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配式預制構件深化圖紙問題及建議! 二維碼
122
前言 隨著國家裝配式建筑相關政策的深入推進與落實,裝配式建筑市場大規模發展,對預制構件生產、圖紙深化等各方面要求提高。本文從構件廠審圖的角度,結合長期圖紙審核的經驗,以住宅產業化深化圖紙為例,總結出現階段預制構件深化圖紙中的常見問題,并提出相應建議,為圖紙深化設計提供改進參考,以便于生產過程順利實施。 圖紙審核流程 圖紙審核 → 匯總圖紙會審記錄 → 提交甲方、設計 → 跟蹤回復進度及結果 → 編制聯系單下發(會審問題少時)或重新下發新圖紙(會審問題較多時)。 圖紙審核要點(見表1) 深化圖紙常見問題 出圖效率 影響出圖效率的因素很多,比如目前構件深化圖紙的繪制及簽認效率較低、程序進行緩慢;甲方提供的資料(水電、給排水點位等)是否完整、準確、及時;部分點位遲遲確定不了或反復改動;部分甚至影響到構件廠的生產安排、模具委托、模具加工、構件生產等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到項目的工期。 圖紙質量 1.標注不明,缺少信息 如圖1所示,圖中箭頭指示部位應有螺桿套絲的規格、長度標注,但圖中無此信息,給埋件加工帶來困擾。 圖 1 連接螺栓詳圖 2.標注不一致 如圖2所示,木磚厚度尺寸標注不一致。 圖 2 木磚大樣圖 如圖3所示,樓梯欄桿預留孔深度標注不一致。 圖 3 踏步預留孔詳圖 如圖4所示,墻板結構層兩邊凹槽尺寸標注不一致。 圖 4 墻板結構圖 如圖5、圖6所示模板圖和配筋圖中的套筒數量、位置不一致,且與表2外墻套筒配件信息表中套筒數量不一致。 圖 5 外墻構件仰視圖 圖 6 外墻結構層配筋剖面圖 碰撞問題 預埋件、孔洞、線盒、鋼筋等相互碰撞問題,若前期審圖時未發現,等進入到構件生產環節時發現再調整,則會給生產造成困擾。如圖7所示,預埋螺母與墻板受力縱筋位置沖突,主筋位置不可調整,所以需要變更預埋件的位置,這就需要現場進行改模,嚴重影響生產進度。 信息表達不完整 如果考慮不全面,則后期圖紙調整量較大。 工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需要區分構件型號的問題: 1.不同樓層外墻板采用的混凝土標號不一樣; 2.單獨幾層的墻板需要用到石材掛板埋件; 3.部分層墻板轉換主筋直徑,需要用到變徑套筒,但圖紙中未體現變徑套筒且構件型號未做出明確區分。 針對以上這3個問題,均需要后期對圖紙進行調整,包括構件詳圖中型號的變更和平面布置圖中構件型號的變更。 內葉墻板鋼筋明細表見表3,表3中標注的不同型號的墻板主筋規格是有變化的,但是表4配件信息顯示的套筒規格就沒有用到變徑套筒。這樣就會導致安裝時無法穿筋,從而產生因構件報廢而造成的費用損失及工期的延誤。 對于這種問題,應在前期綜合考慮,不同樓層的構件區分不單要有文字說明,更要從構件型號上區分清楚,為構件生產、發貨及現場安裝提供便利,以免造成混亂。 圖幅問題 對于構件生產現場來說,深化圖紙采用A3規格的圖幅尺寸比較合適(主要指構件模板圖、配筋圖和埋件大樣圖),更方便攜帶、查看。然而現狀是各個設計院出圖圖幅不統一且部分過大,對于構件生產時現場使用極不方便。 技術發展及改進方向 專業軟件制圖 利用BIM技術來提高深化圖紙效率。Revit軟件作為BIM家族中的三維設計工具得以運用,其在深化設計中的運用也將使整個過程更加高效。 1.高質量 Revit軟件可進行碰撞問題檢測,便于及時做出調整,生成高質量的圖紙,提前規避大部分設計變更與修改,為后期構件生產及施工安裝創造便利條件。 2.高效率 Revit軟件在圖紙修改方面優勢明顯。無論對構件的任何部位做出修改,相應的平、立、剖、三維等視圖中均會自動修正,極大地減少了人工,提高了效率。在數據統計方面,可以自動形成且同步更新,大大減少了統計時間,并提高了準確率。 構件標準化 拆分構件盡量標準化,真正使裝配式預制構件做到產業化、工業化。 構件拆分時要盡量避免異形構件,減少模板加工及現場生產的難度,提高生產效率;構件規格尺寸要避免過多,以便于模板改制,提高模板的利用率,節約成本。 綜上所述,一套完美的圖紙需要三分繪、七分查,因此相應的審核、校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圖紙問題較多,將給構件廠相關審圖人員增加大量工作,并對生產過程產生較大影響。甲方、設計、總包、構件廠家各方之間應加強溝通,避免不必要的圖紙變更工作量,保證整個項目的順利實施。 來源:裝配式建筑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