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裝配式結構施工現場如何布置與吊裝?

 二維碼 20


和搭樂高一樣,裝配式建筑將部分或所有構件在工廠預制完成,然后運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


“組裝”不只是“搭”,預制構件運到施工現場后,會進行鋼筋混凝土的搭接和澆筑,所以拼裝房安全得很。


那么,裝配式結構施工現場到底如何操作呢?下面就來看一看圖文詳細介紹。


現場施工布置

1、現場施工布置要求

現場總平面布置


現場出入口、通道確保構件運輸要求。


起吊設備型號、布置滿足構件吊裝要求。


堆場布置規范合理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構件車輛進出口設置

進場通道大門處無坡道時,施工進場大門內凈高H≥5m。



進場通道大門處有坡道時,施工進場大門內凈高H≥6m,道路坡度≤15°



市政道路最小寬度B1≥8m時,大門寬度不少于12m,即W≥12m,場內道路寬不少于8m,即B2≥8m。


市政道路最小寬度B1≥10m時,大門寬度不少于9m,即W≥9m,場內道路寬不少于16m,即B2≥16m。



場內道路設置要求


直角拐彎,道路寬度≥6.5m。



圓角拐彎,直線段道路寬度≥4.5m,圓弧段道路寬度≥6.5m,轉彎內徑R≥12m。



道路必須堅實可靠,其施工場地必須進行平整、加固,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承重運輸道路與臨時硬化非運輸道路應有明顯的標線、標識區分。


道路承載能力:參照JTG D30-2015《公路路基設計規范》中等或重交通路基荷載等級不得低于60MPa,JTG 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重型荷載二級道路混凝土面層厚度220~260mm。


塔機的選型及定位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塔機選型,由于其吊裝成型的預制構件而改變了構件吊裝工序和吊次,塔機與施工流水段劃分及施工流向相互關聯影響,除按照一般規則選型和安裝外,還應考慮以下一些因素:


(1)根據最重預制構件重量、位置以及塔機的大致安裝位置進行塔機選型,確保滿足最重構件的吊裝要求和最大幅度處的吊裝要求。


(2)根據各預制構件的最大重量、施工中可能起吊的最大重量及位置與塔機起重性能對比校驗,并留有合適的余量,以防出現在方案設計中未考慮到的例外情況。


構件現場堆碼要求


預制疊合板、柱、梁宜采用疊放方式,預制疊合板疊放層數不宜大于6層,疊合板疊放時用四塊尺寸大小統一的木塊襯墊,木塊高度必須大于疊合板外露馬鐙筋的高度。


預制柱、梁疊放層數不宜大于2層,底層及層間應設置支墊,支墊應平整且應上下對齊,支墊地基應堅實。陽臺板、樓梯堆放時下面要墊4包黃砂或墊木,作為高低差調平之用,防止構件傾斜而滑動。


預制異形構件堆放應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按施工方案執行。






吊裝工藝


施工準備

人員準備


每個吊裝點需要7名安裝相關人員,其中安裝區域與PC構件堆放區域各一名塔吊指揮,安裝區域需有4名安裝工人及1名安裝指揮人員。



預制疊合板吊裝施工

預制疊合板吊裝

疊合板隨車運送到吊裝指定位置后,使用疊合板專用井字型吊具進行吊裝,吊裝前需確認疊合板編號、檢查疊合板尺寸是否正確,確認完成后開始掛鉤進行吊裝。



指揮塔吊緩慢收繩,通過吊具滑輪組使疊合板受力平衡,并再次檢查掛鉤安全扣是否扣好,鋼絲繩是否都已受力。



在下方進行疊合板、吊具復查時,再次檢查在即將要安裝疊合板的樓面上,相關工作是否準備到位,以確保疊合板能順利安裝就位,保證吊裝效率。


在疊合板吊裝到距離安裝位置1米高度時,靜停調整疊合板安裝方向及安裝位置,避免安裝后才發現方向錯誤。



在疊合板安裝就位前,使用撬棍、人工移動等手段,并配合塔吊小車移動,對疊合板進行微調。確保疊合板與疊合板之間的安裝縫隙滿足圖紙及規范要求,疊合板搭接進入梁的尺寸滿足設計要求。



注意事項

現澆梁綁扎


(1)若預制疊合板僅雙向出鋼筋,則需選擇一側現澆梁上面一根角筋暫不綁扎,待疊合板安裝完成后再綁扎主筋。


(2)若預制疊合板四面均出鋼筋,則需選擇三側現澆梁上面一根角筋暫不綁扎,待疊合板安裝完成后再綁扎主筋。




板帶設置及膠條粘貼


(1)在預制疊合板下方四周需設置20~30cm寬板帶,其作用為:方便安裝人員操作,固定梁模板。


(2)在板帶四周需粘貼膠條,防止漏漿。



預制疊合板編號、方向及吊點識別


(1)在吊裝前需對預制疊合板編號及尺寸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吊裝。


(2)安裝時需對照圖紙,保證安裝方向正確,避免在安裝完成后才發現方向錯誤。


(3)吊裝時須嚴格按照圖紙上所布置的吊點進行掛鉤吊裝,一般吊點處會用扎絲綁扎或油漆標注,嚴禁隨意掛鉤吊裝,否則極易因受力不均造成預制疊合板開裂。




樓梯吊裝施工

(1)檢查樓梯規格、型號是否正確,是否有質量缺陷,吊具等是否完好,無誤后進行吊具的安裝。


(2)安裝吊具時,應將調節葫蘆放置在樓梯的下端,便于樓梯角度的調整。


(3)將樓梯水平平穩吊起,吊起至一定高度后,用調節葫蘆調節樓梯角度,最后用水平尺校準樓梯踏步面水平。


(4)安全、平穩的將樓梯吊運至樓梯安裝位置。


(5)將樓梯安裝孔與梯梁預留鋼筋對準,無誤后就位,在將樓梯進行微調,無誤后摘鉤。


(6)安裝就位后安裝臨時支撐。


(7)安裝就位后進行安裝孔的灌漿及縫隙的填充。


(8)樓梯安裝完成后要對樓梯踏步面進行成品保護。


(9)樓梯節點灌漿強度達到設計值得85%后,方可拆除臨時支撐。





文章來源:百度文庫、成都城投遠大、網絡,綜合整理,圖片及文字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