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裝配式刷新中建三局綠投速度,四天搭起一座樓

 二維碼 24


“穩了,4天又‘裝’出一層樓。”

6月16日上午,在湖北省最大體量的裝配式建筑工程——武漢沌口六村項目現場

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響徹在萬里晴空下

1臺爬升式施工平臺正緊緊攀附在9#樓外墻

在項目生產經理王冠的指揮下

僅用時3分鐘,它從12層迅速爬到了第13層

項目目前已連續20天穩步實現“4天一層樓”



一、全國首創,開啟建筑工業化新的變革

“我們項目裝配率達56.2%,已完成‘四天一層樓’技術攻關,正在穩步推進使用。”

“這是全國首創,相信它即將開啟建筑工業化新的變革。”

——項目經理孫安鋒

技術創新,是提升速度的重要突破口




四天一層樓的成功

離不開先進的設備作基礎

孫安鋒率隊反復考察

最終從河北引進了爬升式施工平臺

該施工平臺主要用于安全防護及外立面施工

可隨時升降,每分鐘達到5.6米

而傳統爬架安裝繁瑣且每一層提升需2-3小時

同時,平臺的組裝、拆除均在地面進行

避免了在高空解體的安全隱患




在主體施工完畢后

即可對結構進行外墻裝修工作

加上建筑內部可高效安拆的電梯井道爬模

均極大縮短主結構轉二次結構裝修的銜接時間

降低架體及模板支設對主體結構施工進度的影響

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預制構件優化,大大提升吊裝施工時間

為項目每一層的施工爭取到寶貴的2小時

在一次巡查過程中,孫安鋒及團隊發現

建筑轉角處的14塊PCF板吊裝繁瑣且耗時過久

吊到施工面后還需要不斷重復

綁扎鋼筋、封倉灌漿等工序

“既然構件可以自定義生產,為什么不直接讓工廠做成4塊,現場‘組裝’在一起就可以了。”




觸類旁通,技術團隊最終敲定

將臨邊結構復雜且拼裝較難的現澆結構

直接放到工廠加工生產

這樣既降低了拼裝難度、提升了施工速度

又減少了臨邊作業

最大程度保障了項目的質量與安全


二、管理創新,推動裝配式高效建造


“王經理,你看可不可以先把這個裝配式內墻吊上9樓,讓干等著的師傅把鋼筋綁扎了?”

——9#樓班組組長劉雄兵大膽提議

5月22日,王冠正在9#樓與工人探討分析

尋找攻克四天一層樓的突破口

臨近中午,天氣越來越熱

班組組長劉雄兵看著越來越焦躁的工人師傅

突然有了上述大膽提議

劉組長的一句無心的話

給項目在工序穿插安排上帶來了極大的啟發









“對啊,為什么不能打破常規逐片吊裝的順序,將能為后續工作提供作業面的構件先吊裝,進行鋼筋綁扎、封倉灌漿等提前穿插作業。”

最終,項目成功總結并推行

“吊一面墻,驗一面墻,灌一面墻”

流水作業方法,每層至少可節省2個小時工期


三、爭創精神,激發項目建設熱情


“負責人給我們開了動員會,大家都知道是要做國內裝配式‘三天一層樓’,

現在整個項目都看著我們,做成了大伙兒臉上都倍有光,而且我們干得多拿得多、干好了還有獎金,活兒做起來更有干勁了。”

——項目建設者田世國興奮地說道






5月23日,項目正式開始實施“四天一層樓”

劉雄兵帶領的班組人員火速開干

項目采用按工程量計價+獎勵激勵的模式

工人工資包括月度基本工資(保底工資)

績效工資及獎勵工資

按進度達到規定的樓層施工節點后

項目將直接給工人發獎金

這大大激發了工人們建設的熱情

目前9#樓班組成員共計60人

歷經多次人員調動優化才穩定下來

是一支懂裝配式建筑的產業工人隊伍



29棟樓同時施工、24小時輪番作業

3月23日項目復工以來

團隊基本無休,管理團隊和工人們一起干

項目4、5月雙月產值超過2億元

是三局在漢項目月產值率先超億的項目

目前,武漢沌口六村項目團隊

正在進行“3天一層樓”的攻關試驗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