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山東最大重量鋼結構連廊完成最大高度整體提升

 二維碼 13

7月3日19時18分,歷時11個小時,一個重量420噸、跨度22.8米、寬17.7米、高18.8米的鋼結構連廊被成功提升至77.8米高空,竣工后將成為一棟將東西兩側公寓樓連接在一起的空中“三層小樓“。這一幕發生在由中國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的信聯天地10-2-2地塊項目。據介紹,這是山東省首例大噸位、大跨度、高空鋼結構連廊整體提升工程,創下山東省鋼連廊提升重量、提升高度之最。這是山東省推進發展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的又一成功實踐。



據介紹,本次成功提升對接的鋼結構連廊橫跨于10-2-2地塊項目1A號樓、1B號樓兩座塔樓之間,連廊主框架共由495余個鋼構件組成,其中單個構件最重22噸,包含幕墻吊頂、泛光照明等其余構件,連廊總重約420噸。


“本次鋼結構連廊采用‘超大型液壓同步提升施工技術’將鋼連廊提升至77.8米高空,對接焊縫700余道,焊接工作量大,由30名‘焊匠’歷時30天在地面作業平臺完成鋼結構連廊拼裝。”中鐵建工集團信聯天地項目經理王亮介紹。


此次提升在兩棟樓分別設置了6個吊點,通過42根鋼絞線,由計算機控制6臺液壓提升器同步發力,將此“龐然大物”以6米/小時的速度從地面緩緩拉升。鋼連廊與塔樓的18個H型鋼牛腿對接口,采用了無嵌補段剛性對接設計,施工精度控制要求極高。“為保證對接口精度問題,項目部綜合運用了BIM施工模擬計算、三維掃描、全站儀自動追蹤等施工技術,將對接口錯位控制在5mm以內,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中鐵建工集團山東公司技術中心主任李五星介紹。


此次鋼結構連廊提升所在的信聯天地項目,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重點項目,位于青島市李滄區核心商圈,總占地面積13.7萬平方米,規劃建設商務、商業、辦公、酒店、人才公寓、養老公寓及第四代綠色住宅,通過層層跌退的屋頂平臺形成生動的山勢,構建立體化建筑體系,減少熱島效應,降低環境溫度,形成舒適宜居的園區微氣候環境。


此次最大重量鋼結構連廊完成最大高度整體提升,成為山東省發展綠色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的新標桿。近日,山東省發布《關于推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十條新政支持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發展。


“與傳統建造方式相比,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是實現從傳統‘粗放式’現場施工作業到‘精細化’的工廠化生產、裝配化建造的重大變革。”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張曉海介紹,據有關研究數據,可節約水泥砂石料消耗50%以上,降低建造用水60%以上,減少建造能耗70%以上,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和噪音、空氣污染大幅降低,建筑拆除后回收的鋼材還可循環利用。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