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裝配式市場趨勢,擺脫“伐開心”! 二維碼
14
眾所周知,裝配式建筑已然成為中國建筑市場的大勢所趨,新的建筑形式將會給已成紅海的建筑工程行業帶來新的機會,那么如何把握機會,在競爭之中獲得優勢,甚至實現彎道超車?小編認為解讀國家及各地區相關的政策文件,借鑒先進城市的發展經驗不失為一條穩妥的捷徑。 2016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的71號文件,力爭使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2017年3月,住建部印發《“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辦法》《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管理辦法》的公告,公告進一步明確階段性工作目標,落實重點任務,強化保障措施。2018年3月住建部印發2018年工作要點通知,通知規定積極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并開展裝配式超低能耗高品質綠色建筑示范。從以上政策文件可以看出國家在不斷完善裝配式建筑體系,設定階段性的政策目標及要求,說明裝配式建筑將在中國建筑市場上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與此同時,各地方城市也出臺了一系列關于裝配式建筑的推進政策,我們選取了部分城市自2013年以來的相關政策匯總。 從以上三個城市關于裝配式政策的演變我們推測裝配式建筑未來的發展趨勢。 比重 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重將不斷增加,如上海地區由2014年的25%至2018年符合條件項目的100%,北京市由2018年的20%到2020年預計目標的30%。 細分市場 裝配式建筑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政府投資的保障性住房逐步向其他細分市場擴展,如上海從2014年民用建筑領域逐步推進至工業建筑、交通建筑及民防工程,北京從2014年的保障性住房逐步推進至民用建筑。 分區推進 地方政府結合所轄區域實際情況,優先推動適宜條件地區探索建設經驗,帶動其他地區,最終實現全地區共同發展,如上海從2016年由外環線以內擴展至外環線外,杭州市2017年蕭山(大江東)、余杭、富陽和臨安為積極推進區,實施比例30%;桐廬、淳安和建德為鼓勵推進區,實施比例15%,2019-2020年達到30%;2021-2025年,除主城區其余城區裝配式建筑比例占新建建筑的30%。 01、保障房領域應用情況 首先是保障房,上海市于2015年發布了滬建管聯〔2015〕417 號文件,要求本市保障性住房應積極推進裝配式建設,落實《關于進一步強化綠色建筑發展推進力度提升建筑性能的若干規定》。2019年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提升本市保障性住房工業化建設水平的通知》,鼓勵“大開間”的設計理念,實現住宅空間的靈活性和可變性,推薦標準戶型設計,從而增加構件通用性,提高模具周轉率,降低建筑造價。 顧村安置房F-4地塊工程為2018年度上海市重大工程,位于寶山區顧村鎮滬太路以西、菊泉街以東、菊太路以南、已建愛建顧園以北,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74,27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21,889平方米(其中住宅約173,336平方米、2,344套,地下建筑面積44,550平方米),是由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公司設計,上海建工七建集團作為工程總承包。共17幢高層住宅樓,全部采用裝配整體式砼剪力墻結構,裝配建筑比例100%,單體預制率40%。PC構件設于標準層,主要預制構件為預制剪力墻、預制非承重墻、預制空調板、預制陽臺板、預制樓梯、預制疊合板等。本項目在前期預制構件深化階段,與甲方設計溝通,制定預制構件標準化構件庫,使此套模具不僅僅可以用在F-4D地塊,上海地產開發的所有保障房項目均可重復利用,大大提高了預制構件鋼模周轉率,降低了工程造價。 此外,該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還有九大亮點: ·工法樣板引入,直觀可視化交底 ·工具化外掛操作平臺,實現無腳手施工 ·承重外墻采用螺栓剪力墻,實現干式高效連接 ·非承重墻采用波紋盲孔連接,高效工作 ·PC+鋁模一體化施工,實現免抹灰效果 ·陽臺預留與人貨梯連接技術,可實現人貨梯與樓面水平進入 ·預制疊合樓板采用獨立支撐體系 ·實施同步云裝配項目管理平臺,提高信息化建造水平 ·現場安全文明標準高。 02、租賃住房領域應用情況 其次是租賃住房,2016年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關于本市裝配式建筑單體預制率和裝配率計算細則,細則要求上海新建租賃住房的單體預制率不低于40%或單體裝配率不低于60%,2017年發布了《關于明確本市自持租賃住房建設規范和相關管理要求的通知》,鼓勵圍合式布局,應以南北朝向為主,鼓勵采用標準化裝配式裝修,租賃住房地塊房屋套型應以中小套型為準,多層住宅建筑面積不大于90平方木、小高層住宅建筑面積不大于95平方米,高層住宅面積不大于100平方米。 張江科學城未來將圍繞“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創中心建設核心承載區”目標戰略,實現從“園區”向“城區”的總體轉型。本項目積極響應張江科技城的總體定位——以科創為特色,集創業工作、生活學習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現代新型宜居城區和市級公共中心,在開放街區的思路下探索“小尺度街坊”的實現方式。總建筑面積為185016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為130016平方米,是由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公司設計,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工程總承包。為實現項目高品質、高標準的使用要求,擬建三類戶型,可提供一至五人居住的公寓,為攜帶家屬回國創業的全球頂尖科學家、高級專家及領軍型人才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2016年上海發布的《上海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技術準則》,其中將租賃用地單獨劃出,列為Rr4(以獨立地段的供職工或學生居住的宿舍或單身公寓為主的住宅組團用地),這與黨中央、國務院“房住不炒”決策部署不謀而合,租賃市場已經成為建筑市場的發展趨勢之一。本項目采用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框架柱采用預制柱,框架梁采用預制疊合梁,樓板采用預制疊合樓板,樓梯全預制;剪力墻采用現澆,屋面層樓面采用全現澆結構,裝配式建筑單體預制率不低于40%。 03、工業廠房領域應用情況 再次是工業廠房,2019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日前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明確裝配式建筑實施范圍和相關工作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新建民用、工業建筑應全部按裝配式建筑要求實施。對于2016年4月1日以后完成報建或項目信息報送的項目,建筑單體預制率不低于40%或單體裝配率不低于60%。工業廠房是需要大跨空間特征的生產建筑,應選用合理的預制方案,嚴格控制鋼筋拉力值。此外,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構件吊裝方法、吊裝機械選用。 啟迪漕河涇(中山)科技園是由依托清華大學設立的啟迪控股在全球網絡的布局下,與漕河涇科技園和中山工業園共同出資組建的高新科技園區。占地面積為42,19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11,1991平方米,總投資額為5.29人民幣,包括22幢單層至12層高的研發建筑及生產廠房。由上海民港國際建筑設計有限公司進行設計,中國核工業第二四建設公司作為施工總承包,是上海松江區第一個高層裝配式廠房示范工程,裝配式實施比率為100%,單體預制裝配率均大于40%,是目前上海地區最大的工業裝配整體混凝土結構的裝配式建筑。 04、商業建筑領域應用情況 最后是商業建筑領域,2019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日前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明確裝配式建筑實施范圍和相關工作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新建民用、工業建筑應全部按裝配式建筑要求實施。 上海顓橋萬達廣場位于上海市閔行區都市路與顓興路交叉口,項目定位為集購物中心、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大型商業購物中心。項目用地面積4.6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約10.3萬平方米,地上4層(局部5層影院),是國內首例大型裝配式商業項目,首次將雙T板應用于商業項目,項目采用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框架結構,主要預制構件包括:預制疊合板、預制疊合梁、預制樓梯、預制疊合雙T板。該項目由上海天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設計,中建八局總承包公司第三經理部作為施工總承包。本項目于2015年底土地摘牌,土地出讓合同中明確本項目的單體預制率不少于30%,已達到當年上海市綠色建筑的相關發展要求及文件標準,目前上海市預制率要求已達到40%。項目亮點:本項目經過對雙T板、鋼筋桁架疊合板+次梁、SP預應力空心板三種方案的綜合對比分析,最終選用雙T板方案,技術參數為標準跨度8.1m,板寬為2.7m,肋距1.50m,肋高450mm,疊合層厚度60mm,重量5噸左右。實踐表明,雙T板具有良好的結構力學性能,明確的傳力層次,簡潔的幾何形狀,施工方便,縮短工期,降低綜合成本,在今后的商業項目中應用前景廣闊。 來源:DOTT犀點建設科技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