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綠色債券支持綠色建筑

 二維碼 6

作者|馬險峰「中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文章|《中國金融》2021年第8期


建筑是全球公認的三大能源消費領域之一,減排潛力巨大。推動建筑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是我國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選擇。


綠色債券支持綠色建筑的前景廣闊


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是我國經濟綠色低碳發展的必然要求。建筑領域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迫在眉睫?!笆奈濉币巹澖ㄗh明確提出“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發展綠色建筑”。工業、交通和建筑被公認為全球三大“能耗大戶”。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統計,2018年我國建筑全過程能耗總量(包括建材生產、施工、運行各階段的能耗)為21.5億噸標準煤,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46.5%;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總量高達49.3億噸二氧化碳,占全國碳排放的51.3%。與此同時,三大能耗領域中,建筑減排潛力最大。據世界銀行統計,到2030年前全球要實現節能減排目標,70%的減排潛力在建筑節能方面。


綠色建筑發展的融資需求巨大。2020年,住建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聯合印發的《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強調,到2022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70%。但從當前實踐看,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長期主要依靠行政力量和財政資金,還存在巨大的融資需求缺口,需要創新市場化融資手段。據住建部估計,“十四五”期間,我國一星級以上的綠色建筑若每年建設4億~6億平方米,相應每年綠色建筑開發投入資金需求為3萬億~5萬億元,再加上既有建筑綠色改造,資金需求將更大。世界銀行研究顯示,綠色建筑的潛在市場達17.5萬億美元,其中超過16萬億美元的機會在東亞地區,我國市場融資需求規模巨大。仲量聯行、世邦魏里仕等國際房地產咨詢機構研究認為,與普通建筑相比,未來在中國投資綠色建筑將獲得超額收益。


綠色債券是我國推進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專門針對綠色項目而設立的金融工具,相比綠色信貸,其時間期限更長,有助于緩解綠色建筑項目融資中面臨的周期較長和期限錯配問題。自2015年以來,我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迅速,截至2020年末,存量規模位居全球第二。2021年4月,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證監會聯合發布《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統一了我國現行綠色債券標準,更好地實現了與國際標準的接軌。我國綠色債券市場將越來越受到境內外投資者的普遍關注。


在支持綠色建筑方面,我國《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15年版)》《綠色債券發行指引》《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等標準目錄始終包含綠色建筑領域。在三個文件的基礎上,《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延續了對綠色建筑領域的支持,對綠色建筑材料制造項目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項目說明和支持條件。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