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打造中國建造品牌的重要切口 二維碼
4
作為推動我國新型建筑工業化的重要途徑、促進我國建筑業加快轉向低碳化發展的重要抓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近年來備受各方面高度關注和重視,政策支撐體系和試點項目建設等推進速度不斷加快。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隨后全國各地也都印發了地方版實施或指導意見。在此基礎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19年正式批復同意在浙江、山東、四川、湖南、江西、河南、青海等7省份開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 2020年7月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關于同意開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的函》中表示,同意將廣東省湛江市東盛路南側鋼結構公租房項目、浙江紹興市越城區官渡3號地塊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工程項目列為“國家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項目。” 針對這兩個國家級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項目,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上述函件中還特別要求,要以推進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解決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為首要任務,盡快探索出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推進模式;廣東和浙江兩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督促有關單位按照試點方案明確的試點目標和重點任務,抓緊推進試點工作,并及時總結經驗做法。 在一系列頂層設計引領下,各試點省份紛紛出臺了各類優惠、鼓勵、支持政策,并確定了本省區域內的試點城市和試點項目。自上而下一整套有關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的政策支持體系建設,對于提高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比例、完善鋼結構產業鏈發展、推動鋼結構加快形成技術標準體系、推進技術進步、完善工程監管模式、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加快人才體系建設等,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以廣東省湛江市東盛路南側鋼結構公租房項目為例,該項目在建造過程中圍繞設計、施工、工藝、設備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創新,實現了“工廠智能化預制、現場裝配化安裝”,并采用業內先進的管理模式,運用了智能制造、BIM施工等技術。經粗步測算,與傳統混凝土現澆結構相比,該項目工期節約20%,主體結構+二次結構勞動力節約40%,得房率增加3%,建筑垃圾減少30%,碳排放減少50%,在項目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速度達3天一層。 “這個項目是我們在鋼結構裝配式領域的最新成果,我們針對湛江市實際情況,研發了一套適用于沿海臺風高發、多發地區的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技術體系,鋼構件實現了工廠智能加工,我們還積極探索現場工業化施工,研發并應用墻板安裝機器人等圍護體系施工設備,原本需要6~7人安裝的3.5米ALC墻板,采用墻板安裝機器人后僅需兩人就可完成從抓板、運板、裝板的全過程施工,單塊墻板安裝時間為5分鐘左右,單塊墻板立板效率提高近80%。墻板無塵切割設備可以大大降低施工現場墻板切割產生的粉塵,切割精度可控制在±1毫米,實現了現場裝配效率和質量的全面提升。”中建科工集團負責該項目的負責人介紹說。 基于廣東省湛江市東盛路南側鋼結構公租房項目的創新實踐,日前由中國建筑業協會、湛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主辦的“全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項目觀摩及技術交流會”舉行。中國建筑業協會會長齊驥表示,鋼結構作為綠色建材,回收利用率高,從建筑全生命周期考慮,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作用,大力推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發展可謂恰逢其時。“接下來還要進一步以推進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解決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為首要任務,盡快探索出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推進模式,為促進住宅產業化和新型建筑工業化轉型發展貢獻裝配式力量。” 據統計,2020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共計6.3億㎡,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約為20.5%。從結構形式看,新開工鋼結構裝配式建筑1.9億㎡,占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的比例為30.2%。其中,新開工鋼結構裝配式住宅1206萬㎡,占裝配式建筑總量的1.9%。“十四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推廣裝配式建筑和鋼結構住宅,建設低碳城市,從這個意義上講,推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發展正逢其時,也是打造中國建造品牌的重要切口。 針對下一步如何更好推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發展,多位業內專家表示,要著力把握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在前期試點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人才扶持的支撐力度,推動試點地區、試點項目加大技術創新,完善標準體系,形成完善配套產業發展體系;加強部門協同,完善鋼結構住宅產業體系,從規劃、土地、金融、財稅等方面,推動鋼結構住宅落地生根;推廣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培育產業生態,加強鋼結構住宅宣傳推廣力度,提升鋼結構建筑的認知,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在標準化協同方面,業內專家建議要進一步健全鋼結構住宅標準體系,在設計、裝修、建造、使用、維護的全過程中建議相對完善的操作規范,進一步統一鋼結構住宅的建設體系,以標準化建設為引領,推動全產業鏈的融合發展。 在建造組織方面,要加快功能建設方面的配合,大力推動工程總承包模式,積極推行全裝修、成品交付,鼓勵企業充分發揮技術優勢,推動行業企業加強技術攻關,著力解決關鍵問題,推動鋼結構住宅項目品牌提升,建設一批成規模、大開間的高品質鋼結構住宅。 “此外還要加快建立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技術創新平臺,重點扶持和培育有實力的鋼結構裝配式住宅設計、咨詢和施工總承包企業,全面發揮鋼結構在建筑業綠色轉型升級中的主導作用。”齊驥表示。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總工程師陳天翼分析認為,當前鋼結構在一些大跨度、大空間公共建筑、工業建筑、城市超高層寫字樓的應用較多,在住宅領域的應用還沒有完全推開,總體比例還比較低,還有一些瓶頸問題需要解決,如鋼結構建筑防火、防腐等性能與技術措施以及鋼結構住宅在圍護體系、材料性能、連接工藝等方面的關鍵技術,還有待突破。 來源:中國建設報裝配式建筑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