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智慧黑科技”助力裝配式校園安全高效復工 二維碼
12
給塔吊裝上“監控大腦”和“鷹眼”,無人機時時監測現場揚塵治理和安全生產情況;現場安裝環境監測設備,可對施工現場的PM10、噪音等進行24小時實時監測,項目決策者不在現場也能快速掌握進度情況等…… 中建科工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藁城新校區項目(一期)工程(簡稱信工學院項目)是石家莊市建筑工地“標準化、精細化、智慧化”示范樣板,也是石家莊市首個復工的項目。信工學院項目通過十余項“智慧黑科技”實現了安全高效復工,為工程品質保駕護航。 小小安全帽,內藏“大智慧” “進入施工區域,請戴好安全帽……”剛進入中建科工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藁城新校區項目工地,就聽到了智慧工地廣播系統的提醒,原來它發現有兩位進入者沒有戴安全帽。 視頻監控系統采集信息,“智慧工地”平臺分析信息,語音系統發出指令,“監控系統+智慧后臺+語音系統”的聯動,是智慧工地展示的第一項技能。 項目安全總監徐輝介紹,安全帽里有“智慧”。安全帽上被稱為“中建科工V碼通”的二維碼可以掃出工作人員的姓名、身份證號、所在單位等個人信息;安全帽內側的芯片是射頻區域定位系統(RFID)——你是誰、你在哪兒,通過該系統,智慧工地平臺會一清二楚,為勞動力調度、安全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工地自動“洗澡”降塵 工地交叉作業多、施工單位也多,分包單位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怎樣將污染防控到位?環境監測設備和噴淋系統的默契配合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工地一入門的地方有一塊電子屏幕,上面顯示著施工現場的空氣質量指數、溫度、濕度、噪音等實時數據。徐輝介紹道,“這就是環境監測設備,對施工現場的PM10、溫度、濕度、風速、風向、噪音等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實時監測,并把監測數據傳入中建科工項目管理駕駛艙進行云端分析?!?/p> 進入工地內,能夠看到很多噴淋設備在噴淋作業,其中有100余臺固定霧炮機,還有10多臺移動霧炮車,在圍墻上,甚至塔吊上都設置有噴淋設備?!肮さ貙崿F了環境監測儀與噴淋系統聯動,如果空氣中污染物數值大于系統的預設值,系統會自主啟動噴淋,降低了施工現場揚塵污染?!毙燧x指著工地圍擋上的噴淋頭說,除了這些噴淋頭,塔吊上的噴淋裝置、霧炮車都會啟動。 塔吊上安裝了“最強大腦” 22萬平方米的施工現場,有20臺臂長50米至70米不等的塔吊。施工單位多、交叉作業概率也高,怎樣避免互相碰撞,實現安全作業?塔吊碰撞系統、吊鉤可視化系統、塔吊司機控制室監控等構成的群塔作業協同監管系統,給龐然大物安上了多雙“眼睛”。 在項目現場辦公室內的智能監管平臺上,每個塔吊的運作情況清晰可見,項目智能監管平臺專員杜悅欣將屏幕拉近,可以看到塔吊司機室內的黑匣子。“這就相當于塔吊的‘監控大腦’,司機正常作業,如果塔吊的機械臂擺動中快要觸及到其他物體了,這個黑匣子就會報警,并且還具有‘自動剎車’的功能,機械臂會自動停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系數。同時,塔吊司機上班時間內的疲勞操控、違章操作等行為也在監控范圍之內?!倍艕傂乐赋銎聊恢袡C械臂上還安裝了攝像頭,“這就是‘吊鉤可視化’。塔吊司機通過它,可以撐握吊鉤吊物情況,更精確地執行任務。” 無人機“巡邏”,智能化照明 一個人走完22萬平方米需要一個半小時,無人機搭載攝像機轉一圈僅僅需要20分鐘,傳回的直播能看到工地的每一個角落,比如塔吊是否噴淋,建筑工人有沒有佩戴安全帽等……依托項目管理駕駛艙平臺,信工學院項目搭建了一個空中無人機服務平臺,從而實現進度管理、安全管理、質量管理,包括日巡檢、巡場等。 4臺無人機每天上午、下午都要定時飛1-2個小時。通過它,就能很快地了解22.8萬平方米的工地內,20個單體建筑及各個角落的所有情況,比人工巡查要快得多。“無人機空中監控,將監控視頻發送至直播平臺,時時傳送數據,我們就可以動態跟蹤作業現場情況。工地作業面廣,場地復雜,項目決策者即使不在現場,也能快速掌控項目現場情況和進度,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項目管理手段?!?/p> 隨著無人機不斷傳回畫面和數據,杜悅欣點擊智能監管菜單,切換進入照明系統界面。在信工學院項目,照明也實現了智能化,可以會根據光線的強弱情況自動控制。“為保障項目施工進度,項目實行三班連續作業,傳統的手動模式,常導致天黑燈沒亮,天亮燈沒關的現象,智能照明的模式,有效地解決了傳統燈控的難題,在保障用電安全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用電能耗?!?/p> 每一個配件自帶“身份證”進場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藁城新校區項目(一期)工程是國內最大的裝配式鋼結構校園,項目70%以上的建筑為裝配式建筑。偌大的施工現場,眾多的鋼構件、墻板等配件應該分別運到哪里?一個二維碼,幫助構件通過物聯網技術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 “裝配式建筑對智能化要求更高,我們通過在構件上安裝二維碼,對構件進行定位,在進場時直接刷碼就可以準確知道這個柱梁在哪個獨立結構的哪個部位,第一時間放到該放的位置,智能化管理也更便于柱梁之間的精準銜接?!?/p> 項目總工程師周元智介紹道,BIM技術在信工學院項目的工程施工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基于BIM的虛擬建造對施工方案進行模擬,在虛擬環境下發現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風險,提前制定應對措施,優化施工方案和計劃,消除建造隱患?!皬脑O計階段開始就建一個BIM模型,比如運用BIM技術將梁柱之間的銜接進行模擬,更有利于裝配式建筑的良好銜接。” 充分運用“云大物移智+BIM”等技術(即云平臺、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端、智能化),石家莊信工學院項目持續強化智慧工地建設,搭建將施工過程人、機、料等要素進行實時、動態采集的智慧工地平臺,實現信息技術與建筑施工管理的深度融合,讓這座集綠色、科技、生態于一體的裝配式校園閃耀著智慧的光輝。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