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到2025年,全國主要城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筑面積超50%

 二維碼 27

這幾年,廣州掛牌賣地時常見強調地塊建筑需采用“裝配式”,或者需達到一定比例的裝配式建筑。


究竟全國上下都在推廣的裝配式建筑牛在哪?


在6月18日于佛山召開的,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裝配式建筑產業綠色發展論壇暨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技術交流會上,與會專家學者給出答案。



當天會議上,廣東省建設工程綠色與裝配式發展協會木結構分會也正式宣告成立授牌,廣東省竹木產業科技創新研究中心亦正式授牌。



木質裝配式建筑環保,但造價高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牛喜山介紹,早在2016年9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當年會議決定,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其他城市為重點,加快提高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


牛喜山介紹,裝配式木結構在現代建筑中具有環保、碳排放量最少、環境污染最小、且具節能保溫性能。不過,其造價一般在3000-5000元/平方米,“例如杉木幾百塊一立方,南方松一千多一立方,進口木大概六七千一立方”,再加上人工和損耗率,同時木料還要上防腐漆之類,造價相對比非裝配式建筑貴。


據介紹,國內逐年增加木結構研發投入;國內多家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木結構制造企業也在逐步為木結構建筑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掃清障礙。同時,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提高預制裝配式建筑精細化設計程度,通過BIM技術可實現構件預裝配、計算機模擬施工,從而指導現場精細化施工,實現項目后期管理運營的智能化。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