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架與運城建工強強聯合“裝配”綠色未來 二維碼
52
輕輕按下按鈕,一塊塊鋼板即被送上傳送帶;火焰噴吐,沉重的百煉鋼被輾轉切割、組立對中;電弧閃爍,吊掛的機械手上下翻飛、焊接矯形,轉眼之間,一個個H型鋼柱成品自動下線。日前,在運城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已建成投產的車間一角,記者見證了一塊鋼板從原料加工到產品成型的奇幻之旅。 與這塊鋼板一樣,這里幾年前還只是一片荒地。2017年8月,山西省百強企業運城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運城建工),與中國鋼結構行業頂尖企業浙江東南網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南網架),共同發起成立華兆東南(運城)綠色建筑集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兆東南),全力實施運城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項目。用預制部品部件在施工現場裝配而成的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該產業基地項目是華兆東南變革傳統建造方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運城市、山西省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工程。 “5年要領先,10年不落伍,我們的目標是建設國內最先進的高端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產業基地,把運城打造成為全國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華兆東南常務副總經理鐘永來介紹說,項目分為兩期,一期用地約700畝,總投資20億元,于2018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產品涵蓋鋼結構、樓承板、裝配式墻體、集成裝修、集成衛浴、新型門窗等產業。基地建成后,將提供鋼結構綠色建筑全產業鏈供應、集成、一站式裝配服務。 2019年1月,中重型鋼結構生產車間的第一根鋼柱起吊。如同那塊震撼變身的鋼板,短短1年多時間,基地華麗漸變:凈高18米、占地3萬平方米的中重型鋼結構大型廠房拔地而起,一條條先進生產線安裝到位;2019年7月1日,第一根鋼梁焊接下線;同年10月1日,基地正式投產。此后3個月,該車間承接了北京冬奧會“冰雪小鎮”桁架樓承板、運城機場改擴建項目、山西建龍130萬噸棒材項目和大運汽車總裝車間等重點工程,實現產值3000余萬元。生產反哺建設,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的綠色建材生產區也很快宣告封頂。 “主體已完工,外圍護系統已完成60%,地面設備基礎安裝基本完工。”走進基地北側2萬平方米的重型鋼結構車間,只見工人們揮汗如雨,正加緊施工。“后期項目主體結構、維護結構所需鋼構件,以及瀝青、商品混凝土、水穩、預拌砂漿已全部實現自給自足,工期可控!”項目經理劉明玉告訴記者,基地已完成投資5億元,完成建設8萬余平方米。 “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具有傳統建筑無可比擬的優勢,不僅節能節地節材,節約人工,減少建筑垃圾,還有抗震性能好、建設周期短、工程精度高、得房率高、綠色環保等優點,能切實改變傳統建筑業高耗能、低效益的模式。”技術研發部經理李曉東說。 東南網架與運城建工的強強聯合,為華兆東南注入了磅礴的發展動力。以東南網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為依托,公司集聚了大批高端創新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掌握了復雜形體超高層建造技術、大直徑鋼管制造技術等行業領先的十大核心技術。其中,桁架式多腔體鋼板組合剪力墻技術體系榮獲二十余項國家專利,是國內最先進的裝配式住宅成套體系之一,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立足運城,覆蓋山西,輻射整個西北地區,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生產制造裝配式鋼結構10萬噸,PC部品部件20萬平方米,可裝配房屋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預計實現工業總產值50億元,實現稅費2億元,直接提供就業崗位1000個。”鐘永來告訴記者,華兆東南將全力打造山西建筑產業轉型升級標桿企業,推動山西建筑品位升級提檔。 華兆集成連廣宇,東南裝配再開疆。華兆東南這個為裝配式建筑產業而生的企業,如同一個用集成插上雙翼,為裝配開啟未來的造夢車間,正朝著更輕更快更環保的綠色裝配式建筑振翅翱翔。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