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發展新動能:“綠色”建筑,搭建低碳生活 、 二維碼
12
今年4月30日,山西省政府印發的《山西省“十四五”新裝備規劃》提出新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山西裝備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4500億元,年均增長12%,產業聚集程度顯著提高,新裝備規模效益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進一步強化,成為現代裝備制造業強國的重要支柱。 多年以來,過度依賴能源產業的山西,在經濟升級轉型及低碳發展上,面臨著迫切又艱巨的挑戰。以新舊動能轉換為牽引,積極引進培育高端裝備,在綠色新裝備制造上尋求新的產業增長極為其產業結構調整指引了方向。乘勢而上促轉型,發展綠色新裝備是落實“六新”的關鍵基礎,也是率先蹚新路,推動山西省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 “綠色”建筑,搭建低碳生活 在數控機床的指令中,一根根鋼筋、一張張鋼板變身樓承板、鋼梁、鋼柱、U型管件等建筑部件。走進山西建筑產業現代化瀟河園區智能制造車間,裝配式建筑的制造速度讓人驚嘆,一會工夫,一座鋼結構人行天橋就初現雛形。 不同于傳統建筑方式,裝配式建筑在降低碳排放、節能節材、縮短施工周期、提升建筑品質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賴忠毅說,裝配式建筑生產過程精確控制,杜絕了材料的浪費;組裝過程干凈環保,減少了建筑垃圾。其構件還可以重復利用,達到資源再生。 施工速度快,社會效益高,裝配式建筑成為山西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近年來,為發展智能建造,建設低碳城市,山西推動裝配式建筑標準化發展,出臺《山西省裝配式建筑設計導則》《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管理辦法》等措施,持續推動裝配式建筑項目落地,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建設。 補足短板,深度融合。裝配式技術標準體系逐步完善,研發成果不斷轉化,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骨干企業、人才持續增長,18個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投產,基本實現百公里運輸半徑全覆蓋和全產業鏈、全過程集成。從高樓大廈到鄉村田野,從市政設施到生活日常,都是裝配式產品應用的廣闊舞臺。 山西建投集團園區運營管理部部長程俊虎介紹,該集團產品覆蓋建筑、市政、公路、鐵路、電力等領域。其中,PC構件、PS構件、加氣混凝土制品、高精度鋁模板、高效節能門窗及裝配式裝修部品部件已廣泛應用于山西省裝配式高層住宅、辦公建筑、工業廠房、美麗鄉村等建設領域。“裝配式+數智化”模式也成為企業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展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