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山東德州經開區大力推進產學研合作 推動裝配式建筑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維碼 16

發展裝配式建筑是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近幾年來,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力推進產學研合作,引進京津地區優質的科技和人才資源,讓大院大所的創新鏈加速嵌入建筑產業鏈,有效推動了裝配式建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政府牽線校企聯手 破解技術瓶頸


8月24日上午,在山東大學與三東筑工(德州)有限公司合建的新型建筑產業融合研究中心,技術人員正在對建筑材料進行高精度檢測。其中,抗折性和抗壓性是兩項重要的試驗指標。李富貴是研究中心的一名實驗員,他告訴記者,“水泥膠砂石塊成型以后,養護24小時進行拆模,然后放入恒溫恒濕養護箱,在充分水化的環境放置3天后,再進行抗折抗壓的試驗。”



通過全自動的儀器檢測,試驗樣品全部達標,這也讓現場技術人員欣喜不已。然而,在實驗室建成之前,這些建材產品曾經遇到了多個技術難題。“之前我們生產的預制構件,表面存在蜂窩麻面以及氣孔這種現象,后期需要大量的人工修補,這樣增加了生產成本和人工成本。”企業技術成果轉化中心主任張永超稱。


企業發展受阻,政府靠上服務。在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多方協調下,三東筑工成功牽手山東大學,成立了“博士后創新基地和新型建筑產業融合研究中心”。通過人才與技術的深入合作,破解了技術瓶頸,新產品顏色均勻、光滑無氣孔,大大降低了后期維護成本。



引入最新科研成果 創新生產工藝


但隨著合作深入,雙方又遇到了行業共性的難題。企業總經理房澤志介紹說,“傳統的裝配式現在技術上存在兩個痛點,一個痛點是施工速度并不快,再一個痛點是因為有現場的濕式連接,所以施工質量和安全很難保證。”


針對這兩個痛點,校企雙方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對生產工藝進行了技術升級,由傳統的濕式連接,升級為干式連接,在效率、質量、節能等方面實現了新突破。



“施工速度提高了,傳統裝配式建筑施工速度一般是7天一層,我們現在的干式連接施工速度提高到3天一層。”房澤志告訴記者,工藝改進以后,施工質量更有保證了,大約有70%的構件可以周轉使用,更加節能環保。


不僅如此,校企雙方還合作研發了模塊化集成技術,在車間生產零構件然后進行現場組裝,像搭積木一樣蓋房子,大大節省了施工時間。“在傳統的施工技術中,一間五六平方米的衛生間需要八到十天的工期,但是采用模塊化集成技術組裝完成的衛生間,只需要兩天就能完成。”企業營銷拓展部經理辛家凱說到。


5大工程獲省級裝配式示范工程榮譽和獎補資金


根據《山東省綠色建筑促進辦法》等政策文件,到2020年,新建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要達到25%以上,棚改安置住房、政府投資工程及大型公共建筑要全面按照裝配式建筑標準建設,商品住宅要全面推行預制樓梯、疊合樓板。目前,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取得了初步成效。


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管理部副部長劉萬起告訴記者:“目前一大批裝配式建筑工程現已完工或者正在建設,譬如三東筑工辦公樓項目、太陽能德州小鎮超級大棚、德建集團裝配式建筑產業園綜合辦公樓、德建鋼結構產業園辦公樓和英才家園項目,這5個工程都獲得了省級裝配式示范工程榮譽和獎補資金。”


在滿足本地市場需求的同時,德州經開區的裝配式建筑產業不斷向河北及京津冀地區擴展,2022年北京冬奧村人才公寓項目所用剪力墻板、預制樓梯、預制疊合板等構件均由德州企業提供。未來,德州經開區將立足產學研合作,深入推廣裝配式建筑產業,以工業化制造的方式,全面革新建筑生產方式,切實踐行綠色建筑產業新理念。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