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變局之下 中國建筑業的變與不變 二維碼
10
主持人: 陳幼年 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原副巡視員、安徽省建設行業質量與安全協會會長 對話嘉賓: 李里丁 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史志與企業文化分會會長 蘇躍華 甘肅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王鵬翊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姚 斌 重慶大江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主持人:在新時期,全行業必須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準確認識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思想內涵,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深刻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階段性新特點新任務,緊扣貫徹新發展理念,于新變局中構建新發展格局。 新變局之下 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主持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帶來了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建筑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中國建造”品牌,如何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準確把握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非常關鍵。請大家結合《建議》,談一談在新變局中如何構建發展新格局。 李里丁:此次討論的主題是“變與不變”。不變的有兩方面:一是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二是建筑業創新發展、改革轉型的勇氣和精神沒有變。一直在變化的有三方面:一是“十三五”時期,很多國有企業完成了改制。通過并購等方式,有的企業實現了上市。行業企業向現代化企業邁進的步伐從未停止,一大批實力強、潛力足的企業涌現出來。二是建筑業企業在商業模式上發生了很大變化,紛紛從單一的建筑施工向投資、設計、施工、運營一體化模式轉變,成為了“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務商”。三是建筑業發展質量大幅提升,受到了廣泛認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指出:這一年,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繼續改變著中國的面貌。將“中國建造”和“中國制造”“中國創造”并列提出,是對全行業全面深化改革所取得成績的肯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我國擘畫了發展新圖景,也對建筑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十四五”期間,要構建發展新格局,一是要在前期改制、模式創新的基礎上,推動生產方式改革,加快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抓住新技術發展機遇,向建筑產業現代化轉型,達到調整生產關系的目標。這不僅僅是生產力的創新,更是生產關系的變革。二是加快管理方式變革,改變粗放型發展模式,走“以品質創造品牌、以管理獲取利潤”發展道路。三是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力度,一方面要培養懂管理、懂業務、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解決建筑農民工身份歸屬問題,加快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蘇躍華:《建議》強調要“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在新時期,國有建筑業企業要構建發展新格局,必須落實《建議》要求,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近年來,甘肅建投在集團層面推進“建”改“投”,以“投”為引領、以“建”為依托,由工程承建商向投資商、運營商、服務商改革轉型。我們深刻認識到,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一分子,持續發展是根本,為此,甘肅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致力于激發企業發展活力,重點做好以下幾點工作:一是規范法人治理體系,聚焦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董事會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理清黨委會、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權界限,明確各自的治理責任、決策程序、行權方式、工作內容。二是明確總部以“投”為引領,二級單位以“建”為實體,突出總部的投資引領帶動作用,總部和二級單位形成錯位發展。三是實施任期制契約化管理改革,細化經理層的權力、責任和義務,激發內生動力。四是推進內部資源整合,壓縮管理層級,持續加大內部資源整合力度,加快清理低效無效資產,提高管理運營效率。與此同時,還把“四個轉化率”(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提升投資回報率、提升合同轉化率、提升利潤轉化率)“兩個優化”(工程項目設計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優化)作為強化管理的重要抓手,以精細化管理促進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姚 斌:《建議》強調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就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我對其中的兩點深有感觸:一是要“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壁壘,完善促進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法律環境和政策體系”。近年來,隨著“放管服”改革的不斷深入,利好行業發展的政策密集出臺,營商環境持續優化。2020年,《建設工程企業資質標準框架(征求意見稿)》發布,大幅壓減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對中小企業是極大利好,有利于企業孵化和成長。中小企業發展往往受制于三個因素:管理能力不足,無法管理更多業務;管理團隊培養難,企業發展戰略得不到支撐;融資難,無法開拓新市場。目前,在破除民營企業發展的障礙方面,國家出臺的政策非常有力。二是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弘揚企業家精神、保護企業產權、維護企業家權益,為民營企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信心,有利于全行業齊心協力,為建筑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王鵬翊:《建議》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對于建筑業而言,創新本質上就是技術和業務的融合。創新,一是看技術本身的發展,二是看技術與業務融合的程度。當前,技術發展迅速,比如BIM(建筑信息模型)、智慧工地技術逐步成熟,但在與業務結合方面并不理想,我國建筑業數字化應用水平還有待提高。所以,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重心不僅在技術,而在于建筑業企業如何抓住技術帶來的機遇。 建筑業企業應當明白,技術的變革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