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裝配式建筑之京東智慧城項目

 二維碼 101



  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總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最高樓(9號樓)結構高度157.85米,建成后將成為宿遷結構第一高樓,對宿遷市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產業層次提升和集聚發展,有著重大推動作用。

image.png

  宿遷市位于郯廬地震帶上,宿豫區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3g(g表示重力加速度)。在如此高烈度地區建設超高層建筑,給設計和施工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項目創新采用了“鋼管混凝土框架柱+鋼框架梁——加勁鋼板墻+黏滯阻尼墻”結構,強地震中將率先消耗結構的地震能量,保護主體結構和構件免遭損壞。


結構體系創新

  設計采用鋼框架-鋼板剪力墻核心筒結構為國內首次

image.png

  高層建筑結構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效應是設計的重要內容,通常采用雙重抗側力結構結構體系。本項目創新性地采用鋼管混凝土框架柱+鋼框架梁+加勁鋼板剪力墻+粘滯阻尼墻的結構體系。純鋼板剪力墻作為結構核心筒抗側力構件,高效發揮鋼板剪力墻剛度大的特點,抵抗地震對結構的影響。同時,鋼結構具有強度高、自重輕、延性好等特點,實現工廠化制作,現場裝配化安裝,建造速度快。


材料應用創新

  粘滯阻尼墻為高烈度區建筑系上“保險帶”

  項目結構設計中,在核心筒四周創新應用粘滯阻尼墻。粘滯阻尼墻作為消能部件,具有較強的耗能減震作用,減少主體結構的地震反應,保護主體結構免遭破壞,確保結構安全。

image.png

  粘滯阻尼墻

  粘滯阻尼墻主要由懸掛在上層樓面的內鋼板、固定在下層樓面的兩塊外鋼板及內外鋼板之間的高粘度粘滯液(烴類高分子材料)組成,地震發生時,上下樓層產生相對剪切位移和速度,使得上層內鋼板在下層外鋼板間的粘滯液體中進行剪切運動產生阻尼力,從而耗散和吸收結構的地震能量,減小結構的地震振動響應,達到消能減震的目的。

image.png

  粘滯阻尼墻進場驗收

  粘滯阻尼墻本體鋼板較薄,焊接過程易產生變形,且屬于隱蔽構件,項目通過駐場抽檢、100%進場驗收等程序保證焊縫及油漆質量,項目管理人員在阻尼墻安裝過程中,全程旁站監督,100%檢查,嚴控安裝偏差。


全過程動態控制


  大型復雜結構應力監測技術

image.png

  鋼板剪力墻結構應力監測

image.png

  鋼板剪力墻應力監測點布置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基于施工模擬分析選擇合理的施工步驟,降低應力對鋼板剪力墻承載力和延性性能的影響。同時,采用大型復雜結構應力監測技術,監測施工過程中應力變化,并與模擬分析值進行比較,監控整個建筑施工安全。在9號樓結構施工中,鋼板剪力墻共計選擇51個應力監測點,每施工2層,監測采集應力數據1次,對照設計閾值,有效監控鋼板內部應力。

來源:建筑技術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