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配式住宅空間優化與全裝修策略 二維碼
44
1 緣起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和城鎮化進程的發展,城市住宅需求在今后一段時期仍然保持增長勢頭,同時由于房價上漲等因素,使得越來越多的購房者傾向選擇面積較小的戶型,以減小經濟壓力,所以建筑面積在120m2以下的中小套型住宅已成為房產市場的主流產品。 我國城市住宅大多數是高層住宅,套型公攤系數比較大,在有限的套型內,要至少布置兩個或三個臥室和一個起居廳,還有必須的廚房、衛生間、陽臺等功能,住房空間就顯得局促、狹小,居住者的感受不舒適。由于面積小,收納和儲物空間缺失,戶內分隔墻體和房門過多,會占用寶貴的使用面積。 另外,由于高層住宅的結構形式多為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很多內墻為承重墻,房子建成之后,幾乎沒有擴、改的可能性,而有些居住者為了擴大使用面積、改造室內空間,在裝修時任意破壞承重墻體,造成巨大安全隱患。再者,長期以來我國房地產市場上的商品住宅產品大多數是毛坯房,也就是把住宅裝修問題推給了購房者,造成了每年因裝修帶來巨大的浪費和污染。根據住建部的統計數據,我國每年裝修造成的浪費超過300億元,以一套100m2的毛坯房為例,裝修產生的垃圾可達2.3噸左右,而處理裝修垃圾的過程又會造成環境污染。 這些情況說明我們的住宅設計、建造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產品同質化嚴重,整體品質偏低,缺乏符合基本生活需要的合理功能空間,難以滿足居住者的多樣化需求,并且造成整個住宅建筑產業鏈的脫節。 2 優化策略 由于上述存在的各種缺點,高層住宅焏需進行產品升級,逐步向綠色建造,增加技術含量,提升居住品質等方向延伸,今后的住宅應該采用裝配式建造和一體化裝修,通過建筑、結構、機電和裝修等各專業同步的模塊化、標準化設計,來實現空間優化和品質提升。 裝配式建筑是國家建筑產業升級的發展方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住宅產業作為國家經濟支柱產業,發展裝配式住宅是大勢所趨。按照國家政策要求,裝配式住宅建筑應采用全裝修,并且應進行一體化協同設計,設備管線分離以及采用裝配化、集成化內裝體系等。因此,發展裝配式住宅并實行全裝修,不僅可以減少浪費和污染,而且能夠提高建造質量、提升建筑工業化水平和滿足居住者的多樣化需求,促進住宅產品升級和建筑產業鏈的整合。 對中小套型住宅來說,產品升級的重要策略是空間優化,改善舒適性。以下以住宅中小套型中三個主要空間為例,對其基于全裝修的優化策略進行探討。 2.1 餐廚合一 顧名思義,餐廚合一就是把餐廳與廚房空間整合在一起(圖1)。 廚房是住宅當中的重要功能空間,傳統的住宅設計,習慣將廚房獨立設置,主要原因是避免烹飪時的油煙影響室內清潔。不過,時代在進步,人們的觀念和生活方式也在變化,比如當今青年人的工作強度大、節奏快,在家做飯用餐的時間少,而且有的人喜歡西餐、日餐等餐飲方式,或者選擇叫外賣的方式,不愿在家里進行油煙重的中餐烹飪,這些居住者可以接受餐廚合一的空間形式。 另一方面,很多中小套型住宅的廚房、餐廳面積都偏小,實際使用時明顯空間不足。以一個3m×3m的模塊為例,如果劃分為廚房和餐廳,廚房為3m×1.8m,在去除隔墻厚度和排煙道、櫥柜、冰箱等占用的面積以外,可供人員活動的面積只有1.6m2左右;而3m×1.2m的餐廳,在放置一個四人餐桌和椅子之后,周邊剩余空間也不滿足人員活動的需要(圖2)。如果把上述兩個空間合并布置,取消隔墻和門,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3m×3m的餐廚合一空間,這樣在布置家具、家電之后,供人員活動的面積至少還有4m2左右,如果采用可折疊餐桌、椅等靈活的家具,人員活動區域面積還可以更大(圖3)。 圖1 餐廚合一 圖2 餐廚分離平面圖 圖3 餐廚合一平面圖 餐廚合一有幾方面優點:首先,擴大了操作空間,使人的活動更方便。其次,可以延長操作臺、吊柜的長度,增加儲物、收納空間,餐桌除了用餐使用,在做飯時也可作為廚房操作臺利用,無形中增加了使用面積。第三,使空間布置更靈活,各種廚房設施和家電有了更多的放置空間和布置方式,使廚房空間不再千家一面,居住者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愛好進行調整,增加了適應性。 進行餐廚合一優化設計,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建筑設計和裝修設計同步確定布置方案,應用集成廚房產品及管線分離技術,水、電點位布置要滿足空間布置的靈活性和使用便利性。 2)餐廚一體空間可與其他室內空間之間保持通透,但需滿足現行燃氣具安裝規范要求,可以安裝或預留推拉式、折疊式玻璃門,以兼顧空間通透和安全需要,同時也可避免烹飪時的油煙污染。 3)可形成幾種不同布局滿足多樣化需求,部品和設施應成系列化。 2.1 寬廳起居 當前多數中小套型住宅平面為三開間布局,就是南向并列三個房間,一般為起居廳和一個主臥室、一個次臥室,北向則布置衛生間、廚房、餐廳、書房等功能。三開間布局爭取了比較多的南向房間,對住宅的日照、采光均比較有利,但是由于套型的面積有限,每個開間的尺度都偏小,根據調查目前大多數中小套型起居廳的面寬為3.3m-3.8m,主臥室面寬為3m-3.4m,次臥室面寬一般只有2.4m-2.7m,限制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居住的舒適性和生活品位,還要考慮在家中的聚會、娛樂等活動,這樣,起居的空間就明顯不足。有些大面積套型,通過增加南向面寬把起居開間擴大形成多功能寬廳(圖4),提高了舒適性,而傳統的中小套型住宅的限制條件較多,難以形成寬廳布局,但裝配式住宅則可以結合全裝修一體化設計來實現。 在三開間的中小套型中實現寬廳起居,可以把起居廳與相鄰的次臥室進行空間整合,二者之間不設置承重墻,這樣廳的寬度能擴大到6米左右,擴展出來的空間,可以是餐廳、開放式書房、兒童游戲區、品茶區、棋牌活動區等,大大擴展了起居功能,可以滿足不同家庭的生活需求,如需要保留臥室功能,仍可以采用推拉玻璃或輕質折疊隔斷等將兩個空間分開,非常靈活(圖5)(圖6)。少了墻體分隔,使得起居的開間、面積、功能用途都擴大了,而且室內美觀效果和住戶的心理感受也得到較大提升,在小套型住宅里實現了大面積套型的生活享受。 圖4 寬廳起居 圖5 常規起居平面圖 圖6 寬廳起居平面圖 寬廳起居設計,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各專業協同設計,符合模數化原則,不影響預制構件的標準化。結構設計需要研究承重墻、梁的合理布置,保證寬廳空間完整。 2)進行管線分離設計,水電點位預留要充分滿足各種功能使用的便利性,并便于改造和更換。 3)墻面、樓面和頂棚裝修應采用干法施工,預留靈活隔斷的安裝位置,采用預制部品體系,滿足居住者的多樣化需求。 2.1 分離式衛生間 目前大多數中小套型住宅,每戶只設置一個衛生間,一般情況下能滿足使用需要,不過由于現代社會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快,或者某些二孩家庭人口多,一家人排隊用衛生間的情況也比較普遍。雖然設置兩個衛生間能解決這類問題,但對于面積有限的中小套型來說又不太現實。這種情況下,衛生間的空間優化就顯得尤為必要。目前住宅衛生間內主要是洗面盆、座便器、淋浴器三件設施,常見布置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的平面,三件設施沿墻邊L形布置(圖7),通常平面尺寸為2.1m×2.1m或2.1m×2.4m,凈面積約3.6-4.1m2,另一種是矩形平面,三件設施一字排列(圖8),通常的平面尺寸為1.8m×3m,凈面積約4.4m2,這兩種衛生間布局使用比較方便,但三件設施都在一個空間內,每次只能供一人使用,不能幾人同時使用。分離式衛生間是指將衛浴三件設施以隔斷分隔成小隔間,在一個衛生間里,形成淋浴間、如廁間、和洗面盆各自獨立的形式,每個小隔間單獨設門,這樣可以滿足幾個家庭成員同時使用,大大提高了衛生間的使用效率(圖9)(圖10)。這種分離式衛生間,最小的凈面積只需約4.5-4.6m2,與常規布局的衛生間相比增加面積并不多,面積較大的還可以把洗衣機集成在內,形成四件分離布置形式。 圖7 衛生間L形布置平面圖 圖8 衛生間一字形布置平面圖 圖9 分離式衛生間平面圖 圖10 分離式衛生間 分離式衛生間可以提高私密性,優化空間,改善居住品質,是單衛生間的中小套型住宅應對日常使用不便的最佳方式,是未來中小套型住宅的改進方向,與集成式整體衛浴部品相結合,不僅方便建造,甚至可以用于老舊住宅的改造。 分離式衛生間設計,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各專業一體化設計,突出設計合理性和精細化,節省面積和空間。提供不同方案滿足多樣化需求。 2)兼顧各小隔間的采光通風需要,比如采用玻璃隔斷,通過集成吊頂組織排風等。 3)應用集成衛生間、管線分離等方式,水電點位的預留要充分考慮日常使用和維修的便利性。 3 結語 以上探討了裝配式住宅的中小套型全裝修設計的幾個內部空間優化策略,在毛坯房時代,缺乏同步設計、工業化部品體系和一體化裝修的支持,這些策略不能形成系列化、標準化產品。發展裝配式建筑,采用標準化、一體化設計方式,推廣裝配化、集成化全裝修,才可以實現住宅產品升級,從而改善中小套型住宅的室內空間,提高使用效率,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適應不同家庭多種多樣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習慣,并且為今后住宅的維修及改造預留條件,促進住宅產業鏈銜接整合,為我國城市住宅建設的升級發展提供一種更新、更好的思路和模式。 來源:同圓集團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