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裝配率88%!這樣的綠色建造預示未來?

 二維碼 39

什么模式讓現場建設


節(jié)約了50%以上的時間?


什么技術讓“拼積木”式建筑


裝配率高達88%?


什么平臺集成信息成果


實現了智慧建造?



初夏之際,南海之濱,


一座代表深圳東部新形象、


總建筑面積約13.3萬平方米的


全國首個EPC裝配式鋼結構


會展和酒店綜合體項目,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竣工投用。


這是由中國建筑旗下


中建科技實施EPC總承包,


中建二局、中建鋼構、中建裝飾、中建電子


參建的深圳坪山高新區(qū)綜合服務中心,


發(fā)揮了裝配式建筑全產業(yè)鏈優(yōu)勢,


智慧平臺,綠色建造,


與傳統建筑大“不一樣”。


image.png


不一樣的模式


REMPC一體化建造模式




深圳坪山高新區(qū)綜合服務中心項目


位于深圳坪山區(qū)燕子湖片區(qū),


包括會展中心、會議中心、星級酒店三部分。


整體設計源于“開放建筑”的理念,


以“群落”形式布局,


利用裝配式建筑獨有優(yōu)勢,


可實現空間變換靈活,


滿足會議、展覽、文體活動等多功能使用。


image.png


為了在規(guī)定工期內


高質量完成這項大體量工程,


曾參與敦煌文博會主場館建設的項目團隊


優(yōu)化升級在裕璟幸福家園項目上創(chuàng)新形成的


“研發(fā)+設計+制造+采購+施工裝配”的


REMPC一體化建造模式,


創(chuàng)造了“坪山模式”,


僅用不到一年時間,


就向深圳兩級政府交上了滿意答卷。


image.png


依托中建裝配式建筑設計研究院


深圳分院的設計優(yōu)勢,


通過REMPC模式下的并行設計方式,


項目僅用44個工作日就完成了


18個專業(yè)的施工圖設計。



項目的柱、梁、GRC、


玻璃幕墻、內隔墻、樓梯


及機電、裝修系統構件


均在工廠內預制完成,


再運到現場“搭積木”。


這種工業(yè)化的建造方式,


大大降低了各工序穿插造成的時間耗損,


比傳統現澆方式節(jié)約50%以上現場建設時間,


同時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了資源、保護了環(huán)境。


不一樣的技術


BIM+裝配式全鋼結構技術體系



裝配式技術——結構


作為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fā)計劃示范工程,


項目采用BIM+裝配式全鋼結構技術體系,


會展中心裝配率88%,


酒店區(qū)域裝配率83%。


主體結構采用全鋼結構裝配式施工,


13.3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


1.7萬噸鋼結構的連接節(jié)點


均選用標準化、定型化的節(jié)點,


生產及裝配更加高效。


裝配式技術——機電


墻板、天花板、地面等部分施工


采用地面架空、墻面干掛等技術,


實現了“干作業(yè)、免抹灰”,


避免大面積濕作業(yè)帶來的弊端,


所有材料提前定尺、提前下料,


現場裝配、快速環(huán)保。


image.png

裝配式技術——幕墻


外圍護采用通高超大單元


玻璃幕墻及GRC掛板體系,


施工時先在地面拼接成鋼框架,


再將玻璃安裝到鋼框架上并固定,


最后利用吊車掛裝實現裝配式施工。



項目還廣泛應用中建科技研發(fā)的


“質量安全巡檢APP”


進行勞務實名制和人員跟蹤定位,


應用“精靈4RTK高精度無人機”


進行遠程監(jiān)控,


采用點云掃描技術,


全過程把控施工質量,


實現了毫米級誤差管控。


不一樣的平臺


裝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平臺



image.png


該項目示范應用了


由中國建筑自主研發(fā)、


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


裝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平臺。


image.png


該平臺包括數字設計、云筑網購、智能工廠、


智慧工地、幸??臻g五大模塊,


將設計、生產、施工的需求和


建筑、結構、機電、內裝各專業(yè)設計成果,


集成到一個統一的建筑信息模型系統之中,


可應用于采購、生產、運輸、施工各環(huán)節(jié),


實現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


各參與方的全過程信息交互連接。


image.png


設計階段,將項目BIM模型


輕量化處理后上傳到服務器,


利用數據交互實現資源共享,


使數字化設計成果全面服務于后續(xù)建設過程。


image.png


制造階段,生成構件唯一二維碼,


實現了對1.13萬個構件的全生命周期追溯,


解決了270余項構件運輸、安裝、質量問題。


采購階段,進行數據提取和加工,


自動生成工程量及造價清單,


并直接完成44項在線招采工作。


image.png


裝配階段,對預制構件的安裝、


灌漿工序進行系統化施工模擬,


提前發(fā)現、解決各節(jié)點施工問題,


有力提高了裝配效率和質量。


運維階段,建筑的質保、


維護、改造均有跡可循,


為打造智慧社區(qū)、智慧城市奠定了基礎。


image.png


項目還首次示范應用了


由中建科技自主研發(fā)的


全國首臺裝配式智能建造機器人,


實現了對輕鋼龍骨內隔墻自動化安裝,


走出了踐行“中國制造2025”、


對標“工業(yè)4.0”的堅實步伐。


來源:中國建筑融媒體中心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