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建筑數字工業化沙龍在蓉成功舉辦 二維碼
4
3月14日,由四川省裝配式建筑產業協會支持,預制建筑網和深圳奧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哲”)聯合舉辦的成都建筑數字工業化沙龍成功召開。相關行業協會及企業技術、管理人員代表等40余人參加此次沙龍。會議由預制建筑網CEO樊驊主持。 本次沙龍圍繞如何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結合建筑工業化思維,探索數字化技術在裝配式建筑全過程中的應用,推進建筑工業化轉型升級開展專題研討。 會上,四川省裝配式建筑產業協會副秘書長向勇指出,目前四川省裝配式建筑產業還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廣大群眾對裝配式建筑接受度有待提高,設計、生產、施工等各環節標準化、信息化水平不夠等問題,相關政策法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建筑施工工業化是裝配式建筑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系統地推動智能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在全壽命周期管理中,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編碼等先進信息技術,實現全產業鏈數據集成和價值鏈優化。同時,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在3D打印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領域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此外,還要積極推廣示范應用,在重點領域和項目中率先實施裝配式建筑數字工業化模式。 “奧哲”行業與領域總監杜金梁表示,數字化作為建筑行業發展的抓手,能夠更大的提高建筑項目管理效率。建筑業數字化水平相對于較低,業務復雜性和個性化程度高。面對這一挑戰,“奧哲”提出精益建造模式。采用低代碼平臺柔性力量,為建筑行業精細化管理提供了一條可行之路。 預制建筑網CEO樊驊為大家做了關于《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的報告,樊總分析了裝配式建筑發展的背景與問題以及目前產業鏈發展概況。并指出在裝配式建筑發展進程中遇到的機遇與挑戰,使得從建造到制造、定制化、分布式能源、超低能耗建筑、物聯網、數字化和智慧化的理念也越來越被認可。 “奧哲”建筑行業首席專家王超深度演示了《柔性力量 精益建造》,王總分析指出智能建造工程發展智能建造關鍵領域技術受到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研發部署等諸多因素影響,涉及多個行業、建設主體;需對工程供應鏈不同環節、生產體系與組織方式、企業與產業間合作等進行全方位賦能。奧哲致力于通過低代碼產品及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現已服務超過20萬家企業組織,包括60%的中國500強及眾多?業標桿企業。奧哲已在建筑行業內積累了豐富的解決方案和服務經驗,其以“柔性力量,精益建造”為核心理念,不僅在建筑施工領域面向多家行業頭部企業推出了運營管理等數字化解決藍圖,還針對建筑行業上下游企業如建筑設計、建筑裝飾、房地產等提供如工程項目管理、經營管理、合同管理、營銷管理、分包管理、流程中臺、應用開發等數字化轉型服務及落地方案。 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主任廖興國與大家分享了《鋼結構智慧建造實踐》,廖總詳細闡述了鋼結構的發展現狀,并表示智能建造必須以工業化為前提,智慧建造要有助于提升生產效率,改善安全、質量、工期、造價,得到了與會代表的一致認可。 在交流環節,與會代表分別從各自專業領域與研究方向共同探討了企業的智能建造水平以及評價智能建造的關鍵指標。討論中提到智能建造的六大方向:專業化的建筑產業互聯網;BIM和數字化設計以及智能審圖的應用;建筑機器人和智能裝備;部品部件智能化生產;智能化施工管理;智慧化運維。 相關專家指出,智能建造的關鍵指標包括企業業績,配套設施,系統研發,行業人才的培養和輸出,創新能力,科研成果,文獻編著等。成本和效益也是智能建造水平高低的重要環節。 回歸當下,建筑業為什么要做數字化?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是建筑行業走向現代化的必然路徑。《“十四五"規劃綱要》首次將“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單列成篇,可見當前國家對數字化發展前所未有地重視。建筑業數字化、信息化的轉型升級,是撬動行業轉軌進入新周期加速道的驅動器。裝配式建筑等智慧建造方式的發展,不僅能推動傳統建筑行業實現破局,也將影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的全生命周期,并形成新的市場推動力。從近5年的趨勢來看,數字化技術對建筑行業的發展影響深刻。利用數字化帶來的能力,去發掘企業新的業務流程甚至拓展業務的邊界。也是一家企業能夠生存、轉型乃至于創新的關鍵所在。 結語 此次沙龍的順利召開,搭建了建筑企業與智能建造、建筑工業化領域企業的交流合作平臺,打通了企業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二者融合的新途徑。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道阻且長,但是我們堅信,只要不畏困難、步履不停,挑戰背后總是藏著無限機遇。 展會新聞
|