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裝配式建筑這道選擇題,看開發商如何解

 二維碼 8


01、又雙叒叕談“裝配式建筑”


國標《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出臺之后,國家范圍內對于裝配式建筑“無法可依”狀態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國標之后很多地區出臺了適合本地區裝配式發展的評價標準,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進入了的新階段,標準的出臺對于裝配式建筑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裝配式建筑,對于很多裝配式發展剛剛起步的地區依然屬于“新鮮”,甚至陌生,地域發展不均衡導致的裝配式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存在,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在機遇中依然存在著挑戰。

裝配式建筑的所面臨挑戰,從開發商角度而言,技術不成熟、上下游產業不健全,標準不健全,成本增加和設計施工一體化管理難度增大等是開發商尤為關注的焦點,優采大數據平臺給出了開發商的關注焦點。

數據來源:采大數據平臺

從設計角度和施工角度而言,裝配式建筑面臨著更為多的制約條件,裝配式建筑需較高的投入成本,裝配式建筑外觀較為單一、缺乏多樣性,缺乏裝配式建筑結構標準體系和裝配式建筑目前頻頻出現質量問題等。

數據來源:采大數據平臺

拋卻上述制約條件,以《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的來看,要達到50%的設計要求,除了必須要達到的主體20分,圍護墻和內隔墻10分,及全裝修的6分,剩下的14分依然是需要選擇,在這種多選題的條件下,開發商依然要面臨重要的選擇,無論是從成本、施工還是后期的交房風險,都需要考慮。

我們結合了今年濟南地區150多個裝配式建筑的工程,并從中優選了54個裝配式剪力墻項目的案例進行具體案例分析,看裝配式建筑要到50%裝配率,開發商如何做這道多選題?

案例數據

02、裝配式建筑這道選擇題,開發商如何解?

1、主體結構20分,得20分即可

根據濟南市54個項目的案例分析,如何達到主體結構20分,開發商基本會選擇:

① 能不用豎向構件盡量不采用豎向構件,必須采用豎向構件時,也采用下限值。

在分析的54個裝配式剪力墻結構的項目中,僅有10個項目采用了豎向構件,開發商的選擇率不到20%。

解讀:豎向構件的設計難度最高、施工難度最高,成本增加最大,開發商盡量避免采用豎向構件。

② 水平構件盡量滿足20分的要求,僅選擇水平構件時,開發商優先選擇樓板>樓梯>空調板>女兒墻>其他構件。

主體結構部品構件應用比

解讀:水平構件在成本控制、設計難度、施工難度等方面遠遠低于豎向構件,并經工程驗證水平構件的成熟度最高,利于大面積推廣,但是要水平構件達到20分的要求,有一定的難度。

2、圍護墻與內隔墻10分,得10分即可

圍護墻與內隔墻部品構件應用比

在圍護墻與內隔墻部分,開發商的選擇幾乎一致,優選非承重圍護墻非砌筑(100%選擇)和內隔墻非砌筑(100%的開發商選擇),這兩項都選擇可以達到10分的最低分要求,開發商對于內墻與管線、裝修一體化及圍護墻與保溫隔熱裝飾一體化的選擇較小。

解讀:要達到10分的要求,必須選擇兩項,開發商優選部品較為成熟的內外非承重圍護墻,這種做法較為常見,比如ALC墻體既可以做到,內墻與管線、裝修一體化及圍護墻與保溫隔熱裝飾一體化應用較少,且成本增加較多,開發商幾乎能不用盡量不用。

3、全裝修,6分,必選項。

4、裝修與設備管線,要得14分。

在主體結構和圍護墻與內隔墻兩大項的選擇時,開發商一般都會選擇得最低分,即主體僅得20分,圍護墻和內隔墻得10分,再加上6分的全裝修,目前得分36分,還需要14分才能得到裝配式建筑的評價要求,如何選擇這14分,開發商優選:管線分離>集成衛生間>干式地暖>集成廚房,即需要4項選擇3項,選擇性十分明顯。

解讀:開發商在4項選擇3項得14分中,基本上選擇一致,管線分離做法最為簡單且成熟,成本相對增加不多;集成衛生間廠家有一定的可選擇性,且整體成本可控;干式地暖成本增加尚可接受,廠家偏少,對施工控制較高,一般與管線分離技術配合使用;整體廚房,受制于廚房用具較多,且上下管線多,難以集成,一般開發商較少使用。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