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上半年經濟形勢看建筑業發展趨勢 二維碼
24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同比增長3.2%。 上半年,建筑業實現總產值為100840億元,同比下降0.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16%,二季度同比增長7.8%。 7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1%,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得益于基建項目的加快推進,建筑業工程量保持較快增長。建筑業商務指數為60.5%,高于6月0.7個百分點。建筑業從業人員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6.2%和66.3%,連續4個月保持在55.0%和65.0%以上。 可以看出,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速下滑明顯,隨著疫情逐步穩定,二季度經濟增速呈現出企穩回升態勢。建筑市場是“政策市”,受宏觀經濟影響明顯。宏觀經濟發展狀況,決定著建筑業的發展質量。 因此,要分析下半年建筑業發展趨勢,必須正確認識經濟發展形勢、了解國家政策。 首先,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我國已有效控制住疫情,但局部反彈仍可能發生;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擴散,中國面臨較大的輸入性風險。未來,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有進一步加劇的可能。 其次,我國發展仍然處于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有新的變化。一是為應對疫情沖擊,我國出臺一攬子對沖政策,截至5月底,僅復工復產政策就有8個方面90條措施。從目前來看,宏觀經濟政策及時有力、精準有效對沖了疫情影響,經濟增長回升態勢有基礎、有條件。二是我國經濟具備長期發展的優勢和潛力,包括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相對充沛的人力資源和全球首屈一指的市場規模,更為重要的是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已經搭建。我國在應對疫情中展現出的優勢,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三是仍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這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部署,意在進一步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資源,提高中國經濟的資源配置效率。行業企業應當看到,未來,建筑業“市場化、規范化、法治化”改革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最后,以央企為代表的建筑業企業積極對接政策,在基礎設施業務承接等方面實現快速增長,多數央企上半年業績亮眼。這一方面說明未來建筑業“強者恒強”的局面正逐步形成,另一方面也說明建筑市場重心已經慢慢發生轉移。 總之,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奮力實現“兩手抓、兩手贏”的背景之下,政府應對疫情、刺激經濟的政策將繼續發揮關鍵作用。行業企業應當樹立信心,正確認識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保持戰略定力、理性應對挑戰、抓住發展機遇,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來源:中國建設報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