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王玉志:大力發展租賃住房 加快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和智能建造

 二維碼 5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保障好群眾住房需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通過增加土地供應、安排專項資金、集中建設等辦法,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 王玉志


“住房問題關系民生福祉。發展租賃住房,增加租賃住房有效供給,是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的有效途徑?!比珖舜蟠?、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王玉志在接受《中國建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統籌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建設數字中國。


結合工作實際,王玉志對此深有思考。“建筑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近年來,我國建筑業持續快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建造能力不斷增強,2020年建筑業總產值達到26.4萬億元,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但長期以來,建筑業發展主要依賴資源要素投入、大規模投資拉動,建筑工業化、信息化水平較低,生產方式粗放、勞動效率不高、資源消耗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突出,迫切需要走出一條內涵集約式高質量發展新路?!蓖跤裰緦Ρ緢笥浾弑硎?。


綜合運用多種手段

加快推進租賃住房發展


記者獲悉,今年兩會,王玉志帶來了《關于大力發展租賃住房的建議》。


王玉志介紹,近年來,山東省積極探索“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住房制度的有效實現形式,統籌住房市場和住房保障兩個體系,積極培育住房租賃市場,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著力解決大城市住房問題。重點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夯實政策基礎。一是山東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了7方面24條具體政策措施,明確了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目標和路徑,各設區市制定出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二是編制并大力推廣實施《山東省住房租賃合同示范文本》,明確出租人、承租人、租賃企業、經紀機構等市場各參與主體的責任和義務,保障租賃關系相對穩定。三是編制發布了全國首個住房租賃團體標準《住房租賃經營服務規范》,進一步規范企業行為、促進行業發展。四是出臺了支持重點中小企業利用自有產權待建土地配建產業配套住房的指導意見,解決企業職工和引進人才居住問題,促進職住平衡。


支持企業發展。一是公布了全省首批32家住房租賃國有重點企業名單,山東省建行、省工行等金融機構與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鼓勵企業做大做強。二是在山東省房協內成立房地產租賃與公寓管理專委會,大力扶持民營住房租賃品牌企業發展。目前,已有100多家機構開展住房長租業務,經營面積達260萬平方米。


穩妥推進試點。濟南、青島作為中央財政支持發展住房租賃試點城市,出臺了《關于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統籌推進試點項目建設。積極搭建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已有一批住房租賃企業、經紀機構及門店登記備案。青島市積極推進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工作。


規范市場秩序。整頓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開展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王玉志告訴記者,目前租賃住房發展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問題和不足。一是大城市租賃住房供給不足,特別是面向新市民、青年人、基本公共服務人員且位置較好的政策性租賃住房不足。二是租賃住房投資回報率低、周期長,企業投資動力不強。據調查,普通住宅租金年回報率一般在3%以下,公寓年回報率一般在5%以下,企業如以重資產投入,回收周期約為30至40年。三是住房租賃企業整體稅負較高,影響了住房租賃發展。據租賃企業反映,目前住房租賃繳納的房產稅、增值稅、增值稅附加、印花稅、企業所得稅等仍占到了租金收入的20%左右。四是配套政策不完善,落實不到位。盡管國家已有明確的政策支持導向,但具體的土地、規劃、財稅、金融等配套政策跟進不夠及時,政策落地還有一定距離。租購同權受公共服務資源條件限制,落地難度大。五是住房租賃立法滯后,市場秩序不規范。


聚焦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王玉志建議,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稅收、金融等多種手段,加快推進租賃住房發展。他具體建議:


加大租賃住房供給力度。一是有效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加大對中低收入家庭租賃補貼力度,覆蓋新就業人員和基本公共服務人員,減少公租房實物供給。在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大力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地方政府抓好項目、土地、資金統籌,鼓勵企事業單位充分利用自有閑置土地建設政策性租賃住房,允許企業將商業用房、工業用房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二是支持企業投資建設租賃住房。通過單列土地租賃住房用地計劃,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按年繳納土地出讓金等,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投資回報,激勵企業開發建設租賃住房。


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國家從租賃住房供應、租賃主體管理、租賃權益保障等多個方面制定實施切實可行的政策。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財政稅收、金融等部門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增加土地供應,加大財政支持,降低稅費負擔,擴大融資渠道,提供信貸支持,使各項配套政策正向激勵落地見效。


加快立法進度,規范市場行為。國家層面盡快出臺《住房租賃管理條例》,為行業監管提供法律支撐。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快培育專業化、規?;》孔赓U企業,大力發展長租房市場,建立健全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持續整頓市場秩序,規范市場行為。


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

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王玉志長期以來高度關注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今年兩會還帶來了《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和智能建造 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數字化發展。


目前,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5G和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臻成熟,并加速向各領域、各行業全面融合滲透,成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202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印發了《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促進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


王玉志對本報記者介紹,“十三五”以來,山東省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業化、智能建造快速推進,省政府頒布了綠色建筑促進辦法,出臺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入選鋼結構裝配式住宅試點省,累計建成綠色建筑4.43億平方米,開工裝配式建筑1.12億平方米,創建裝配式建筑國家示范城市7個、產業基地34個。2020年,山東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深化建筑業改革,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全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49萬億元,同比增長4.8%;帶動了300多萬人就業,支柱產業作用日益凸顯。


王玉志指出,在新型建筑工業化、智能建造發展方面,目前還存在一些短板:


發展機制不夠健全。對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大,適宜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設計、生產、施工、監理、驗收等全過程監管機制尚未建立。


產業支撐能力不夠強。智能建造、建筑工業化整體處于起步推廣階段,部品部件標準化、通用化程度較低,企業多而不強,缺少龍頭企業,設計、施工、技能工人等人才隊伍依然匱乏。


市場主體動力不夠足。與傳統的建造方式相比,智能建造、裝配式建造科研投入大,推廣階段建設規模小、成本高,影響了市場主體的積極性。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王玉志提出以下建議:


完善頂層設計。從國家層面完善與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業化相關的設計選型標準、主要構件尺寸指南、不同建筑類型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體系。出臺針對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業化的金融、財政、稅費、土地、環保等扶持措施,將全面應用預制樓板、預制樓梯、預制內墻等成熟工業化構件產品列為有關建筑設計、施工標準規范強制性條文。同時,健全與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相適應工程監管服務機制。


發展產業園區。支持山東開展國家級產業園區創建活動,推進集科研開發、產品生產、應用展示、技能培訓、物流運輸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產業園區建設。


發展平臺經濟。支持山東優勢互聯網企業聯合有關協會團體、骨干建筑企業建立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選擇部分城市、企業開展建設應用試點,打造一批集服務交易、協同管理、信息集成功能于一體的平臺應用范例。


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建立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和智能建造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機制,大力培養裝配式混凝土和鋼結構建筑設計、施工、監理人才,尤其是培養既懂土木建造、又懂數字化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培育壯大新型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為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隊伍支撐。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