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深圳:以特區先行精神 打造建筑產業化發展示范樣本

 二維碼 39



  深圳,這個改革開放的窗口之城剛剛迎來特區成立40周年的高光時刻。

  40年間,一個小小的漁村發展為國際化創新型都市,書寫了世界城市發展史的奇跡;40年來,深圳建設行業高舉改革開放、先行先試、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從“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到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深圳模式”,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先行促示范,持續打造建筑業改革的“深圳樣本”。

  歷經十余年探索實踐,通過政策引領、市場運作、行業自律,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裝配式建筑“深圳模式”,開創了全國領先的良好局面,不斷釋放先行示范效應。2020年上半年,全市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57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近100%,占全市房屋新開工總面積的30.7%,裝配式建筑總建設規模近3000萬平方米。

一條路線促現行

  先行先試、敢為人先,是特區精神內核。

  隨著城市建設進入新時期,深圳早在2002年便成立了全市住宅產業化工作領導小組,并于2006年獲批成為全國首個“住宅產業化綜合試點城市”。近年來,更是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2017年再次獲評全國首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從首個“試點”到首批“示范”,深圳探索了多個第一:

  2009年首次在21萬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上探索裝配式技術的規模化應用,為全國裝配式建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同時以聯合體招投標方式,探索了工程總承包(EPC)項目管理模式的雛形;

  2012年首創保障性住房標準化、工業化戶型;

  2015年計算細則首次提出以裝配率涵蓋多項建筑工業化措施的評價方式,通過大量項目實踐走出了居住建筑“PC+鋁模”的技術路線,2018年再次提出更全面科學的評分體系;

  2017年首創全國首個裝配式建筑專業技術職稱,為全國裝配式建筑人才培養與評價填補空白、引領方向……

  多個“首創”的背后,是始終一以貫之的發展路線,即“兩提兩減”、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深圳始終將“兩提兩減”,即提高質量、提高效率、減少人工和節能減排放在首位,探索高層和超高層建筑背景下工廠預制結合現澆工業化等因地制宜的技術路線,踐行“從保障房到普通商品房、從居住建筑到公共建筑”循序漸進的政策路線,持續夯實裝配式建筑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多方合力共示范

  開放多元、市場主體、活力十足,是特區獨有氛圍。十余年來,深圳裝配式建筑發展得益于“政策引領+市場運作+行業自律”的多方合力。

  深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秉持“強引領、強服務”理念,一方面將3%建筑面積獎勵、1/3提前預售等激勵政策與剛性約束相結合,另一方面不斷完善裝配式建筑設計、生產、施工和驗收等配套政策和標準體系,并首創裝配式建筑項目技術認定、全過程技術服務等。截至目前,已發布實施了15個系列政策文件、13部地方和團體標準,政策與標準體系基本建成。

  而以一批本土龍頭房企,更為深圳裝配式建筑發展注入了內生動力。華陽國際作為全國首批設計類住宅產業化示范基地企業之一,實現了“設計+施工總包+部品生產+全過程咨詢”的鏈條集成。中建科工在全國建成5大制造基地,還積極承接“一帶一路”重要合作國家巴布亞新幾內亞的EPC項目。龍頭企業示范輻射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整體發展,29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省、市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產業配套日益成熟。

  行業自律水平是評價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深圳早在2003年便成立了深圳市建筑產業化協會(簡稱“深建產協”)。作為國內裝配式建筑領域運行時間最長的行業協會,協會近年來積極“補位而不越位”:在團體標準制定方面,2017年,率先發布了首部裝配式建筑團體標準,現已完成8項團標發布。在人才培養方面,2017年率先創設全國首個裝配式建筑專業技術職稱,2018年增設至正高級;公益培訓覆蓋5萬余人次;率先開展多工種、系列化產業工人實訓,現已建成7個實訓基地。在行業自律方面,在預制混凝土構件取消企業資質、生產供應跨區域的背景下,首創“登記管理+星級評價”的行業自律管理體系,引導行業有序發展,目前,該項工作已在全國10余個城市地區推廣應用。

一個初心勇向前

  務實奉獻、以人為本,“來了就是深圳人”,是特區的赤誠之心。

  打造民生幸福標桿也正是深圳建設行業變革的不渝初心與使命追求。面對“如何提高工程質量、提升建設科技水平、打造老百姓滿意的建筑產品”課題,深圳建設行業以實際行動作答,打造出了龍悅居三期、朗僑峰居、裕景幸福花園和華潤城潤府三期等一批全國“響當當”的裝配式建筑項目。

  細細數來、初心易見。2010年“十大重點民生工程”龍悅居三期,是全國首批大規模實施裝配式建筑技術的項目之一、首批綠色建筑三星級保障房項目之一;裕璟幸福家園是首批采用EPC總承包模式的裝配式保障性住房之一、華南地區預制率和裝配率最高的裝配式建筑項目之一,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裝配式建筑現場交流觀摩項目;華潤潤府三期是全國建筑高度最高的裝配式住宅項目之一,也是全省裝配式建筑示范觀摩項目;長圳公共住房及其附屬工程項目是目前在建的全國最大裝配式建筑公共住房項目之一;漢京金融中心是目前全球第一高的全鋼結構建筑;龍華中心變電站是華南地區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預制率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

  建筑好不好,住戶說了算。近年來,政府部門、協會、企業多次入戶走訪,挨家挨戶聽取住戶居住感受。2019年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與行業協會、相關參建企業一同回訪了龍悅居三期、朗僑峰居項目,深入多個住戶家庭,了解住戶真實的居住效果和感受,住戶們對裝配式建造的住宅品質、居住環境紛紛點贊。

  2020年,站在21世紀新十年的起點,面向“十四五”即將開局,40年后改革開放再出發,深圳再一次肩負起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使命,深圳裝配式建筑發展必將繼續“不忘初心”,持續向綠色化、工業化、智慧化、國際化方向,不斷為全國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樣本。


來源:中國建設報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