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數字三木·創造未來智能居住生活

 二維碼 53

200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極具前瞻性、創造性地作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決策,提出了"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智慧化"的數字福建建設目標,開創了數字省域建設的先河。2018年4月21日至25日在中國福州召開了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向峰會召開表示由衷的祝賀;峰會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立足現代化經濟體系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建設,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開放發展成果;此次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以“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為主題,打造信息化發展政策發布、電子政務和數字經濟發展成果展示、數字中國建設理論經驗和實踐交流三大平臺。


2019年5月6日至8日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繼續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峰會主題是“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認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增進人民福祉,因此信息化建設要堅持信息惠民、便民、利民,推動共享發展,著力全面小康,不斷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宣部副部長莊榮文也強調,數字經濟、信息化建設的最終目的仍是構建惠民、利民的信息服務體。就福建而言,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致辭時介紹了,數字中國建設讓服務更加高效,網上辦事大廳等項目的網上可辦率超過90%,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開幕式上,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唐登杰、工信部副部長陳肈雄等領導也發表了講話,介紹了數字經濟建設的成就,并提出建議。


有鑒于此,我們三木和森建設有限公司提出公司愿景是“未來數字化綠色建筑集成服務商”,愿與仁人志士一起共同努力,采用“數字三木·制造未來智能居住生活”為目標開展工作。


在數字化驅動的全球化大浪潮下,全世界人類居住生態,將會出現“數字賦能”的大趨勢,利用七大生態系統:云端、移動端、物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互聯網加機器人。改變現狀、擁抱未來!



1.1.1數字三木的特征



1.1.2數字化的特征



1.BIM是一個系統,不是一個單位或者一個專業,BIM是數字建筑中 的核心CPU,將BIM技術覆蓋建筑的全鏈條全流程是未來數字建筑的終極目標。


2.BIM的優勢在于可以建立一個各部門各專業各階段同時使用的協同平臺,準確迅速的將建筑中的單一元素組合成整體,使用人員可以更簡單形象的了解所需信息并及時給出反饋,預防建筑中存在的潛在沖突。


3.BIM的可視化和仿真化,通過模擬建筑的整體模型,能夠使不同需求方更加深刻的了解建筑本身,有利于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的發散,協助人們得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最佳解決方案。



4.通過使用智能終端+物聯網+云平臺,可以隨時獲取建筑、項目過程和人等方面信息,提高數據獲取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使一些原本看起來很難收集和使用的數據開始容易被利用起來了,通過不斷收集創新,逐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人工智能:就是根據對環境的感知,做出合理的行動,并獲得最大收益的計算機程序。   


數字建筑的智能化特征是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建立各管理要素的分析模型,進行關聯性分析,并結合分析進行智慧預測、實時反饋或自動控制。


1.2應用范圍


1.2.1投入應用



無人機


1.項目現場勘察


通過無人機的飛行規劃和3D建模,可以得到用地準確的測繪數據,快速評估工地情況。


2.施工現場管理


依托無人機平臺的實時傳輸功能,獲取現場監測視頻、音頻信息,在安全管理、進度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針對性的發出警報。


3.記錄建筑的生命周期


通過和BIM技術的結合,無人機拍攝的影像資料詳細記錄了建筑建成的完整周期。


3D可視化虛擬模擬軟件


3D可視化虛擬模擬軟件是BIM平臺的組成部分,正是通過軟件建出的一個個信息模型才能實現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構建,建設方、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使用方等都能比較直觀的掌握項目的全貌,提升不同專業間、不同參與方對項目的協同能力。



常用軟件主要有AUTODESK公司的Revit、Navisworks,Bentley公司的Navigator,Tekla公司的Tekla Structures等。




工廠管理軟件


構件工廠的數字化管理是數字建筑的重要一環,例如PCMES、 AllenBradley等工廠管理軟件給予工廠新的變革。



可視化生產管理看板讓工廠經理隨時隨地地掌握一線生產動態,構件二維碼管理讓每個構件擁有了身份證,方便構件質量追蹤溯源。生產管理、質量管理、堆場管理等功能解決了曾經工廠管理中容易出現的錯漏混亂現象。

1.2.2發展趨勢



優化:各部門和各專業將基于BIM建立的平臺分析優化其決策。


革命:3D可視化模擬技術使建筑更加直觀和通透,任何錯漏和問題將無所遁形。


顛覆:隨時隨地可以得到建筑的實時進展并且進行修改調整,顛覆了傳統工地混亂的管理現象。


改變:因智能化的出現,節約了人力物力,信息的自動檢索對比可以提供最準確最精確的判斷結果


2019年3月21日舉行了《裝配式建筑發展與內裝修工業化技術研討會》


借助數字化數字建筑加速發展


數字化是我國建筑業彎道超車的重要手段,將改變傳統建造模式,全面提升全產業鏈數字建造水平。


數字建筑是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數字建筑落地需要企業乃至行業整體化、系統化推動,助力中國建筑業在數字中國時代創新發展。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建筑越來越受到科學與社會的影響,并將成為建筑設計的主導。數字建筑也將朝著虛擬實境化、整體協作的方向發展。數字化的進程將會滲透到建筑過程的每一階段.未來的數字建筑將是全方位的數字建筑。


數字建筑改變了傳統,代表著未來!


示范區設計數字模型


示范區實物展示


1.3未來展望


1.3.1發展目標


對居住者:靈活的戶型變化可滿足家庭全生命周期的居住需求,支持個性化裝修與改造,后期使用更新和維護便捷。


對城市:長壽命住宅延續了城市的外觀風貌,適應城市人口結構的變動,利于城市的再開發,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需求。


對社會:延長建筑使用壽命,有助于實現可持續居住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高耐久性的主體結構、內部空間材料的循環利用,減少了住宅的大拆大改;通過合理的維護,延長建筑使用壽命,為城市環境做貢獻。


全生命周期住宅建造體系


全生命周期住宅——基于SI住宅體系的新型工業化可持續住宅,在規劃、生產、設計、建造、使用、維護和拆除再利用全過程中,通過提高建筑結構的耐久性、居住的安全性、建筑的節能性、功能的適居性、空間的可變性、設備的可維護性、材料的可循環性、環境的潔凈性、建造的集成性和配套的完善性,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居住與環境和諧共生,實現“四節一環保”可持續發展。


2019年3月22日舉行了《未來數字化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研討沙龍》

           

我們希望和房企開發商一起推動全生命周期住宅的發展,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并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希望——建筑綠了!


來源:武漢三木和森建設有限公司


展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