躍的網紅打卡地。 冷卻泵站改造 冷卻泵站建于2003年,共有兩層,建筑面積1200平米,為制氧廠提供冷卻源,里面放置冷卻機組。改造該建筑也充分考慮尊重原有的工業遺存,項目最初的目的便是保護和利用好工業遺存。設計策略中采用了保留建筑特點、特性和工業記憶,結合新型材料賦予嶄新的立面意向。 冷卻泵站改造前照片 冷卻泵站保留下來的工業構件 賽時的冷卻泵站首層將提供觀眾安檢及票務服務,二層將為前院區提供賽事服務,并為辦公休息空間提供良好的室內取暖。三層將保留冷卻泵站的原功能,設計了4組冷熱源機組,為制氧廠南北包括滑雪公園的集散區提供冷熱源。賽后的冷卻泵站將服務于首鋼滑雪大跳臺,作為多功能的綜合設施。為了呼應首鋼滑雪大跳臺前后景的關系,在材料的選型和工藝上,采用了統一的手法,比如穿孔鋁板,也為4組制冷機組提供了優良的散熱通風環境。 冷卻泵站改造效果圖 空分塔加固修建 空分塔作為地塊中保留最為完整的建筑,在保留原建筑結構和特性的基礎上,量身定做了加固方案,在原塔外立面1.5米處做了一圈加固結構。1.5米的結構退讓,確保南立面上的構件能夠完美保留下來。保留的空分塔外立面是一層薄薄的鐵皮,里面是兩個機械組,冒出南立面的構件都和機械組有直接的關系,但凡砍掉其中某些部分,都會對整體的結構關系包括完整性產生影響。 空分塔加固修建前照片(左)、空分塔加固修建中(右) 為了避免空分塔在地震中的位移,項目在西南側設計了小的豎向結構,同時也為空分塔的樓梯提供結構支撐。空分塔的外立面選擇了白色,凸顯了保留的結構構件。新增的結構選擇了冷灰色的色調,襯托了當代感和工業意向。賽時空分塔頂層為OBS提供轉播平臺,從樓梯爬到塔頂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經歷。 D綜合辦公休閑樓 制氧廠的D樓是辦公綜合樓,也是在原廠房的肌理之上建造的,建筑鄰近群明湖,為賽后的首鋼滑雪大跳臺、體育公園提供高品質的優良辦公休閑空間。它的每層都充分考慮到室內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風,以及周邊景觀視野的呼應。群明湖湖畔的微景觀設計起到了軟化群明湖和建筑的關系,同時也希望景觀設計拉近體驗者與建筑之間的距離。 D綜合辦公休閑樓效果圖 D綜合辦公休閑樓效果圖 EF綜合辦公休閑樓 EF綜合辦公休閑樓 E、F樓采用了類似D樓的設計策略,參照廠區肌理,保留首鋼記憶,在原址之上開發重建。搭配新型建筑材料打造新舊混合的效果,賽后將服務于園區的辦公休閑以及簡餐等設施。 建設中的EF綜合辦公休閑樓 建設中的EF綜合辦公休閑樓 建設中的EF綜合辦公休閑樓 GH綜合辦公休閑樓 GH綜合辦公休閑樓 G樓是機械車庫,H樓是集中的能源中心。為南北地塊及周邊,包括賽后未來體育公園的獨立運營提供服務。 GH綜合辦公休閑樓效果圖
在材料的選型上盡可能和首鋼原有的材料靠近,用暖色調搭配金屬的效果,混凝土外立面上遺存的時間記憶和痕跡也是項目想在新建的建筑中去實現的。為此團隊經歷了好幾輪的實驗,痕跡的效果將通過時間的積累形成。材料選擇還考慮到包括連接方案、投資意向、可持續環保材料等因素。 材料選型 立面效果圖 立面效果圖
景觀上采用小尺度的植被坡把整個地塊的尺度縮小,也是要和周邊的建筑形成鮮明的對比。景觀配合群明湖水系的整體改造形成秩序感,拉近體驗者和建筑的距離。鋪裝材料和搭配盡量采用暖色調,包括小料石,把大的尺度降低,達到親人、近人的感覺。 植被種植意向 植被種植意向 植被種植意向 項目圖紙 總平面圖 首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剖面圖 03結語Conclusion大跳臺滑雪作為一個新興的雪上項目,可以說在推廣和宣傳方面力度還不夠,民眾認知還較少。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簡盟工作室在首鋼工業園區設計的大跳臺及其配套設施既成為了園區形象代表,又填補了我國在該方面體育建筑設計的空白。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