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湖南常德:大力培育和發展裝配式建筑

 二維碼 20

圖為位于常德高新區的常德遠大建筑工業有限公司。


常德新河水系旁,高樓碧水,風光旖旎。


藍色爬架、淡黃色漆面、齊整窗框……從遠處眺望,數棟高樓拔地而起,氣勢非凡。這是為央企中煙集團常德卷煙廠職工修建的住宅區天源·蓉國新賦項目。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約484畝,總建筑面積1069976平方米,合計共建設有52棟高層住宅。


天源·蓉國新賦項目作為湖南省最大的裝配式建筑項目,也是常德遠大建筑工業有限公司實施裝配施工和精益建造的生動實踐,成為了常德裝配式建筑的一大標桿。


像搭積木一樣建房子


圖為由湖南天城建設有限公司與常德遠大合作建設的蓉國新賦項目。


“走進天源·蓉國新賦,百米塔吊高聳,工人正在施工,一塊塊預制好的PC構件被有序安裝。


圖為蓉國新賦項目吊裝施工現場。


“該項目是湖南天城建設有限公司與常德遠大的第二次合作,首次合作是在2017年‘常德幼專4#學生公寓樓’項目,正是因為裝配式建筑應用在幼專項目中體現出來的質量、工期、節能降噪等方面的優勢,實際入住的體驗也深得校方和學生的好評,讓我們天城建設對于裝配式建筑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底氣。蓉國新賦項目工期緊,52棟建筑幾乎同時施工,傳統施工方式很難滿足施工工期和質量的要求,我們天城建設和常德遠大再次聯手共建蓉國新賦項目。裝配式建筑在這種大批量、規模化施工中體現出來的質量、工期優勢十分明顯,綠色施工帶來的節能、節水,節材、降噪優勢契合當前環保理念,在‘藍天保衛戰’中有著較為突出的優勢”。蓉國新賦項目經理楊模新如是告訴記者。裝配式施工好比搭積木,將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在工廠預制完成,然后運輸到施工現場,將構件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進行組裝。


蓉國新賦項目經理楊模新(左)與常德遠大派駐該項目服務工程師張大亨現場交流。


“為了更好地做好現場施工,我們常德遠大建筑工業有限公司還專門安排了一個服務團隊常住在這里。”項目服務工程師張大亨告訴記者。除了為建筑工地提供PC構件(預制混凝土構件)外,常德遠大還派出了多組施工現場服務工程師,駐地為建筑商提供安裝指導服務。


常德遠大——智能制造中心


2016年9月,經常德市委市政府批準,長沙遠大住宅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德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湖南經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投資組建了常德遠大建筑工業有限公司,填補了常德市裝配式建筑領域的空白。


公司坐落在鼎城區灌溪高新工業園內,占地面積約5萬㎡,總建筑面積約2萬㎡,生產規模為“5+2”生產線(即5條混凝土PC構件生產線+2條鋼筋加工生產線),年生產能力為100萬㎡(建筑面積),年產值約10億元,年稅收約1億元。2017年5月3日,常德遠大迎來正式投產運營,標志著常德建筑業邁向綠色、環保、低碳、節能轉型發展道路,成為湖南省加快實現14個市州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全覆蓋”的縮影。


“我們依托遠大住工先進的技術體系及管理經驗,致力于打造常德市全新的建筑工業化標桿企業,引領常德傳統建筑行業轉型升級,推動裝配式建筑產業落地。同時,未來建筑工業化一定會往高度集成的方向去發展,常德遠大正在積極研發和推進模塊化建筑,在工廠把主體和內部全部完成,做成相對獨立、標準的空間模塊,最后在現場安裝,這種標準化、模塊化、通用化的做法能夠更好實現集約、環保、經濟和高效”。在接受紅網時刻記者采訪時,常德遠大建筑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政說到。


圖為智能制造中心。


裝配式建筑,就是像“搭積木”一樣蓋房子,將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劉政告訴記者,國內傳統建筑施工過程中,每層的施工周期平均7天左右。而裝配式建筑施工周期能實現最快每層施工只需要4天左右,節約時間近一半。


“我們常德遠大不僅是材料生產商,更是裝配式建筑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劉政說,我們針對具體項目,從源頭開始定制解決方案,包括設計、工廠生產制造、現場安裝施工、后續內部裝修、物業運行維保等等,形成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良性協同和循環。


走進位于常德高新區的常德遠大辦公樓,寬敞明亮的設計中心,設計師們正在低頭鉆研。


“我們在項目洽談時,就參與項目前期的方案設計,積極與客戶和設計院溝通,我們會根據客戶的需求,應用BIM信息技術,提供最優最經濟的裝配式方案。當項目進行施工圖設計時,我們設計部配合設計院補充完成專業的裝配式深化設計圖紙,配合設計院完成審圖工作,直至施工圖審圖完成。”設計部經理陳兵放下手頭事情和記者聊了起來。


設計出來了,接下來就是楊科的工作了。作為設計部PC深化的負責人,“我這邊主要負責把設計圖變成可以操作的材料圖。”……


“其實把制造流程化后,房子早就在設計圖紙上建好了。”劉政笑著告訴記者,包括每一塊板材上面的縫隙寬度也被設計了進去。


好環境讓農民工“變身”產業工人。


圖為工人們現場施工。


走進生產車間,PC(預制混凝土構件)生產車間干凈整潔,幾乎沒有揚塵;車間內,鋼筋生產線、內外墻板生產線、固定模生產線等一應俱全,工人們穿著統一制服,正有條不紊地操作機器……


隨著裝配式建筑等綠色建筑的快速發展,如今,傳統建筑工地搬進了室內,農民工也搖身一變成為了產業工人。他們在優質的環境中,學技能、干工作,享受著建筑行業改革發展帶來的“紅利”。


“傳統建筑工地環境比較差,到處都是泥巴。室外施工時,在太陽底下曬著,尤其是夏季高溫時很容易中暑。現在的工作環境很好,再也不用承受日曬、風吹、雨淋。”正在進行鋼筋結構施工的李浩告訴記者,自己原先在建筑工地上打工,現在干同樣的事情,只是環境完全不同了。


圖為全自動鋼筋生產線。


據了解,目前,該公司共有生產員工約300人,大多都是擁有工地工作經驗的農民工。“我們只是把工地施工搬到了廠房內施工,讓他們有了更好的工作環境。”劉政說到。


立足常德,打造裝配式建筑龍頭企業


圖為常德高新區宿舍樓建筑構件出發時現場合影。


劉政告訴記者,大力培育和發展裝配式建筑不僅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還有利于促進建筑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推動化解過剩產能。


談起常德市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劉政說,公司在各級領導和常德市住建局的大力支持及股東方的鼎力扶持下,克服各種困難,相繼完成了“常德幼專4#學生公寓樓”、“卡樂星球員工宿舍樓”、“常德高新區裝配式基地辦公樓”、“常德高新區工人生活配套園”、“婁底宿舍樓辦公樓”、“中共常德市委黨校學院樓”項目的構件生產,目前正在實施的有“中南瓏悅”項目,以及“天源·蓉國新賦”項目。公司僅成立一年多,就喜獲了2018年度“湖南省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和“湖南省裝配式建筑行業優秀企業”稱號,為常德市裝配式建筑產業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切實推動了常德建筑行業向綠色高質量發展轉型。


同時,劉政也坦言,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常德市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他希望常德市政府能夠出臺可操作性,有廣泛適用性的實施細則,給予更多政策性支持,成立行業領導機構,推進相關具體工作,為常德智能建造與裝配式建筑的蓬勃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力。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