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型木結構有著怎樣的優異性能? 二維碼
21
MEC,圖片來自 KK Law 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發展,重型木結構被認為是一種可持續的、經濟的和安全的建筑形式。越來越多重型木結構項目的成功落成也證明了其優異的性能表現。 在之前的推送中,我們介紹了重型木結構越來越被開發商、建筑師和建造方青睞的原因(為什么重型木結構越來越受歡迎?),今天我們來談談重型木結構在使用過程中有哪些優異的表現。 MEC,圖片來自 KK Law ▍節能保溫 木材作為一種天然的隔熱材料,在同樣厚度的條件下木結構的保溫性能是鋼材的400倍,鋁材的1600倍,混凝土或磚的10倍。150 mm厚的木結構墻體,其保溫性能相當于610 mm厚的磚墻。這意味著不僅建筑能耗的大大降低,也可節約材料,而且居住環境質量將得到提高。 重型木結構建筑的結構系統與外圍護和樓板系統緊密連接,有效的降低熱橋效應;預制構件的使用能進一步保證構件和構件的無縫連接,從而使建筑物的保溫性得到提升。 根據清華大學《中國木結構建筑與其他建筑能耗和環境影響比較》的研究報告,在北京地區輕鋼結構建筑采暖或降溫,空調運行1年的能耗,可供現代木結構建筑使用18個月,混凝土結構建筑采暖或降溫的空調運行1年時間能耗可供現代木結構建筑使用23個月。可見在寒冷的北方地區,現代木結構建筑物在保溫節能方面表現尤為明顯。 ▍健康舒適 重型木結構的構件暴露在外,能充分的展現木材天然的色澤和美麗的紋理,營造出舒適健康的室內環境。合理的設計可以使重型木結構通過采光、自然通風和建筑外圍護等被動系統來優化室內溫度,提高人體舒適度。 科學研究證明,長時間置身于自然環境或元素中,例如木材,對于人體健康是有積極作用的。暴露在外的木材既能在裝修上節省成本,又能給人來帶來溫馨舒適的感覺。 在國外,不少養老院、醫院已經開始采用重型木結構建筑。例如西班牙被動式養老院CSO Arquitectura。 圖片來自 David Frutos 圖片來自 David Frutos 該項目的最初目標之一是將建筑變成醫療的一部分,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被治愈的效果。利用木材營造出溫暖如家的小空間,區別于又大又冰冷的醫院環境,木材特有的質感和朝南大窗戶采光,同時透明的窗子也將院子的自然氣息引入到室內。 ▍綠色可持續 相較于其他建筑形式,木結構具有更少的碳足跡。木材本身是一種“負碳”型建筑材料,在重型木結構中使用最多的兩種工程木產品——正交膠合木(CLT)及層板膠合木(GLT)在生產制作過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更少,使用了可持續森林管理的木材,讓重型木結構建筑在可持續的生活環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隨著人口持續增長并向城市中心遷移,對住宅和非住宅空間的需求不斷增加。重型木結構是邁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步,更多的高層木結構建筑正在以創新的方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經過許多項目的實踐,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打造可持續的高性能建筑: River Beech Tower項目,背景圖來自 RBT River Beech Tower項目, 圖片來自 RBT 建筑師和工程師對于實現重型木結構更好的建筑性能的研究和挑戰不會停止。 由Perkins and Will建筑事務所提議的80層重型木結構住宅River Beech Tower,建筑師們正在和結構工程師和劍橋大學的研究者共同進行工程木材料、節點和結構安全等一系列測試,設計團隊認為“建造River Beech Tower的設想不僅是為了在芝加哥建造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也是相信重型木結構建筑的可持續性以及它的優異性能可以為業主營造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 來源:加拿大木業協會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